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benzyl-2,3,4,5,6-pentafluorobenzamid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benzyl-2,3,4,5,6-pentafluorobenzamide
英文别名
——
N-benzyl-2,3,4,5,6-pentafluorobenzamid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4H8F5NO
mdl
——
分子量
301.216
InChiKey
WLOCBVBSMUWLFY-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
  • 拓扑面积:
    29.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benzyl-2,3,4,5,6-pentafluorobenzamide正己醇奎宁环potassium phosphate2,4,5,6-四(9H-咔唑-9-基)异酞腈 、 zinc(II) chloride 作用下, 以 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以95 %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可见光诱导的多氟芳烃与醇的选择性脱氟烷基化
    摘要:
    为了提供 α-多氟芳基醇,通过以下途径报道了一种使用易于获取的醇对多氟芳烃进行选择性脱氟烷基化的新方案在可见光照射下,在路易斯酸的帮助下,光氧化还原和氢原子转移 (HAT) 策略的合作。该方案具有广泛的范围、对 C-H 和 C-F 键断裂具有出色的区域选择性以及温和的条件。机理研究表明,该反应通过路易斯酸促进的 HAT 发生,以提供烷基自由基并顺序加成到多氟芳烃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Fukui 函数验证了 C-F 裂解的区域选择性。通过批次和流动条件下的克级合成、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后期修饰以及氟芳醇的进一步转化,很好地说明了该协议在氟芳烃合成上的可行性和应用。
    DOI:
    10.1039/d2sc06290a
  • 作为产物:
    描述:
    五氟苯甲醛苄胺sodium hydrogen sulfate碘苯二乙酸 作用下, 以 neat (no solvent)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59%的产率得到N-benzyl-2,3,4,5,6-pentafluorobenz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在无溶剂球磨条件下,将接触炸药的伯胺和碘(III)转化为成功的化学反应
    摘要:
    在受限介质(极端条件)下使用接触爆炸性伯胺和高价碘(III)(苯基碘二乙酸酯)进行任何合成转化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这里,我们报告了一种使用酸盐NaHSO 4将爆炸控制成成功的化学反应的方法。作为概念验证,我们考虑了通过CH活化进行醛酰胺化的机械化学(球磨)交叉脱氢偶联(CDC)反应。等温滴定量热法(ITC)研究有助于理解在加入NaHSO 4之前和之后反应过程中的焓变。
    DOI:
    10.1002/adsc.20150091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nnecting Electron-Deficient and Electron-Rich Aromatics to Support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s in Crystals
    作者:Markus Albrecht、Hai Yi、Fangfang Pan、Arto Valkonen、Kari Rissanen
    DOI:10.1002/ejoc.201500175
    日期:2015.5
    Five compounds bearing electron-deficient pentafluorophenyl as well as electron-rich (salicylate or indole) aromatic moieties connected by amide or ester linkages were investigated by X-ray diffraction. In the crystals, various interactions (π–π, lone pair–π) between the different aromatic units are important structure controlling factors in addition to the stronger inter- or intramolecular hydrogen
    通过 X 射线衍射研究了五种带有缺电子五氟苯基以及通过酰胺或酯键连接的富电子(水杨酸酯或吲哚)芳族部分的化合物。在晶体中,除了酰胺和酯部分诱导的更强的分子间或分子内氢键之外,不同芳香单元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π-π,孤对-π)是重要的结构控制因素。氢键导致分子结构单元的聚合和大环组装。
  • Site-Selective Polyfluoroaryl Modification and Unsymmetric Stapling of Unprotected Peptides
    作者:Mengran Wang、Da Pan、Qi Zhang、Yongjia Lei、Chao Wang、Haoyuan Jia、Lingyun Mou、Xiaokang Miao、Xiaoyu Ren、Zhaoqing Xu
    DOI:10.1021/jacs.3c12879
    日期:2024.3.13
    Peptide stapling is recognized as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improving the proteolytic stability and cell permeability of peptides. In this study, we present a novel approach for the site-selective unsymmetric perfluoroaryl stapling of Ser and Cys residues in unprotected peptides. The stapling reaction proceeds smoothly under very mild conditions, exhibiting a remarkably rapid reaction rate. It can
    肽装订被认为是提高肽的蛋白解稳定性和细胞通透性的有效策略。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提出了一种新方法,用于对未受保护的肽中的 Ser 和 Cys 残基进行位点选择性不对称全氟芳基装订。装订反应在非常温和的条件下顺利进行,表现出非常快的反应速率。它可以提供液相和固相的固定产物,并且肽中除 Cys 醇以外的亲核基团的存在不会阻碍反应,从而获得一致的高产率。重要的是,Ser β-C(sp 3 )–H 的化学选择性激活使未反应的 -OH 能够作为反应手柄,用于随后对具有各种治疗功能的主链部分进行不同的修饰,包括可点击的叠氮基、极性部分、脂质标签和荧光染料。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还开发了可见光诱导的 Ser β 位化学选择性 C(sp 3 )–H 多芳基化。该反应避免了对 Ser -OH 竞争反应的干扰,从而能够对含有其他高反应性氨基酸残基的各种未受保护的肽中的 Ser 残基进行精确的后期多芳基化修饰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