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ert-butyl 3-(benzenesulfonamidomethyl)pyrrolidine-1-carboxylate | 1027594-37-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ert-butyl 3-(benzenesulfonamidomethyl)pyrrolidine-1-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
Tert-butyl 3-(benzenesulfonamidomethyl)pyrrolidine-1-carboxylate化学式
CAS
1027594-37-1
化学式
C16H24N2O4S
mdl
——
分子量
340.444
InChiKey
YEMGVJYHRHPSP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2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6
  • 拓扑面积:
    84.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Tert-butyl 3-(benzenesulfonamidomethyl)pyrrolidine-1-carboxylate三乙胺三氟乙酸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5h, 生成 N-[(1-cyano-3-pyrrolidinyl)methyl]benzenesulfon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非肽氰胺类化合物,可有效和可逆地抑制人组织蛋白酶K和L。
    摘要:
    鉴定出含有1-氰基吡咯烷基环的化合物是组织蛋白酶K和L的有效抑制剂和可逆抑制剂。原始的铅化合物1抑制组织蛋白酶K和L的IC(50)值分别为0. 37和0.45M。通过取代喹啉部分的化合物1的修饰导致了N-(1-氰基-3-吡咯烷基)苯磺酰胺的合成(2)。发现化合物2是组织蛋白酶K和L的有效抑制剂,组织蛋白酶K的K(i)值为50 nM。用1-氰基氮杂环丁烷取代化合物2的1-氰基吡咯烷使抑制剂的效力提高了10 -折。效力的增加可能是由于该化合物对酶活性位点的硫醇盐的化学反应性增强。当在pH 7的谷胱甘肽存在下进行测定时,证明了这一点。0有利于GSH硫醇盐阴离子的形成。在这些测定条件下,由于在GSH硫醇盐和1-氰基氮杂环丁烷抑制剂之间形成了无活性的复合物,因此1-氰基氮杂环丁烷系列的效能丧失。1-氰基吡咯烷基抑制剂表现出时间依赖性抑制作用,这使我们能够确定与人组织蛋白酶K的缔合和解离速率常数。获得
    DOI:
    10.1021/jm0003440
  • 作为产物:
    描述:
    1-Boc-3-羟甲基吡咯烷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sodium azide 、 氢气三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二氯甲烷氯仿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20.0~100.0 ℃ 、101.33 kPa 条件下, 反应 37.67h, 生成 Tert-butyl 3-(benzenesulfonamidomethyl)pyrrolidine-1-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非肽氰胺类化合物,可有效和可逆地抑制人组织蛋白酶K和L。
    摘要:
    鉴定出含有1-氰基吡咯烷基环的化合物是组织蛋白酶K和L的有效抑制剂和可逆抑制剂。原始的铅化合物1抑制组织蛋白酶K和L的IC(50)值分别为0. 37和0.45M。通过取代喹啉部分的化合物1的修饰导致了N-(1-氰基-3-吡咯烷基)苯磺酰胺的合成(2)。发现化合物2是组织蛋白酶K和L的有效抑制剂,组织蛋白酶K的K(i)值为50 nM。用1-氰基氮杂环丁烷取代化合物2的1-氰基吡咯烷使抑制剂的效力提高了10 -折。效力的增加可能是由于该化合物对酶活性位点的硫醇盐的化学反应性增强。当在pH 7的谷胱甘肽存在下进行测定时,证明了这一点。0有利于GSH硫醇盐阴离子的形成。在这些测定条件下,由于在GSH硫醇盐和1-氰基氮杂环丁烷抑制剂之间形成了无活性的复合物,因此1-氰基氮杂环丁烷系列的效能丧失。1-氰基吡咯烷基抑制剂表现出时间依赖性抑制作用,这使我们能够确定与人组织蛋白酶K的缔合和解离速率常数。获得
    DOI:
    10.1021/jm000344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athepsin cysteine protease inhibitors
    申请人:——
    公开号:US20030229226A1
    公开(公告)日:2003-12-11
    This invention relates to a novel class of compounds which are cysteine protease inhibitor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inhibitors of Cathepsins K and L. These compounds are useful for treating diseases in which inhibition of bone resorption is indicated, such as osteoporosis.
    这项发明涉及一类新型化合物,它们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包括但不限于对卡特普辛K和L的抑制剂。这些化合物可用于治疗需要抑制骨吸收的疾病,如骨质疏松症。
  • Novel, Nonpeptidic Cyanamides as Potent and Reversible Inhibitors of Human Cathepsins K and L
    作者:Jean-Pierre Falgueyret、Renata M. Oballa、Osamu Okamoto、Gregg Wesolowski、Yves Aubin、Robert M. Rydzewski、Peppi Prasit、Denis Riendeau、Sevgi B. Rodan、M. David Percival
    DOI:10.1021/jm0003440
    日期:2001.1.1
    cathepsin K. The kinetic data obtained showed that the increase of potency observed between different 1-cyanopyrrolidinyl inhibitors is due to an increase of k(on) values and that the association of the compound with the enzyme fits an apparent one-step mechanism. (13)C NMR experiments performed with the enzyme papain showed that compound 2 forms a covalent isothiourea ester adduct with the enzyme. As predicted
    鉴定出含有1-氰基吡咯烷基环的化合物是组织蛋白酶K和L的有效抑制剂和可逆抑制剂。原始的铅化合物1抑制组织蛋白酶K和L的IC(50)值分别为0. 37和0.45M。通过取代喹啉部分的化合物1的修饰导致了N-(1-氰基-3-吡咯烷基)苯磺酰胺的合成(2)。发现化合物2是组织蛋白酶K和L的有效抑制剂,组织蛋白酶K的K(i)值为50 nM。用1-氰基氮杂环丁烷取代化合物2的1-氰基吡咯烷使抑制剂的效力提高了10 -折。效力的增加可能是由于该化合物对酶活性位点的硫醇盐的化学反应性增强。当在pH 7的谷胱甘肽存在下进行测定时,证明了这一点。0有利于GSH硫醇盐阴离子的形成。在这些测定条件下,由于在GSH硫醇盐和1-氰基氮杂环丁烷抑制剂之间形成了无活性的复合物,因此1-氰基氮杂环丁烷系列的效能丧失。1-氰基吡咯烷基抑制剂表现出时间依赖性抑制作用,这使我们能够确定与人组织蛋白酶K的缔合和解离速率常数。获得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