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3-phenylpropylamino)-2-cyanobenzothiazole | 934270-90-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3-phenylpropylamino)-2-cyanobenzothiazole
英文别名
2-cyano-6-(3-phenylpropyl)amino-benzothiazole;6-(3-Phenylpropylamino)-1,3-benzothiazole-2-carbonitrile
6-(3-phenylpropylamino)-2-cyanobenzothiazole化学式
CAS
934270-90-3
化学式
C17H15N3S
mdl
——
分子量
293.392
InChiKey
VLHGAEAWLFROL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507.4±52.0 °C(Predicted)
  • 密度:
    1.25±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7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8
  • 拓扑面积:
    77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6-(3-phenylpropylamino)-2-cyanobenzothiazoleD-半胱氨酸盐酸盐potassium carbonate盐酸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以42%的产率得到D-(-)-2-[6'-(3-phenylpropylamino)-2'-benzothiazolyl]-Δ2-thiazoline-4-carboxyl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氨基荧光素作为萤火虫荧光素酶的功能性生物发光底物
    摘要:
    萤火虫荧光素酶因其极高的信噪比而被广泛用作研究基因表达,基因传递等方面的检测基因。一系列生物发光底物的可用性将大大扩展萤光素-萤光素酶系统的适用性。本文中,我们描述了基于氨基荧光素(AL)支架的功能性生物发光底物的设计概念,以及用于合成N烷基化AL的便捷,高产率的方法。我们通过合成三种探针证实了ALs作为生物发光底物的有用性。首先是AL与谷氨酸Glu–AL的结合物。当将Glu–AL(荧光素酶的第一个膜不可渗透的生物发光底物)应用于荧光素酶转染的细胞时,未观察到发光。也就是说,通过使用Glu–AL,我们可以区分细胞内事件和细胞外事件。第二种是Cy5-AL,由近红外(NIR)花青荧光染料Cy5和AL组成,并发出NIR光。当Cy5–AL与萤光素酶反应时,由于从AL到Cy5的生物发光共振能量转移(BRET),观察到了来自Cy5的发光。NIR发射波长将允许在生物发光体内成像中从更深的组织观察到信号。
    DOI:
    10.1002/asia.201000873
  • 作为产物:
    描述:
    2-氯-6-氨基苯并噻唑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硫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6-(3-phenylpropylamino)-2-cyanobenzothi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氨基荧光素作为萤火虫荧光素酶的功能性生物发光底物
    摘要:
    萤火虫荧光素酶因其极高的信噪比而被广泛用作研究基因表达,基因传递等方面的检测基因。一系列生物发光底物的可用性将大大扩展萤光素-萤光素酶系统的适用性。本文中,我们描述了基于氨基荧光素(AL)支架的功能性生物发光底物的设计概念,以及用于合成N烷基化AL的便捷,高产率的方法。我们通过合成三种探针证实了ALs作为生物发光底物的有用性。首先是AL与谷氨酸Glu–AL的结合物。当将Glu–AL(荧光素酶的第一个膜不可渗透的生物发光底物)应用于荧光素酶转染的细胞时,未观察到发光。也就是说,通过使用Glu–AL,我们可以区分细胞内事件和细胞外事件。第二种是Cy5-AL,由近红外(NIR)花青荧光染料Cy5和AL组成,并发出NIR光。当Cy5–AL与萤光素酶反应时,由于从AL到Cy5的生物发光共振能量转移(BRET),观察到了来自Cy5的发光。NIR发射波长将允许在生物发光体内成像中从更深的组织观察到信号。
    DOI:
    10.1002/asia.20100087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ovel luciferin derivatives
    申请人:Takakura Hideo
    公开号:US20070155806A1
    公开(公告)日:2007-07-05
    A compound represented by the following general formula (I) or a salt thereof: [wherein R 1 and R 2 represent hydrogen atom, a C 1-6 alkyl group, or a group represented by the following formula (A): [wherein X 1 and X 2 represent hydrogen atom, or a group represented as —N(R 3 )(R 4 ) (R 3 and R 4 represent hydrogen atom, a C 1-6 alkyl group, a C 1-6 alkylcarbonyl group, or a C 1-6 alkyloxycarbonyl group); and n represents an integer of 1 to 6 ], provided that R 1 and R 2 do not simultaneously represent hydrogen atom), which is a novel luciferin derivative that serves as a luciferase substrate.
    由以下一般式(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其中R1和R2代表氢原子,C1-6烷基或由以下式(A)表示的基团:[其中X1和X2代表氢原子或表示为—N(R3)(R4)的基团(R3和R4代表氢原子,C1-6烷基,C1-6烷基羰基基团或C1-6烷氧羰基基团);n表示1到6的整数],但R1和R2不能同时表示氢原子),这是一种作为荧光素酶底物的新型荧光素生物
  • US7524876B2
    申请人:——
    公开号:US7524876B2
    公开(公告)日:2009-04-28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