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二苯基-2-甲基-2-丁烯-1-酮 | 864517-26-0

中文名称
1,4-二苯基-2-甲基-2-丁烯-1-酮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diphenyl-2-methyl-2-butenone
英文别名
1,4-diphenyl-2-methyl-2-buten-1-one;2-methyl-1,4-diphenylbut-2-en-1-one
1,4-二苯基-2-甲基-2-丁烯-1-酮化学式
CAS
864517-26-0
化学式
C17H16O
mdl
——
分子量
236.313
InChiKey
ATVXLNLEXGZPE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06
  • 重原子数:
    18.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2
  • 拓扑面积:
    17.07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1.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4-二苯基-2-甲基-2-丁烯-1-酮 在 10% Pd/C 、 氢气 作用下, 以 乙酸乙酯 为溶剂, 以94%的产率得到2-methyl-1,4-diphenylbutan-1-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分子内 O−H···O 氢键介导的构象限制性三重体 1,4-双自由基的分配及其生命周期中非对映分化的放大
    摘要:
    已经研究了一组合理设计的酮 4-9 的光反应性和纳秒瞬态现象,以全面了解分子内氢键对 (i) 三线态 1,4-双自由基的寿命和 (ii)后者在环化和消除之间的分配。酮 6 与 8 和 7 与 9 的双自由基的光化学结果和寿命数据的比较揭示了当叠加在空间因素上时氢键的显着影响:虽然 6 和 7 产生的环丁醇收率很低,但发现环化占主导地位8-anti 和 9-anti 中等,在环丁醇的形成中具有高立体选择性(8-anti > 95%)。在 8 的情况下,非对映化学几乎完全允许发生断裂或环化(8-抗环化>90%,8-syn 消除>75%)。值得注意的是,与酮 3 的双自由基的行为相比,8 和 9 的双自由基中的分子内氢键逆转了它们在环化和消除之间的分配;酮 8-anti 和 9-anti 在苯中进行环化,主要导致在 C2 和 C3 取代基之间具有顺式立体化学的环丁醇。根据光产物曲线,酮 8 的中
    DOI:
    10.1021/ja8032179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分子内 O−H···O 氢键介导的构象限制性三重体 1,4-双自由基的分配及其生命周期中非对映分化的放大
    摘要:
    已经研究了一组合理设计的酮 4-9 的光反应性和纳秒瞬态现象,以全面了解分子内氢键对 (i) 三线态 1,4-双自由基的寿命和 (ii)后者在环化和消除之间的分配。酮 6 与 8 和 7 与 9 的双自由基的光化学结果和寿命数据的比较揭示了当叠加在空间因素上时氢键的显着影响:虽然 6 和 7 产生的环丁醇收率很低,但发现环化占主导地位8-anti 和 9-anti 中等,在环丁醇的形成中具有高立体选择性(8-anti > 95%)。在 8 的情况下,非对映化学几乎完全允许发生断裂或环化(8-抗环化>90%,8-syn 消除>75%)。值得注意的是,与酮 3 的双自由基的行为相比,8 和 9 的双自由基中的分子内氢键逆转了它们在环化和消除之间的分配;酮 8-anti 和 9-anti 在苯中进行环化,主要导致在 C2 和 C3 取代基之间具有顺式立体化学的环丁醇。根据光产物曲线,酮 8 的中
    DOI:
    10.1021/ja803217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astereomeric Discrimination in the Lifetimes of Norrish Type II Triplet 1,4-Biradicals and Stereocontrolled Partitioning of Their Reactivity (Yang Cyclization versus Type II Fragmentation)
    作者:Jarugu Narasimha Moorthy、Apurba L. Koner、Subhas Samanta、Nidhi Singhal、Werner M. Nau、Richard G. Weiss
    DOI:10.1002/chem.200600880
    日期:2006.11.24
    The stereochemistry at C2 and C3 carbons controls the partitioning of triplet 1,4-biradicals of ketones 2 among various pathways. Differences in the major reaction pathways, for example, cyclization (syn) and fragmentation (anti), adopted by the diastereomeric 1,4-radicals of ketones 2 have permitted unprecedented diastereomeric discrimination in their lifetimes to be observed by nanosecond laser flash
    在C2和C3碳原子上的立体化学控制着酮2的三重态1,4-双自由基在各种途径之间的分配。酮2的非对映体1,4-自由基采用的主要反应途径(例如,环化(syn)和断裂(反))的差异允许通过纳秒激光闪光光解法观察到其寿命中空前的非对映体区别。从量子产率测量和瞬态寿命数据中,首次确定了一对非对映体三重态1,4-双自由基的环化和断裂的绝对速率常数。
  • Enantiodivergent Prenylation via Deconjugative Isomerization
    作者:Tobias Morack、Carina Onneken、Hiroshi Nakakohara、Christian Mück-Lichtenfeld、Ryan Gilmour
    DOI:10.1021/acscatal.1c03089
    日期:2021.10.1
    Enantioselective platforms to facilitate prenylation are potentially expansive for translational research due to the importance of this motif as a key regulatory of biological function. Motivated by the conspicuous dearth of methods to generate chiral prenyl fragments for contemporary drug discovery, a light-enabled deconjugative isomerization of activated alkenes containing an aryl ketone antenna
    由于异戊二烯基序作为生物功能的关键调节的重要性,促进异戊二烯化的对映选择性平台对于转化研究具有潜在的广泛性。由于明显缺乏为当代药物发现产生手性异戊二烯片段的方法,通过连续几何异构化/氢原子转移 (HAT)/质子化,揭示了含有芳基酮天线的活化烯烃的光致去共轭异构化。详细的机理分析指导了这种原子经济过程的对映选择性变体的开发(高达 99% 和 95:5 er)。重要的是,手性池准对映异构体奎宁奎尼丁可作为有效的催化剂,从而使手性药物发现模块产品组合中的这一新成员具有对映发散性。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