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2'-methoxy-phenyl)-dimethyl-phosphonium | 46946-57-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2'-methoxy-phenyl)-dimethyl-phosphonium
英文别名
Bis(2-methoxyphenyl)-dimethylphosphanium;bis(2-methoxyphenyl)-dimethylphosphanium
Bis-(2'-methoxy-phenyl)-dimethyl-phosphonium化学式
CAS
46946-57-0
化学式
C16H20O2P
mdl
——
分子量
275.307
InChiKey
ILCPVGUBSHVNH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18.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κ2-(P,O)-(2-anisyl)2PC6H4SO2O}Pd(Me)dmso]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4.0h, 生成 2-[Dimethyl-(2-methyloxoniophenyl)phosphaniumyl]benzenesulfonate 、 2-[(2-Methoxyphenyl)-methyl-(2-methyloxoniophenyl)phosphaniumyl]benzenesulfonate 、 Methyl-tris(2-sulfophenyl)phosphanium 、 Bis-(2'-methoxy-phenyl)-dimethyl-phosphonium 、 Methyl-tris-(2-methoxy-phenyl)-phosphonium 、 tetrakis(2-methoxyphenyl)phosphonium
    参考文献:
    名称:
    中性膦硫磺酸钯聚合催化剂的活化和失活
    摘要:
    13 C标记的乙烯聚合(预)催化剂[κ 2 - (茴香基)2 P,O ]将Pd(13 CH 3)(L)(1- 13 CH 3 -L)(L =吡啶,DMSO)基于二(2-茴香基)膦苯磺酸盐用于评估13个CH 3基团向形成的聚乙烯中的结合程度。可变反应时间的聚合显示出约。在已经经过1分钟的聚合时间后,在聚合物中发现了60–85%的13 C-标记,这提供了证据表明催化剂前体1- 13 CH 3 -L之间存在预平衡活性物种1- 13 CH 3-(乙烯)链增长快。引发链增长的1- 13 CH 3 -L分数可能高于13 C-标记的聚合物链端确定的60-85%,因为(a)链行走导致13 C-链内掺入。标记,(b)通过形成饱和(和部分挥发性)烷烃而导致不可逆的催化剂失活减少了掺入聚合物中的13 CH 3基团的量,以及(c)钯键结合的13 CH 3基团,以及更一般的钯键结合的烷基(聚合物基)链,通过还原消除
    DOI:
    10.1021/om300969d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of Neutral Palladium(II) Phosphinesulfonato Polymerization Catalysts
    作者:Thomas Rünzi、Ulrich Tritschler、Philipp Roesle、Inigo Göttker-Schnetmann、Heiko M. Möller、Lucia Caporaso、Albert Poater、Luigi Cavallo、Stefan Mecking
    DOI:10.1021/om300969d
    日期:2012.12.10
    3CH3)P,O] (13) isolated from pressure reactor polymerization experiments. In addition, ESI-MS analyses of reactor polymerization filtrates indicate the presence of (odd- and even-numbered alkyl)(anisyl)phosphine sulfonates (14) and their respective phosphine oxides (15). Furthermore, 2-(vinyl)anisole was detected in NMR tube and reactor polymerizations, which results from ethylene insertion into a
    13 C标记的乙烯聚合(预)催化剂[κ 2 - (茴香基)2 P,O ]将Pd(13 CH 3)(L)(1- 13 CH 3 -L)(L =吡啶,DMSO)基于二(2-茴香基)膦苯磺酸盐用于评估13个CH 3基团向形成的聚乙烯中的结合程度。可变反应时间的聚合显示出约。在已经经过1分钟的聚合时间后,在聚合物中发现了60–85%的13 C-标记,这提供了证据表明催化剂前体1- 13 CH 3 -L之间存在预平衡活性物种1- 13 CH 3-(乙烯)链增长快。引发链增长的1- 13 CH 3 -L分数可能高于13 C-标记的聚合物链端确定的60-85%,因为(a)链行走导致13 C-链内掺入。标记,(b)通过形成饱和(和部分挥发性)烷烃而导致不可逆的催化剂失活减少了掺入聚合物中的13 CH 3基团的量,以及(c)钯键结合的13 CH 3基团,以及更一般的钯键结合的烷基(聚合物基)链,通过还原消除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