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4-formylphenyl)pyridine-2,6-dicarboxylate | 1582796-51-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4-formylphenyl)pyridine-2,6-di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Bis(4-formylphenyl) pyridine-2,6-dicarboxylate;bis(4-formylphenyl) pyridine-2,6-dicarboxylate
di-(4-formylphenyl)pyridine-2,6-dicarboxylate化学式
CAS
1582796-51-7
化学式
C21H13NO6
mdl
——
分子量
375.337
InChiKey
MYRKWZQMRPAXN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3
  • 重原子数:
    28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99.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7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i-(4-formylphenyl)pyridine-2,6-dicarboxylatep-庚氧基苯胺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49%的产率得到di[4-(4-n-heptyloxyphenyliminomethyl)phenyl]pyridine-2,6-di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以吡啶为中心的弯曲核介晶的结构-性质关系研究
    摘要:
    已经合成并表征了具有吡啶作为中心单元的三个系列的弯曲核液晶元。能够形成分子间和分子内氢键的一系列2,6-二氨基吡啶衍生物表现出非常高的熔点。通过用酯键取代酰胺而获得的弯曲核的中心部分的极性降低,导致衍生物具有较低的熔点并形成B2-和B7-样中间相。连接吡啶环和内部芳环的烯基的引入有助于进一步降低五环系统中央部分的极性,并导致B1和B7相的形成。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确定了相,并通过X射线研究对其进行了确认。
    DOI:
    10.1039/c3nj01430d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以吡啶为中心的弯曲核介晶的结构-性质关系研究
    摘要:
    已经合成并表征了具有吡啶作为中心单元的三个系列的弯曲核液晶元。能够形成分子间和分子内氢键的一系列2,6-二氨基吡啶衍生物表现出非常高的熔点。通过用酯键取代酰胺而获得的弯曲核的中心部分的极性降低,导致衍生物具有较低的熔点并形成B2-和B7-样中间相。连接吡啶环和内部芳环的烯基的引入有助于进一步降低五环系统中央部分的极性,并导致B1和B7相的形成。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确定了相,并通过X射线研究对其进行了确认。
    DOI:
    10.1039/c3nj01430d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 study of bent-core mesogens with pyridine as the central unit
    作者:J. M. Marković、N. P. Trišović、T. Tóth-Katona、M. K. Milčić、A. D. Marinković、C. Zhang、A. J. Jákli、K. Fodor-Csorba
    DOI:10.1039/c3nj01430d
    日期:——
    Three series of bent-core mesogens having pyridine as the central unit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A series of 2,6-diaminopyridine derivatives capable of forming inter- and intra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exhibit very high melting points. A decrease in the polarity of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bent-core obtained by replacing the amide with ester linkages results in derivatives with lower melting
    已经合成并表征了具有吡啶作为中心单元的三个系列的弯曲核液晶元。能够形成分子间和分子内氢键的一系列2,6-二氨基吡啶衍生物表现出非常高的熔点。通过用酯键取代酰胺而获得的弯曲核的中心部分的极性降低,导致衍生物具有较低的熔点并形成B2-和B7-样中间相。连接吡啶环和内部芳环的烯基的引入有助于进一步降低五环系统中央部分的极性,并导致B1和B7相的形成。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确定了相,并通过X射线研究对其进行了确认。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马来酰亚胺-酰胺-PEG8-四氟苯酚酯 马来酰亚胺-四聚乙二醇-五氟苯酯 马来酰亚胺-三聚乙二醇-五氟苯酚酯 靛酚乙酸酯 间氯苯乙酸乙酯 间乙酰苯甲酸 酚醛乙酸酯 邻苯二酚二乙酸酯 邻甲苯基环己甲酸酯 邻甲氧基苯乙酸酯 辛酸苯酯 辛酸对甲苯酚酯 辛酸-(3-氯-苯基酯) 辛酰溴苯腈 苯酰胺,3,4-二(乙酰氧基)-N-[6-氨基-1,2,3,4-四氢-1-(4-甲氧苯基)-3-甲基-2,4-二羰基-5-嘧啶基]- 苯酚-乳酸 苯酚,4-异氰基-,乙酸酯(ester) 苯酚,4-[(四氢-2H-吡喃-2-基)氧代]-,乙酸酯 苯酚,3-(1,1-二甲基乙基)-,乙酸酯 苯甲醇,4-(乙酰氧基)-3,5-二甲氧基- 苯基金刚烷-1-羧酸酯 苯基氰基甲酸酯 苯基庚酸酯 苯基己酸酯 苯基呋喃-2-羧酸酯 苯基吡啶-2-羧酸酯 苯基十一碳-10-烯酸酯 苯基乙醛酸酯 苯基乙酸酯-d5 苯基丙二酸单苯酯 苯基丙-2-炔酸酯 苯基丁-2,3-二烯酸酯 苯基4-乙基环己烷羧酸 苯基3-乙氧基-3-亚氨基丙酸盐 苯基2-(苯磺酰基)乙酸酯 苯基2-(4-甲氧基苯基)乙酸酯 苯基2-(2-甲氧基苯基)乙酸酯 苯基2-(2-甲基苯基)乙酸酯 苯基-乙酸-(2-甲酰基-苯基酯) 苯基(S)-2-苯基丙酸 苯基(2S,6S)-(顺式-6-甲基四氢吡喃-2-基)乙酸酯 苯基(2R,6S)-(反式-6-甲基四氢吡喃-2-基)乙酸酯 苯乙酸苯酯 苯乙酸对甲酚酯 苯乙酸-3-甲基苯酯 苯乙酸-2-甲氧基苯酯 苯乙酸-2-甲氧基-4-(1-丙烯基)-苯基酯 苯乙酸-2-甲氧-4-(2-丙烯基)苯(酚)酯 苯丙酸去甲睾酮 苄氧羰基-beta-丙氨酸对硝基苯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