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R)-3-((E)-3-((2R,3R)-2-(4-hydroxy-3-methoxyphenyl)-7-methoxy-3-((R)-2-oxo-4-phenyloxazolidine-3-carbonyl)-2,3-dihydrobenzofuran-5-yl)acryloyl)-4-phenyloxazolidin-2-one | 929536-15-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R)-3-((E)-3-((2R,3R)-2-(4-hydroxy-3-methoxyphenyl)-7-methoxy-3-((R)-2-oxo-4-phenyloxazolidine-3-carbonyl)-2,3-dihydrobenzofuran-5-yl)acryloyl)-4-phenyloxazolidin-2-one
英文别名
——
(R)-3-((E)-3-((2R,3R)-2-(4-hydroxy-3-methoxyphenyl)-7-methoxy-3-((R)-2-oxo-4-phenyloxazolidine-3-carbonyl)-2,3-dihydrobenzofuran-5-yl)acryloyl)-4-phenyloxazolidin-2-one化学式
CAS
929536-15-2
化学式
C38H32N2O10
mdl
——
分子量
676.679
InChiKey
JULGJAJPWPMMSR-OVAXKUMZ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08
  • 重原子数:
    50.0
  • 可旋转键数:
    8.0
  • 环数:
    7.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1
  • 拓扑面积:
    141.14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10.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恶唑烷作为手性助剂的酚类化合物的不对称仿生氧化:(+)-和(-)-脱氢二癸二烯醇的对映选择性合成†
    摘要:
    描述了苯基丙烯醛酚的立体选择性双分子自由基偶联反应。制备并氧化了埃文斯的阿魏酸的2-恶唑烷酮11a-d衍生物,并进行了氧化,从而以40-50%的总收率得到了二聚苯并呋喃的新木脂体结构12-13a-d。手性酚用过氧化氢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或氧化银酶促二聚。手性助剂经还原性裂解得到脱氢二癸二烯醇后的对映选择性为对映体过量的18%至62%。构象分析和使用半经验PM3计算的中间喹啉类化合物的活化能用于解释观察到的立体选择性。版权所有©2006 John Wiley&Sons,Ltd.
    DOI:
    10.1002/poc.1089
  • 作为产物:
    描述:
    阿魏酸 在 1-methyl-2-chloropyridine iodine 、 horseradish peroxidas 、 双氧水三乙胺 作用下, 以 phosphate buffer 、 二氯甲烷丙酮 为溶剂, 反应 124.0h, 生成 (R)-3-((E)-3-((2R,3R)-2-(4-hydroxy-3-methoxyphenyl)-7-methoxy-3-((R)-2-oxo-4-phenyloxazolidine-3-carbonyl)-2,3-dihydrobenzofuran-5-yl)acryloyl)-4-phenyloxazolidi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恶唑烷作为手性助剂的酚类化合物的不对称仿生氧化:(+)-和(-)-脱氢二癸二烯醇的对映选择性合成†
    摘要:
    描述了苯基丙烯醛酚的立体选择性双分子自由基偶联反应。制备并氧化了埃文斯的阿魏酸的2-恶唑烷酮11a-d衍生物,并进行了氧化,从而以40-50%的总收率得到了二聚苯并呋喃的新木脂体结构12-13a-d。手性酚用过氧化氢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或氧化银酶促二聚。手性助剂经还原性裂解得到脱氢二癸二烯醇后的对映选择性为对映体过量的18%至62%。构象分析和使用半经验PM3计算的中间喹啉类化合物的活化能用于解释观察到的立体选择性。版权所有©2006 John Wiley&Sons,Ltd.
    DOI:
    10.1002/poc.108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