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methylphenyl)-2-hexanone | 21541-97-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methylphenyl)-2-hexanone
英文别名
1-(4-tolyl)-2-hexanone;1-p-Tolyl-hexanon-(2);1-(4-Methylphenyl)hexan-2-one
1-(4-methylphenyl)-2-hexanone化学式
CAS
21541-97-9
化学式
C13H18O
mdl
——
分子量
190.285
InChiKey
MXVFWNFIJQXJN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78.4±9.0 °C(Predicted)
  • 密度:
    0.943±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3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6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4-methylphenyl)-2-hexanone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103 mg的产率得到1-(p-tolyl)hexan-2-ol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将 TBADT 氢原子转移与镍催化合并进行醛的 C-H 烷基化
    摘要:
    催化剂控制的位点选择性 C-H 功能化是有机合成中具有挑战性但功能强大的工具。极性匹配和空间控制的氢原子转移 (HAT) 为位点选择性功能化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因此,双镍/光氧化还原系统成功地用于通过选择性甲酰基 C-H 活化从醛生成酰基自由基,随后交叉偶联生成酮,这是绝大多数天然和生物活性分子中普遍存在的结构基序。然而,仅开发了少数限制使用芳基卤化物的例子。鉴于胺的广泛可用性,我们首次使用经济的镍和 TBADT 催化剂通过 C-N 键断裂开发了交叉偶联反应。一系列烷基和芳基醛与苄基和烯丙基吡啶盐交叉偶联,以提供具有广谱官能团耐受性的酮。即使在α-亚甲基羰基或α-氨基/氧基亚甲基存在下,也获得了对甲酰基C-H键的高区域选择性。
    DOI:
    10.1021/acs.orglett.1c01716
  • 作为产物:
    描述:
    4-甲基苄胺potassium phosphate氯化镍二甲氧基乙烷 、 tetrakis(tetrabutylammonium)decatungstate(VI) 、 溶剂黄1464,4'-二叔丁基-2,2'-二吡啶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5.17h, 生成 1-(4-methylphenyl)-2-hexa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将 TBADT 氢原子转移与镍催化合并进行醛的 C-H 烷基化
    摘要:
    催化剂控制的位点选择性 C-H 功能化是有机合成中具有挑战性但功能强大的工具。极性匹配和空间控制的氢原子转移 (HAT) 为位点选择性功能化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因此,双镍/光氧化还原系统成功地用于通过选择性甲酰基 C-H 活化从醛生成酰基自由基,随后交叉偶联生成酮,这是绝大多数天然和生物活性分子中普遍存在的结构基序。然而,仅开发了少数限制使用芳基卤化物的例子。鉴于胺的广泛可用性,我们首次使用经济的镍和 TBADT 催化剂通过 C-N 键断裂开发了交叉偶联反应。一系列烷基和芳基醛与苄基和烯丙基吡啶盐交叉偶联,以提供具有广谱官能团耐受性的酮。即使在α-亚甲基羰基或α-氨基/氧基亚甲基存在下,也获得了对甲酰基C-H键的高区域选择性。
    DOI:
    10.1021/acs.orglett.1c0171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alladium-Catalyzed Intermolecular Hydroamination of Alkynes:  A Dramatic Rate-Enhancement Effect of <i>o</i>-Aminophenol
    作者:Tomohiro Shimada、Yoshinori Yamamoto
    DOI:10.1021/ja027683y
    日期:2002.10.1
    The hydroamination of alkynes using o-aminophenol proceeds in very high to good yields in the presence of Pd(NO3)2 catalyst. Remarkable rate enhancement with o-aminophenol is presumably due to the chelation effect of the ortho OH group to palladium.
    在 Pd(NO3)2 催化剂存在下,使用邻氨基苯酚对炔烃进行加氢胺化反应的收率非常高。使用邻氨基苯酚显着提高速率可能是由于邻位 OH 基团对钯的螯合作用。
  • Reaction of conjugated nitro olefins with aromatic compounds: a new acylmethylation of aromatic compounds
    作者:Kilsung Lee、Dong Young Oh∗
    DOI:10.1016/0040-4039(88)85062-7
    日期:1988.1
    Reaction of conjugated nitro olefins with aromatic compounds, followed by hydrolytic treatment, gives acylmethylated aromatic compounds in good yield.
    共轭硝基烯烃与芳族化合物的反应,然后进行水解处理,以良好的收率得到酰基甲基化的芳族化合物。
  • A Synthesis of (<i>E</i>)-(1-Organo-1-alkenyl)boronates by the Palladium-Catalyzed Cross-Coupling Reaction of (<i>E</i>)-1,2-Bis(boryl)-1-alkenes with Organic Halides: A Formal Carboboration of Alkynes<i>via</i>the Diboration-Coupling Sequence
    作者:Tatsuo Ishiyama、Masafumi Yamamoto、Norio Miyaura
    DOI:10.1246/cl.1996.1117
    日期:1996.12
    (E)-1,2-Bis(boryl)-1-hexene, prepared by the platinum-catalyzed diboration of 1-hexyne with bis(pinacolato)diboron, regioselectively cross-coupled with aryl, 1-alkenyl, benzyl, and allyl halides in the presence of a palladium catalyst and a base to provide the corresponding pinacol esters of (E)-(1-butyl-1-alkenyl)boronic acid in good yields.
    (E)-1,2-双(硼基)-1-己烯,通过铂催化 1-己炔与双(频哪醇)二硼的二硼化反应制备,与芳基、1-烯基、苄基和烯丙基区域选择性交叉偶联卤化物在钯催化剂和碱的存在下以良好的产率提供相应的(E)-(1-丁基-1-链烯基)硼酸频哪醇酯。
  • Michel,J. et al., Bulletin de la Societe Chimique de France, 1968, p. 4898 - 4901
    作者:Michel,J. et al.
    DOI:——
    日期:——
  • LEE, KILSUNG;OH, DONG YOUNG, TETRAHEDRON LETT., 29,(1988) N 24, 2977-2978
    作者:LEE, KILSUNG、OH, DONG YOUNG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