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1,2-dichloroethyl)-4-nitrobenzene | 2010-59-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1,2-dichloroethyl)-4-nitrobenzene
英文别名
<1,2-Dichlor-aethyl>-4-nitro-benzol;1,2-Dichlor-1-p-nitrophenylaethan;1-(1,2-Dichlor-aethyl)-4-nitro-benzol
1-(1,2-dichloroethyl)-4-nitrobenzene化学式
CAS
2010-59-5
化学式
C8H7Cl2NO2
mdl
——
分子量
220.055
InChiKey
RFPGIVHBWCFVH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45.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Yagupol'skii,L.M. et al.,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USSR (English Translation), 1971, vol. 7, p. 737 - 739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4-硝基苯乙烯 在 copper dichlorid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72.0h, 以96%的产率得到1-(1,2-dichloroethyl)-4-nitro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 LMCT 激发 CuCl2 可见光诱导烯烃邻位二氯化
    摘要:
    摘要这项工作展示了基于 CuCl 均裂的烯烃光氧化还原邻位二氯化反应2响应可见光照射。这种催化通过配体到金属的电荷转移过程进行,并为使用廉价的低分子量氯源合成 1,2-二氯化合物提供了令人兴奋的机会。这种新工艺表现出广泛的底物范围、优异的官能团耐受性、极其温和的条件并且不需要外部配体。机理研究表明,氯原子自由基的快速形成是该合成过程中 C−Cl 键易于形成的原因。
    DOI:
    10.1002/ange.20201080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可见光催化的芳香族烯烃的双氯加成产物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苏州大学
    公开号:CN111253207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见光催化的芳香族烯烃的双氯加成产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芳香族烯烃为底物,以具有可见光吸收能力的氯化铜为氯源,在可见光的照射下于有机溶剂中反应,反应在惰性气氛中进行,反应完全后得到芳香族烯烃的双氯加成产物;芳香族烯烃包括碳碳双键及与碳碳双键通过共价键连接的芳基。本发明利用可见光提供反应所需能量,利用具有可见光吸收能力的氯化铜与反应底物发生光诱导氯原子转移,引发加成反应,得到双氯加成产物,本发明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且反应底物普适性广。
  • 6-(4-(Omega-(1-Imidazolyl)-alkyl)-phenyl)-3-oxo-2,3,4,5-tetrahydro-pyridazine und deren Säureadditionssalze,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diese enthaltende pharmazeutische Präparate
    申请人:A. Nattermann & Cie. GmbH
    公开号:EP0071060A2
    公开(公告)日:1983-02-09
    Die Erfindung betrifft neue 6-4-[ω-(1-Imidazolyl)-alkyl]-phenyl}-3-oxo-2,3,4,5-tetrahydro-pyridazine mit der allgemeinen Formel I sowie deren Säureadditionssalze,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diese enthaltende pharmazeutische Präparate.
    本发明涉及通式为 I 的新型 6-4-[ω-(1-咪唑基)-烷基]-苯基}-3-氧代-2,3,4,5-四氢哒嗪以及它们的酸加成盐和含有它们的药物组合物。 及其酸加成盐、制备工艺和含有它们的药物组合物。
  • Jagupol'skii; Schtepanek, Zhurnal Obshchei Khimii, 1959, vol. 29, p. 3086,3090; engl. Ausg. S. 3052, 3055
    作者:Jagupol'skii、Schtepanek
    DOI:——
    日期:——
  • Yagupol'skii,L.M. et al.,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USSR (English Translation), 1971, vol. 7, p. 737 - 739
    作者:Yagupol'skii,L.M. et al.
    DOI:——
    日期:——
  • Visible‐Light‐Induced Vicinal Dichlorination of Alkenes through LMCT Excitation of CuCl <sub>2</sub>
    作者:Pengcheng Lian、Wenhao Long、Jingjing Li、Yonggao Zheng、Xiaobing Wan
    DOI:10.1002/ange.202010801
    日期:2020.12.21
    AbstractThis work demonstrates photoredox vicinal dichlorination of alkenes, based on the homolysis of CuCl2 in response to irradiation with visible light. This catalysis proceeds via a ligand to metal charge transfer process and provides an exciting opportunity for the synthesis of 1,2‐dichloride compounds using an inexpensive, low‐molecular‐weight chlorine source. This new process exhibits a wide
    摘要这项工作展示了基于 CuCl 均裂的烯烃光氧化还原邻位二氯化反应2响应可见光照射。这种催化通过配体到金属的电荷转移过程进行,并为使用廉价的低分子量氯源合成 1,2-二氯化合物提供了令人兴奋的机会。这种新工艺表现出广泛的底物范围、优异的官能团耐受性、极其温和的条件并且不需要外部配体。机理研究表明,氯原子自由基的快速形成是该合成过程中 C−Cl 键易于形成的原因。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