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12,13,13,14,14,15,15,15-Nonafluor-10-iodpentadecansaeure-methylester | 138696-85-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12,13,13,14,14,15,15,15-Nonafluor-10-iodpentadecansaeure-methylester
英文别名
methyl 12,12,13,13,14,14,15,15,15-nonafluoro-10-iodopentadecanoate
12,12,13,13,14,14,15,15,15-Nonafluor-10-iodpentadecansaeure-methylester化学式
CAS
138696-85-2
化学式
C16H22F9IO2
mdl
——
分子量
544.24
InChiKey
CIUKBBKTKNAJH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55.2±42.0 °C(Predicted)
  • 密度:
    1.492±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94
  • 重原子数:
    28.0
  • 可旋转键数:
    13.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4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SDS

SDS:da859decdb9a2e36642fba0735347c1d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and biocompatibility evaluation of partially fluorinated pyridinium bromides
    摘要:
    尽管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多种消费品和生物医学应用中备受关注,但只有有限数量的部分氟化、单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被合成出来。为了研究氟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这些应用中的潜在用途,我们合成了一系列部分氟化的吡啶溴盐表面活性剂。通过使用AIBN介导的自由基反应,将全氟烷基碘与9-癸烯-1-基乙酸酯偶联,合成了三种10-全氟烷基癸基吡啶溴盐表面活性剂。所得的9-碘-10-全氟烷基癸-1-基乙酸酯通过HI-Zn-EtOH去碘化并使用KOH-EtOH水解,生成相应的10-全氟烷基癸醇。部分氟化的醇通过Br2-PPh3转化为溴化物。使用过量吡啶与溴化物烷基化,以良好产率得到了所需的10-全氟烷基癸基吡啶溴盐。使用类似的方法,以10-十一碳烯酸甲酯为起始材料,合成了三种10-全氟烷基十一烷基表面活性剂。基于初步体外毒性评估,部分氟化吡啶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毒性略低或与典型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苯扎氯铵相当(测试化合物的IC50值在5至15μM范围内)。疏水尾部的长度和/或氟化程度的增加与细胞毒性和溶血活性轻微降低相关。因此,部分氟化的吡啶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能对生物医学应用有益,如作为新型基因和药物递送系统的组分。
    DOI:
    10.1039/b516039a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and biocompatibility evaluation of partially fluorinated pyridinium bromides
    摘要:
    尽管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多种消费品和生物医学应用中备受关注,但只有有限数量的部分氟化、单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被合成出来。为了研究氟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这些应用中的潜在用途,我们合成了一系列部分氟化的吡啶溴盐表面活性剂。通过使用AIBN介导的自由基反应,将全氟烷基碘与9-癸烯-1-基乙酸酯偶联,合成了三种10-全氟烷基癸基吡啶溴盐表面活性剂。所得的9-碘-10-全氟烷基癸-1-基乙酸酯通过HI-Zn-EtOH去碘化并使用KOH-EtOH水解,生成相应的10-全氟烷基癸醇。部分氟化的醇通过Br2-PPh3转化为溴化物。使用过量吡啶与溴化物烷基化,以良好产率得到了所需的10-全氟烷基癸基吡啶溴盐。使用类似的方法,以10-十一碳烯酸甲酯为起始材料,合成了三种10-全氟烷基十一烷基表面活性剂。基于初步体外毒性评估,部分氟化吡啶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毒性略低或与典型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苯扎氯铵相当(测试化合物的IC50值在5至15μM范围内)。疏水尾部的长度和/或氟化程度的增加与细胞毒性和溶血活性轻微降低相关。因此,部分氟化的吡啶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能对生物医学应用有益,如作为新型基因和药物递送系统的组分。
    DOI:
    10.1039/b516039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ost (CdS)-guest (single-atomic Au) electron transfer mechanism for blue-LED-induced atom transfer radical addition of alkenes
    作者:Xiao-Li Hao、Xiao-Shan Chu、Ke-Ling Luo、Wei Li
    DOI:10.1016/j.jcat.2022.05.016
    日期:2022.7
    Atom transfer radical addition (ATRA) is commonly applied to introduce perfluoroalkyl groups into organic molecules, but it often suffers from harsh reaction condition, poor yield and expensive catalyst usage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 Light-induced ATRA reac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due to its merits of mild reaction condition and easy operation, but it is generally difficult to achieve high yield
    原子转移自由基加成法(ATRA)通常用于将全氟烷基引入有机分子中,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反应条件苛刻、收率低和催化剂使用昂贵等问题。光诱导ATRA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缺乏理想的光敏剂,一般难以获得高产率。在此,Au 单原子位点 (SAS) 修饰了六方 (CdS) 纳米催化剂 (Cat CdS-Au) 被合成以在温和的蓝色 LED 诱导下催化 ATRA 反应。因此,CdS-Au 相互作用的协同效应增强了光学性质并促进了主体 (CdS) - 客体 (Au) 电子转移,即使选择不同的烯烃底物,ATRA 产率也很高(88-98%)和优异的选择性,这明显优于文献中报道的现有反应系统(60-90%产率)。目前的工作为通过绿色高效合成策略实现高 ATRA 反应产率提供了启示。
  • Metzger, Juergen O.; Linker, Ursula, Liebigs Annalen der Chemie, 1992, # 3, p. 209 - 216
    作者:Metzger, Juergen O.、Linker, Ursula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