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5-(4-methylpiperazin-1-yl)-pentyl)isoindoline-1,3-dione | 4487-07-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5-(4-methylpiperazin-1-yl)-pentyl)isoindoline-1,3-dione
英文别名
2-(5-(4-methylpiperazin-1-yl)pentyl)isoindoline-1,3-dione;N-[5-(4-methyl-piperazin-1-yl)-pentyl]-phthalimide
2-(5-(4-methylpiperazin-1-yl)-pentyl)isoindoline-1,3-dione化学式
CAS
4487-07-4
化学式
C18H25N3O2
mdl
——
分子量
315.415
InChiKey
CPHNVSUAUBWBT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7
  • 重原子数:
    23.0
  • 可旋转键数:
    6.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6
  • 拓扑面积:
    43.86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4.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5-(4-methylpiperazin-1-yl)-pentyl)isoindoline-1,3-dionecaesium carbonate一水合肼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乙醇 为溶剂, 反应 28.0h, 生成 7-(benzyloxy)-1-((5-(4-methylpiperazin-1-yl)pentyl)amino)-4-nitroacridin-9(10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N-取代吖啶酮衍生物作为强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的结构优化和生物评价
    摘要:
    此前,已报道了一系列N-取代吖啶酮衍生物作为有效的拓扑异构酶 II (topo II) 抑制剂,初步构效关系 (SAR) 结果表明,1-NH 和三环的N-甲基哌嗪基序之间的接头吖啶酮支架显着影响了它们的抗增殖能力。为了进一步探索吖啶酮衍生拓扑 II 抑制剂的 SAR,本文通过对两个经过验证的命中E17和E24的两轮结构优化合成了更广泛的新型吖啶酮衍生物。最初,优化了接头长度,然后是N研究了-甲基哌嗪基部分和三个N原子的分布对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新开发的拓扑 II 抑制剂6 h比E17和E24更有效,从而作为后续机制研究的工具化合物。化合物6 h作为一种强拓扑 IIα/β 抑制剂,引起明显的 DNA 损伤,并通过触发线粒体膜电位 (Δψ m ) 的丧失来诱导细胞凋亡。进一步的分子对接和 MD 研究说明了6 小时与 topo IIα 和 topo IIβ 亚型的有利相互作用。
    DOI:
    10.1016/j.bioorg.2021.105543
  • 作为产物:
    描述:
    1,5-二溴戊烷potassium carbonate三乙胺 、 sod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反应 48.0h, 生成 2-(5-(4-methylpiperazin-1-yl)-pentyl)isoindoline-1,3-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组胺受体处杂脂环氰基胍的合成和生物学评价
    摘要:
    最近对组胺受体 (HR) 亚型的研究确定了咪唑基丁基氰基胍,如 UR-PI376,是人类组胺 H4 受体 (hH4R) 的高效激动剂。虽然含咪唑的化合物在药代动力学方面存在缺陷,但我们研究了用非芳香族六元杂环(哌啶、吗啉、硫代吗啉和 N-甲基哌嗪)作为潜在生物电子等排体替代杂芳香环的可能性。除此之外,这种方法应该提供更多关于芳香环作为基本头基的必要性的信息。除了这些变化,连接杂环和氰基胍部分的间隔长度(C3-C5)的变化可能会触发对各自 HR 的选择性。放射性配体结合试验的研究表明,在 hH1R 和 hH3R 上的活性非常弱,而几乎所有化合物在 hH2R 和 hH4R 上都没有活性。在含有哌啶的化合物的情况下,检测到在个位数微摩尔范围内对 hH3R 的中等亲和力。
    DOI:
    10.1002/ardp.20190010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ovel Multitarget Directed Triazinoindole Derivatives as Anti-Alzheimer Agents
    作者:Dushyant V. Patel、Nirav R. Patel、Ashish M. Kanhed、Sagar P. Patel、Anshuman Sinha、Deep D. Kansara、Annie R. Mecwan、Sarvangee B. Patel、Pragnesh N. Upadhyay、Kishan B. Patel、Dharti B. Shah、Navnit K. Prajapati、Prashant R. Murumkar、Kirti V. Patel、Mange Ram Yadav
    DOI:10.1021/acschemneuro.9b00226
    日期:2019.8.21
    multitarget-directed ligands (MTDLs) to confront the key pathological aberrations. A novel series of triazinoindole derivatives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In vitro studies revealed that all the compounds showed moderate to good anticholinesterase activity; the most active compound 23e showed an IC50 value of 0.56 ± 0.02 μM for AChE and an IC50 value of 1.17 ± 0.09 μM for BuChE. These derivatives are also
    阿尔茨海默氏病(AD)的多面性要求使用多靶标配体MTDL)进行治疗以应对关键的病理畸变。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颖的三嗪并吲哚生物。体外研究表明,所有化合物均显示出中等至良好的抗胆碱酯酶活性。活性最高的化合物23e对AChE的IC50值为0.56±0.02μM,对BuChE的IC50值为1.17±0.09μM。这些衍生物还具有强大的抗氧化活性。为了理解化合物23e的合理结合模式,进行了分子对接研究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结果表明23e在AChE和BuChE的活性位点之间发生了显着的相互作用。化合物23e成功地减轻了SH-SY5Y细胞中H2O2诱导的氧化应激,并以浓度依赖的方式对SH-SY5Y细胞表现出优异的抗 神经保护活性以及Aβ诱导的毒性。此外,在细胞毒性试验中,它对神经元SH-SY5Y细胞未显示任何明显的毒性。化合物23e在高达2000 mg / kg的剂量下未在大鼠中表现出任何急
  • Tetrasubstituted naphthalene diimide ligands with selectivity for telomeric G-quadruplexes and cancer cells
    作者:Sonja M. Hampel、Assitan Sidibe、Mekala Gunaratnam、Jean-François Riou、Stephen Neidle
    DOI:10.1016/j.bmcl.2010.09.066
    日期:2010.11
    A series of tetrasubstituted naphthalene diimide compounds with N-methylpiperazine end groups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evaluated as G-quadruplex ligands. They have high affinity and selectivity for telomeric G-quadruplex DNA over duplex DNA. CD studies show that they induce formation of a parallel G-quadruplex topology. They inhibit the binding of hPOT1 and topoisomerase IIIα to telomeric DNA and inhibit
    已经合成了一系列具有N-甲基哌嗪端基的四取代酰亚胺化合物,并将其评估为G-四链体配体。它们对端粒G-四链体DNA的亲和力和选择性高于双链体DNA。CD研究表明,它们诱导了平行G四联体拓扑的形成。它们抑制hPOT1和拓扑异构酶IIIα与端粒DNA的结合,并抑制MCF7细胞中的端粒酶活性。这些化合物在一组癌细胞系中具有强大的活性,典型的IC 50值为〜0.1μM,在正常人成纤维细胞系中的毒性降低了100倍。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1Z,3Z)-1,3-双[[((4S)-4,5-二氢-4-苯基-2-恶唑基]亚甲基]-2,3-二氢-5,6-二甲基-1H-异吲哚 鲁拉西酮杂质33 鲁拉西酮杂质07 马吲哚 颜料黄110 顺式-六氢异吲哚盐酸盐 顺式-2-[(1,3-二氢-1,3-二氧代-2H-异吲哚-2-基)甲基]-N-乙基-1-苯基环丙烷甲酰胺 顺式-2,3,3a,4,7,7a-六氢-1H-异吲哚 顺-N-(4-氯丁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 降莰烷-2,3-二甲酰亚胺 降冰片烯-2,3-二羧基亚胺基对硝基苄基碳酸酯 降冰片烯-2,3-二羧基亚胺基叔丁基碳酸酯 阿胍诺定 阿普斯特降解杂质 阿普斯特杂质FA 阿普斯特杂质68 阿普斯特杂质29 阿普斯特杂质27 阿普斯特杂质26 阿普斯特杂质19 阿普斯特杂质08 阿普斯特杂质03 阿普斯特杂质 阿普斯特二聚体杂质 阿普斯特 防焦剂MTP 铝酞菁 铁(II)1,2,3,4,8,9,10,11,15,16,17,18,22,23,24,25-十六氟-29H,31H-酞菁 铁(II)2,9,16,23-四氨基酞菁 钠S-(2-{[2-(1,3-二氧代-1,3-二氢-2H-异吲哚-2-基)乙基]氨基}乙基)氢硫代磷酸酯 酞酰亚胺-15N钾盐 酞菁锡 酞菁二氯化硅 酞菁 单氯化镓(III) 盐 酞美普林 邻苯二甲酸亚胺 邻苯二甲酰基氨氯地平 邻苯二甲酰亚胺,N-((吗啉)甲基) 邻苯二甲酰亚胺阴离子 邻苯二甲酰亚胺钾盐 邻苯二甲酰亚胺钠盐 邻苯二甲酰亚胺观盐 邻苯二亚胺甲基磷酸二乙酯 那伏莫德 过氧化氢,2,5-二氢-5-苯基-3H-咪唑并[2,1-a]异吲哚-5-基 达格吡酮 诺非卡尼 螺[环丙烷-1,1'-异二氢吲哚]-3'-酮 螺[异吲哚啉-1,4'-哌啶]-3-酮盐酸盐 葡聚糖凝胶G-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