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了三种新的
染料,它们带有2-(1,1-二
氰基亚
甲基)若丹宁(IDR- I,-II,-III)电子受体作为锚定剂,并应用于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我们改变了桥接分子,以微调
染料的电子和光学性能。结果表明,掺入辅助受体可有效增加摩尔消光系数,并将吸收光谱扩展到近红外(NIR)区域。
2,1,3-苯并噻二唑(
BTD)的引入使性能提高了近50%。基于IDR‐ II的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的最佳性能达到8.53%(短路电流密度(J sc)= 16.73 mA cm -2,开路电压(V oc)= 0.71 V,填充系数(FF)= 71.26%)在模拟
AM 1.5的阳光下。但是,用具有更强吸电子性的
噻二唑并[3,4- c ]
吡啶(
PT)的基团取代
BTD对光伏性能有负面影响,其中基于IDR- III的DSSC的效率最低。 4.02%。我们推测,较强的辅助受体起电子陷阱的作用,这可能导致快速结合或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