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chloro-2-{[(pyridin-2-ylmethyl)amino]methyl}phenol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chloro-2-{[(pyridin-2-ylmethyl)amino]methyl}phenol
英文别名
4-chloro-2-[(pyridin-2-ylmethylamino)methyl]phenol
4-chloro-2-{[(pyridin-2-ylmethyl)amino]methyl}phenol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3H13ClN2O
mdl
MFCD08674995
分子量
248.712
InChiKey
VHMYBSHHJAHTS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53
  • 拓扑面积:
    45.2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chloro-2-{[(pyridin-2-ylmethyl)amino]methyl}phenol1-溴-三氟对二甲苯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0.5h, 以72%的产率得到4-chloro-2-(((pyridin-2-ylmethyl)(4-(trifluoromethyl)benzyl)amino)methyl)phenol
    参考文献:
    名称:
    铜(II) 吡啶基氨基酚盐:低氧选择性、靶向核的细胞毒素和磁共振探针
    摘要:
    通过使用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金属络合物来靶向许多肿瘤中发现的低氧(缺氧)环境是一种可以提高疗效并减少化疗副作用的策略。我们已经开发了一系列基于三齿吡啶氨基酚盐的配体的 Cu II配合物,用于在缺氧组织提供的还原窗口中优先激活。此外,带有悬垂 CF 3基团的配体官能化为金属中心的氧化还原过程和细胞环境中的行为的磁共振研究提供了19 F 光谱手柄。在配体主链的苯酚基团在代替对位用H,Cl和NO位置2调节 Cu II中心的还原电位,给出低于缺氧组织预期窗口的一系列值。NO 2取代的复合物具有最高的还原潜力,对在缺氧条件下生长的 HeLa 细胞显示出增强的细胞毒性选择性。如通过细胞形态分析所确定的,细胞死亡通过细胞凋亡发生。的组合19 F NMR和ICP-OES表示NO的本地化2在HeLa细胞核复杂和缺氧条件下增加的细胞累积。这与 DNA 核酸酶活性是细胞毒性活性的可能来源相关,如在 Cu II存在下切割
    DOI:
    10.1002/chem.202100603
  • 作为产物:
    描述:
    对氯苯酚 在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21.0h, 生成 4-chloro-2-{[(pyridin-2-ylmethyl)amino]methyl}phenol
    参考文献:
    名称:
    以还原的氨基吡啶席夫碱及其衍生物为配体的铂(II)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细胞毒性研究。
    摘要:
    制备了一系列还原氨基吡啶席夫碱铂(II)配合物作为潜在的抗癌药物,并通过NMR,IR光谱,元素分析和摩尔电导率进行了表征。UV和CD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与鲑鱼精子DNA之间的结合方式可能是嵌入的。通过MTT测定法验证了这些复合物对A549,Hela和MCF-7细胞系的细胞毒性。某些复合物显示出比顺铂更好的针对Hela和MCF-7细胞系的细胞毒活性。
    DOI:
    10.1080/09168451.2016.125955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cytotoxicity studies of platinum(II) complexes with reduced amino pyridine schiff base and its derivatives as ligands
    作者:Li-Jun Li、Qin-Qin Yan、Guo-Jun Liu、Zhen Yuan、Zhen-Hua Lv、Bin Fu、Yan-Jun Han、Jian-Long Du
    DOI:10.1080/09168451.2016.1259550
    日期:2017.6.3
    A series of reduced amino pyridine Schiff base platinum(II) complexes were prepared as potential anticancer drugs, and characterized by NMR, IR spectroscopy, elemental analysis, and molar conductivity. UV and CD results showed the binding mode between these compounds and salmon sperm DNA may be intercalation. The cytotoxicity of these complexes was validated against A549, Hela, and MCF-7 cell lines
    制备了一系列还原氨基吡啶席夫碱铂(II)配合物作为潜在的抗癌药物,并通过NMR,IR光谱,元素分析和摩尔电导率进行了表征。UV和CD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与鲑鱼精子DNA之间的结合方式可能是嵌入的。通过MTT测定法验证了这些复合物对A549,Hela和MCF-7细胞系的细胞毒性。某些复合物显示出比顺铂更好的针对Hela和MCF-7细胞系的细胞毒活性。
  • Copper(II) Pyridyl Aminophenolates: Hypoxia‐Selective, Nucleus‐Targeting Cytotoxins, and Magnetic Resonance Probes
    作者:Kathleen E. Prosser、Da Xie、Annica Chu、Gregory A. MacNeil、Bryton R. Varju、Rahul T. Kadakia、Emily L. Que、Charles J. Walsby
    DOI:10.1002/chem.202100603
    日期:2021.7.7
    Targeting the low-oxygen (hypoxic) environments found in many tumours by using redox-active metal complexes is a strategy that can enhance efficacy and reduce the side effects of chemotherapies. We have developed a series of CuII complexes with tridentate pyridine aminophenolate-based ligands for preferential activation in the reduction window provided by hypoxic tissues. Furthermore, ligand functionalization
    通过使用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金属络合物来靶向许多肿瘤中发现的低氧(缺氧)环境是一种可以提高疗效并减少化疗副作用的策略。我们已经开发了一系列基于三齿吡啶氨基酚盐的配体的 Cu II配合物,用于在缺氧组织提供的还原窗口中优先激活。此外,带有悬垂 CF 3基团的配体官能化为金属中心的氧化还原过程和细胞环境中的行为的磁共振研究提供了19 F 光谱手柄。在配体主链的苯酚基团在代替对位用H,Cl和NO位置2调节 Cu II中心的还原电位,给出低于缺氧组织预期窗口的一系列值。NO 2取代的复合物具有最高的还原潜力,对在缺氧条件下生长的 HeLa 细胞显示出增强的细胞毒性选择性。如通过细胞形态分析所确定的,细胞死亡通过细胞凋亡发生。的组合19 F NMR和ICP-OES表示NO的本地化2在HeLa细胞核复杂和缺氧条件下增加的细胞累积。这与 DNA 核酸酶活性是细胞毒性活性的可能来源相关,如在 Cu II存在下切割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