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fluorophenyl)sulfonyl)acetohydrazide | 36107-09-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fluorophenyl)sulfonyl)acetohydrazide
英文别名
2-(4-Fluorophenyl)sulfonylacetohydrazide
((4-fluorophenyl)sulfonyl)acetohydrazide化学式
CAS
36107-09-2
化学式
C8H9FN2O3S
mdl
——
分子量
232.235
InChiKey
CZLZMWBMGIPNT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1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2
  • 拓扑面积:
    97.6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fluorophenyl)sulfonyl)acetohydrazide 在 ammonium molybdate 、 双氧水potassium carbonate 、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乙醇溶剂黄146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生成 2-methylsulfonyl-5-(((4-fluorophenyl)sulfonyl)methyl)-1,3,4-oxadi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包含1,3,4-恶二唑部分作为活性抗菌剂的新型砜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评价
    摘要:
    这项研究旨在合成一些含有1,3,4-恶二唑部分的新型砜衍生物,并研究其对米黄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米(Xoo)和黄单胞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citri(Xac)是水稻细菌性叶枯病和柑橘溃疡病的病原体,通过进行浊度计测试来确定。抗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6d对Xoo和Xac具有出色的生物活性,有效浓度为50%(EC 50)值分别为thiodiazole铜(分别为121.82和77.04μg/ mL)和比美噻唑(分别为92.61和58.21μg/ mL)的0.17和1.98μg/ mL。同时,温室条件试验表明,与硫代二唑铜和比美噻唑相比,化合物6d可以更有效地减少水稻细菌性叶枯病。
    DOI:
    10.1021/acs.jafc.7b06061
  • 作为产物:
    描述:
    ethyl 2-((4-fluorophenyl)thio)acetate 在 ammonium molybdate 、 hydrazine hydrate 、 双氧水 作用下, 以 甲醇乙醇 为溶剂, 生成 ((4-fluorophenyl)sulfonyl)acetohydraz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包含1,3,4-恶二唑部分作为活性抗菌剂的新型砜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评价
    摘要:
    这项研究旨在合成一些含有1,3,4-恶二唑部分的新型砜衍生物,并研究其对米黄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米(Xoo)和黄单胞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citri(Xac)是水稻细菌性叶枯病和柑橘溃疡病的病原体,通过进行浊度计测试来确定。抗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6d对Xoo和Xac具有出色的生物活性,有效浓度为50%(EC 50)值分别为thiodiazole铜(分别为121.82和77.04μg/ mL)和比美噻唑(分别为92.61和58.21μg/ mL)的0.17和1.98μg/ mL。同时,温室条件试验表明,与硫代二唑铜和比美噻唑相比,化合物6d可以更有效地减少水稻细菌性叶枯病。
    DOI:
    10.1021/acs.jafc.7b0606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2,5-取代基-1,3,4-噁二唑双砜类衍生物、其 制备方法及应用
    申请人:贵州大学
    公开号:CN108191786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5‑取代基‑1,3,4‑噁二唑双砜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具有式(I)的通式,其中:R1为4‑或4‑;R2为羟基、甲基、乙基、苄基、4‑苄基或4‑苄基。本发明对稻白叶枯病及柑橘溃疡病菌具有较好活性,结构简单,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 2,5-取代基-1,3,4-噁二唑砜类衍生物、其制 备方法及应用
    申请人:贵州大学
    公开号:CN108117528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5‑取代基‑1,3,4‑噁二唑砜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具有式(I)的通式,其中:R1为4‑或4‑;R2为甲基、乙基、丙基、正丁基、正戊基、苄基、4‑苄基或4‑苄基。本发明对稻白叶枯病及柑橘溃疡病菌活性优良,结构简单,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2-(4-substituted benzene-1-sulfonyl)-N'-(substituted-1-sulfonyl)acetohydrazide as antibacterial agents
    作者:Pei Li、Junliang Zhou、Yan Liu、Xiang Wang
    DOI:10.1007/s11696-020-01271-6
    日期:2020.12
    NMR, 13C NMR, and HRMS. Then, the in vitro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against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Xoo) and 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 citri (Xac) were evaluated by performing turbidimeter test. Bioactivity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ound 2-(4-fluorobenzene-1-sulfonyl)-N′-(4-fluorobenzene-1-sulfonyl)acetohydrazide (5g) revealed the best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against Xoo and Xac, with the 50%
    在这项研究中,合成了一系列含有磺酰部分的新砜衍生物,并使用1 H NMR,13 C NMR和HRMS确定了它们的结构。然后,体外对米黄单胞菌PV的抗菌活性。米(Xoo)和黄单胞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通过进行浊度计测试评价柠檬酸(Xac)。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2-(4-氟苯-1-磺酰基)-N' -(4-氟苯-1-磺酰基)乙酰(5g)对Xoo和Xac具有最佳的抗菌活性。,其50%有效浓度(EC 50)值分别为25和36 µg / mL,优于代二唑(分别为110和230 µg / mL)和比美噻唑(84和146 µg / mL),分别)。
  • Synthesis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5-nitro-2-furfurylidene arylthioacethydrazides and 5-nitro-2-furfurylidene arylsulfonylacethydrazides
    作者:I. Lalezari、P. Lowlavar、N. Mazhari
    DOI:10.1021/jm00271a041
    日期:1972.1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