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链霉亲和素 | 9013-20-1

中文名称
链霉亲和素
中文别名
链霉青合素
英文名称
3-Chlor-S-carboxymethyl-thiobenzoesaeure-piperidinium
英文别名
2-[(3-Chlorophenyl)-piperidin-1-ium-1-ylidenemethyl]sulfanylacetic acid;bromide
链霉亲和素化学式
CAS
9013-20-1
化学式
Br*C14H17ClNO2S
mdl
——
分子量
378.717
InChiKey
RTWACOLFHOBGC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溶解度:
    H2O:0.1 mg/mL,澄清,无色
  • 稳定性/保质期:
    包装依据蛋白质含量确定包装规格。制备方法为亲和纯化。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1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3
  • 拓扑面积:
    65.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Xn,Xi
  • 安全说明:
    S24/25,S26,S36,S36/37
  • 危险类别码:
    R22,R36/37/38,R21/22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350400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NONH for all modes of transport

制备方法与用途

简介

链霉亲和素是从细菌阿维丁链霉菌中纯化出的一种60kDa的蛋白质。它与生物素(即维生素B7)具有极高的亲和力,形成了同源四聚体。

特性

生物素与链霉亲和素的结合是已知自然界中最强的非共价相互作用之一,其解离常数(Kd)约为10−14 mol/L。由于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对有机溶剂、变性剂、洗涤剂及蛋白水解酶类具有良好的耐受力,并且能够在极端温度和pH条件下保持稳定,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与生物纳米技术中。

应用

在结构上,链霉亲和素含有127个氨基酸的最佳核心结构,以同源四聚体的形式存在。每摩尔的四聚体分子可结合四个摩尔的生物素分子。国际标准比活性为12-15 IU/mg。该特性使其广泛应用于免疫学中的ELISA检测信号放大。此外,链霉亲和素还可用于免疫微孔板、免疫层析硝酸纤维素膜、基因芯片及蛋白芯片表面包被,以快速固定生物素化的抗原、抗体、核酸等物质;也可用于偶联NHS磁性磁珠、树脂微球,在发光诊断、生物素化物质分离以及磁性试纸条免疫层析等方面的应用。

反应信息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Jensen,K.A.; Pedersen,C., Acta Chemica Scandinavica (1947), 1961, vol. 15, p. 1087 - 1096
    作者:Jensen,K.A.、Pedersen,C.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