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1H-benzo[d]imidazol-2-yl)phenyl]iminomethyl}-4-bromophenol | 324541-24-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1H-benzo[d]imidazol-2-yl)phenyl]iminomethyl}-4-bromophenol
英文别名
2-[(E)-{[2-(1H-1,3-Benzodiazol-2-YL)phenyl]imino}methyl]-4-bromophenol;2-[[2-(1H-benzimidazol-2-yl)phenyl]iminomethyl]-4-bromophenol
2-{[2-(1H-benzo[d]imidazol-2-yl)phenyl]iminomethyl}-4-bromophenol化学式
CAS
324541-24-4
化学式
C20H14BrN3O
mdl
MFCD00988113
分子量
392.255
InChiKey
JELBXPXHOMDHR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8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61.3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2-(1H-benzo[d]imidazol-2-yl)phenyl]iminomethyl}-4-bromophenolpotassium permanganate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反应 0.5h, 以75%的产率得到2-benzo[4,5]imidazo[1,2-c]quinazolin-6-yl-4-bromophenol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6-芳基苯并咪唑并[1,2-c]喹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
    摘要:
    13 C NMR,MS和元素分析。所有6-芳基苯并咪唑并(1,2-c)喹唑啉类对三种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化脓性链球菌),三种革兰氏阴性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K。评估了肺炎)细菌和三种真菌菌株(黑曲霉,白色念珠菌,绿色拟杆菌)。在测试的化合物中,13、19和20对测试生物显示出最有效的抑制作用。
    DOI:
    10.1590/s0103-50532010000100009
  • 作为产物:
    描述:
    2-(2-氨基苯基)苯并咪唑5-溴水杨醛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79%的产率得到2-{[2-(1H-benzo[d]imidazol-2-yl)phenyl]iminomethyl}-4-bromophenol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6-芳基苯并咪唑并[1,2-c]喹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
    摘要:
    13 C NMR,MS和元素分析。所有6-芳基苯并咪唑并(1,2-c)喹唑啉类对三种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化脓性链球菌),三种革兰氏阴性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K。评估了肺炎)细菌和三种真菌菌株(黑曲霉,白色念珠菌,绿色拟杆菌)。在测试的化合物中,13、19和20对测试生物显示出最有效的抑制作用。
    DOI:
    10.1590/s0103-5053201000010000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crystal structures and anticancer studies of Ni (Ⅱ), Co (Ⅲ) and Zn (Ⅱ) complexes based on 5-bromosalicylaldehyde- 2-(2-aminophenyl)benzimidazole Schiff base
    作者:Min Hou、Hou Cong Li、Ning An、Si Yan Pang、Wen Ge Li、Jing Tong
    DOI:10.1016/j.molstruc.2023.136500
    日期:2023.12
    employed to determine the three complexes in vitro cytotoxicity effects against human lung cancer cells (A-549), liver cancer cells (SMMC-7721), breast cancer cells (MDA-MB-231) an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s (CNE-2Z).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 (Ⅲ) complex has significant anticancer activity against human breast cancer MDA-MB-231 cells compared with cisplatin. The further study of its anticancer mechanisms
    三种属配合物[Ni 2 (HL) 2 (C 2 H 5 OH) 2 Cl 2 ]·2C 2 H 5 OH(配合物1)、[Co(HL)(L)](配合物2)和[Zn 2 (合成了源自 5-溴水杨醛-2-(2-氨基苯基)苯并咪唑席夫碱配体 (H 2 L) 的HL) 2 (CH 3 COO) 2 ] (配合物 3),并通过红外 (IR) 光谱、热重 (TG) 进行了表征) 分析和粉末 X 射线衍射 (XRD)。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配合物1结晶为双核八面体结构,空间群为P2 1/C和配合物2呈单核八面体结构,空间群为P 121/c 1。配合物3则呈现双核字塔结构,空间群为P 121/c 1。其中,(Ⅱ)盐被氧化形成席夫碱( Ⅲ) 三个去质子基团配位形成络合物。采用MTT法测定3种复合物对人肺癌细胞(A-549)、肝癌细胞(SMMC-7721)、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鼻咽癌细胞(CNE)的体外细胞毒作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