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deuteriophenyl)-3-methylpyridine | 1198113-43-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deuteriophenyl)-3-methylpyridine
英文别名
——
2-(2-deuteriophenyl)-3-methylpyridine化学式
CAS
1198113-43-7
化学式
C12H11N
mdl
——
分子量
170.218
InChiKey
BJATUPPYBZHEIO-WHRKIXHS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06
  • 重原子数:
    13.0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8
  • 拓扑面积:
    12.89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1.0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双金属钯催化:直接观察 Pd(III)-Pd(III) 中间体
    摘要:
    PhI(OAc)(2) 是 Pd 催化的 CH 键官能化的常用氧化剂。自 1960 年代以来的机制假设已经提出了 Pd(II)/Pd(IV) 机制。在这里,我们提供了双金属 Pd(III) 配合物与催化相关性的证据。分离出双金属 Pd(III) 乙酸盐,可以通过双金属还原消除提供产物。
    DOI:
    10.1021/ja906935c
  • 作为产物:
    描述:
    苯硼酸四(三苯基膦)钯 、 p-cymene-(2-(3-methylpyridin-2-yl)phenyl)ruthenium(II) chloride 、 sodium carbonatesodium t-butanolate 作用下, 以 乙醇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6.0h, 生成 2-(2-deuteriophenyl)-3-methylpyr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Ru(II)催化CH键活化原位生成3,3,3-三氟-1-丙炔:一种简便实用的β-三氟甲基苯乙烯制备方法
    摘要:
    开发了一种前所未有的 Ru 催化的C−H 键加氢芳基化反应,由廉价的 2-溴-3,3,3-三氟丙烯原位生成 3,3,3-三氟丙炔,以获取 β-三氟甲基苯乙烯。多种(杂)芳烃被官能化,选择性地产生E异构体。详细的机理研究和 DFT 计算支持不含芳烃的环金属化 Ru(II) 物质和双环金属化 Ru 络合物作为关键中间体的参与。
    DOI:
    10.1002/chem.20220192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On the Mechanism of Palladium-Catalyzed Aromatic C−H Oxidation
    作者:David C. Powers、Daphne Y. Xiao、Matthias A. L. Geibel、Tobias Ritter
    DOI:10.1021/ja1054274
    日期:2010.10.20
    mechanism of Pd-catalyzed aromatic C-H oxidation chemistry continues to be vigorously discussed. Historically, Pd(II)/Pd(IV) catalysis cycles have been proposed. Herein, we present a detailed study of Pd(OAc)(2)-catalyzed aromatic C-H chlorination and propose dinuclear Pd(III) complexes as intermediates. We have identified a succinate-bridged dinuclear Pd(II) complex, which self-assembles during catalysis
    Pd催化的芳族CH氧化化学的机理继续被热烈讨论。历史上,已经提出了 Pd(II)/Pd(IV) 催化循环。在此,我们详细研究了 Pd(OAc)(2) 催化的芳族 CH 化,并提出了双核 Pd(III) 配合物作为中间体。我们已经确定了一种琥珀酸桥连双核 Pd(II) 配合物,它在催化过程中自组装,作为催化剂的静止状态。对催化作用的原位监测表明,化伴随着双核静止状态的周转限制氧化进行,并且在催化剂静止状态形成过程中释放的乙酸根离子催化双属氧化。通过反应动力学分析,已制备出相关的双核 Pd(III) 配合物,并观察到进行选择性 C-Cl 还原消除。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2,2'',6,6''-四甲氧基-4,4''-双(二苯基膦基)-3,3''-联吡啶(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N'-亚硝基尼古丁 (R)-DRF053二盐酸盐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S)-(-)-[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双(乙腈)铁(II)六氟锑酸盐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1'R,2'S)-尼古丁1,1'-Di-N-氧化物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氯苯那敏-D6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韦德伊斯试剂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布索坦杂质66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雷索替丁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扎那韦中间体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镉,二碘四(4-甲基吡啶)- 锌,二溴二[4-吡啶羧硫代酸(2-吡啶基亚甲基)酰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