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methyl 2-(2-methylene-3-butenyl)malonate | 944478-77-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methyl 2-(2-methylene-3-butenyl)malonate
英文别名
——
dimethyl 2-(2-methylene-3-butenyl)malonate化学式
CAS
944478-77-7
化学式
C10H14O4
mdl
——
分子量
198.219
InChiKey
GSJQSQKCHQWEO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08
  • 重原子数:
    14.0
  • 可旋转键数:
    5.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52.6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4.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imethyl 2-(2-methylene-3-butenyl)malonate4-二甲氨基吡啶 、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sodium hydride 、 N,N-二异丙基乙胺 作用下, 以 乙醚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4.0h, 生成 2-(2-methylenebut-3-enyl)-2-(prop-2-ynyl)propane-1,3-diyl dietha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在金(I)和铂(II)催化的1,6-炔炔的环化中揭示了缺失的环化途径和新的重排
    摘要:
    在6- end - dig环化反应中形成的环丙基金属卡宾可能会演变成七元环中间体。这是通过使用高度亲电的铂(II)和金(I)配合物首次实现的。金(I)还引发某些烯炔的显着重排,从而导致复杂的循环系统。描述了一种新的阳离子铂环化合物,其在室温下催化骨架重排和烯炔的其他反应。
    DOI:
    10.1016/j.tet.2007.02.122
  • 作为产物:
    描述:
    三丁基乙烯基锡dimethyl 2-(2'-bromoallyl)malonate四(三苯基膦)钯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75%的产率得到dimethyl 2-(2-methylene-3-butenyl)mal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在金(I)和铂(II)催化的1,6-炔炔的环化中揭示了缺失的环化途径和新的重排
    摘要:
    在6- end - dig环化反应中形成的环丙基金属卡宾可能会演变成七元环中间体。这是通过使用高度亲电的铂(II)和金(I)配合物首次实现的。金(I)还引发某些烯炔的显着重排,从而导致复杂的循环系统。描述了一种新的阳离子铂环化合物,其在室温下催化骨架重排和烯炔的其他反应。
    DOI:
    10.1016/j.tet.2007.02.12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urther studies on Ni(0)-catalyzed cyclization of a branched 1,3-diene and tethered aldehyde via oxa-nickelacycle intermediate
    作者:Yoshihiro Sato、Tetsuya Takanashi、Megumi Hoshiba、Miwako Mori
    DOI:10.1016/j.jorganchem.2003.08.027
    日期:2003.12
    The reactivity of oxa-nickelacycles 7, generated by the reaction of a branched 1,3-diene and tethered carbonyl group with a Ni(0) complex, was investigated in detail. It was found that oxa-nickelacycles 7 are relatively stable and that P-hydride elimination from 7 occurred at a high temperature, producing the cyclized dienes 51 and/or 52 in good yields. This Ni(0)-catalyzed cyclization via beta-hydride elimination from oxa-nickelacycles tolerated various substituents on the diene moiety and could be applied to a five- to seven-membered ring construction. Next, transmetalation of oxa-nickelacycle 7 with various organometallic reagents was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tandem reaction, i.e. cyclization of 6 followed by transmetalation of the resulting oxa-nickelacycle 7, proceeded smoothly, giving 53 and/or 54 in good yields. In addition, the catalytic cycle in this transmetalation reaction was also established. (C) 2003 Elsevier B.V. All rights reserved.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