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甲苯磺酰-2H-吲唑 | 23300-97-2

中文名称
2-甲苯磺酰-2H-吲唑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tosyl-2H-indazole
英文别名
2-(4-Methylphenyl)sulfonylindazole
2-甲苯磺酰-2H-吲唑化学式
CAS
23300-97-2
化学式
C14H12N2O2S
mdl
——
分子量
272.327
InChiKey
VIIZFMZBKLYUO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
  • 拓扑面积:
    60.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甲苯磺酰-2H-吲唑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吡啶甲醇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1-(4-甲基苯基)磺酰吲唑
    参考文献:
    名称:
    甲苯磺酰腙化合物的钠盐与铬酸银的反应。吲唑、吡唑和苯甲腈衍生物的形成
    摘要:
    使托酮甲苯磺酰腙钠盐与铬酸银反应得到2-甲苯磺酰-2H-吲唑。该反应被认为是通过肼基中间体的环化进行的。在相同条件下,间硝基苯甲醛甲苯磺酰腙 (5)、亚苄基丙酮甲苯磺酰腙衍生物 (7a 和 7b) 和 β-紫罗兰酮甲苯磺酰腙 (9) 的钠盐反应生成间硝基苯甲腈 5 和吡唑衍生物 7a、b 和9、分别。间硝基苯甲腈通过 5 的氮-氮键的均裂裂变形成。吡唑衍生物的形成可以通过相应重氮中间体的分子内 1,3-偶极加成来解释。
    DOI:
    10.1246/bcsj.57.1567
  • 作为产物:
    描述:
    tropone tosylhydrazone sodium salt 在 silver(I) chromate 作用下, 以 二乙二醇二甲醚 为溶剂, 反应 0.17h, 以28%的产率得到2-甲苯磺酰-2H-吲唑
    参考文献:
    名称:
    甲苯磺酰腙化合物的钠盐与铬酸银的反应。吲唑、吡唑和苯甲腈衍生物的形成
    摘要:
    使托酮甲苯磺酰腙钠盐与铬酸银反应得到2-甲苯磺酰-2H-吲唑。该反应被认为是通过肼基中间体的环化进行的。在相同条件下,间硝基苯甲醛甲苯磺酰腙 (5)、亚苄基丙酮甲苯磺酰腙衍生物 (7a 和 7b) 和 β-紫罗兰酮甲苯磺酰腙 (9) 的钠盐反应生成间硝基苯甲腈 5 和吡唑衍生物 7a、b 和9、分别。间硝基苯甲腈通过 5 的氮-氮键的均裂裂变形成。吡唑衍生物的形成可以通过相应重氮中间体的分子内 1,3-偶极加成来解释。
    DOI:
    10.1246/bcsj.57.156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v. Auwers; Allardt, Justus Liebigs Annalen der Chemie, 1924, vol. 438, p. 17,20
    作者:v. Auwers、Allardt
    DOI:——
    日期:——
  • SAITO, KATSUHIRO;TODA, TAKASHI;MUKAI, TOSHIO, BULL. CHEM. SOC. JAP., 1984, 57, N 6, 1567-1569
    作者:SAITO, KATSUHIRO、TODA, TAKASHI、MUKAI, TOSHIO
    DOI:——
    日期:——
  • Electrochemical Formation of Indazoles from Tropone Tosylhydrazones: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s of Sodium Salts of Tosylhydrazones of Tropone and 2-Phenyltropone
    作者:Katsuhiro Saito、Masashi Hattori、Tatsuji Sato、Kensuke Takahashi
    DOI:10.3987/com-91-5904
    日期:——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s of the sodium salts of tropone and 2-phenyltropone tosylhydrazones afforded 2-tosyl-2H-indazole and 1-tosyl-7-phenyl-1H-indazole, respectively. The reactions proceeded through the cyclizations of the corresponding hydrazyl radicals generated by electrochemical one electron oxidations of the hydrazone anions.
  • Reactions of Sodium Salts of Tosylhydrazone Compounds with Silver Chromate. Formation of Indazole, Pyrazole, and Benzonitrile Derivatives
    作者:Katsuhiro Saito、Takashi Toda、Toshio Mukai
    DOI:10.1246/bcsj.57.1567
    日期:1984.6
    the same conditions, sodium salts of m-nitrobenzaldehyde tosylhydrazone (5), benzylideneacetone tosylhydrazone derivatives (7a and 7b), and β-ionone tosylhydrazone (9) reacted to yield m-nitrobenzonitrile from 5 and pyrazole derivatives from 7a, b, and 9, respectively. m-Nitrobenzonitrile is formed by homolytic fission of nitrogen–nitrogen bond of 5. Formation of the pyrazole derivatives can be explained
    使托酮甲苯磺酰腙钠盐与铬酸银反应得到2-甲苯磺酰-2H-吲唑。该反应被认为是通过肼基中间体的环化进行的。在相同条件下,间硝基苯甲醛甲苯磺酰腙 (5)、亚苄基丙酮甲苯磺酰腙衍生物 (7a 和 7b) 和 β-紫罗兰酮甲苯磺酰腙 (9) 的钠盐反应生成间硝基苯甲腈 5 和吡唑衍生物 7a、b 和9、分别。间硝基苯甲腈通过 5 的氮-氮键的均裂裂变形成。吡唑衍生物的形成可以通过相应重氮中间体的分子内 1,3-偶极加成来解释。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