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onomethyl muconate | 56182-15-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onomethyl muconate
英文别名
6-Methoxy-6-oxohexa-2,4-dienoic acid
monomethyl muconate化学式
CAS
56182-15-1
化学式
C7H8O4
mdl
——
分子量
156.138
InChiKey
CEKUJDXLIOIGR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63 °C(Solv: benzene (71-43-2))
  • 沸点:
    297.8±23.0 °C(Predicted)
  • 密度:
    1.206±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5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4
  • 拓扑面积:
    63.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SDS

SDS:b9b316a7bcc9ab3abac9d4e2ea07dd54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甲醇邻苯二酚4-二甲氨基吡啶氧气1,4,7-三氮杂环壬烷 、 iron(II) chloride 作用下, 反应 0.08h, 生成 monomethyl muc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广泛的特异性突变酶和模型化学研究在二醇外和二醇内儿茶酚双加氧酶反应中的酸碱催化作用
    摘要:
    外二醇和内二醇 儿茶酚双加氧酶反应机制是通过常见的近端氢过氧化物中间体进行的,该中间体通过不同的Criegee 1,2-重排进行处理。在pH 5.2–8.6的条件下分析了能够产生外二醇和内二醇裂解产物混合物的R215W外二醇双加氧酶MhpB突变体,发现外二醇产物的产量与pH高度相关,而内二醇产物的产量却高。 pH无关。仿生反应中二醇基氧化的酸碱化学儿茶酚 卵裂也进行了研究,使用 1,4,7-三氮杂环壬烷,FeCl 2和吡啶 在 甲醇,其中 吡啶拟用作通用碱和(以质子化形式)通用酸。使用一系列间位和对位取代的吡啶进行的动力学实验给出了log(v)与pK a的布朗斯台德图,显示出钟形图。氧化儿茶酚在TACN和FeCl 2存在下吡啶单取代的β-环糊精的裂解。甲醇仅产生二醇内切割产物。因此,建议依赖铁(II)的额外二醇需要双功能酸碱催化儿茶酚 裂解,而内二醇的速率测定步骤 儿茶酚 裂解不涉及酸碱催化。
    DOI:
    10.1039/b821559f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Kinetics and mechanism of the reactions of ozone with guaiacol, veratrol, and veratrol derivatives
    作者:A. G. Khudoshin、A. N. Mitrofanova、V. V. Lunin
    DOI:10.1007/s11172-008-0043-6
    日期:2008.2
    The kinetics of the reactions of ozone with compounds modeling structural lignin fragments, viz., phenol, guaiacol, veratrol, veratric aldehyde, and veratric alcohol, was studied. The reaction rate constants were calculated using the mass transfer model for the chemical reaction based on the film theory. The rate constants of the reactions of ozone with compounds of the veratryl series were calculated by the Hammett equation. The major ozonation products of the studied compounds were determined by HPLC. The ozonation mechanism was proposed.
    研究了臭氧与木质素结构碎片模型化合物(即苯酚、愈创木酚、藜芦醇、藜芦醛和藜芦醇)的反应动力学。采用基于膜理论的化学反应传质模型计算了反应速率常数。臭氧与藜芦醇系列化合物反应的速率常数是通过 Hammett 方程计算得出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确定了所研究化合物的主要臭氧生成物。提出了臭氧反应机理。
  • Investigation of acid–base catalysis in the extradiol and intradiol catechol dioxygenase reactions using a broad specificity mutant enzyme and model chemistry
    作者:Michela Brivio、Janne Schlosrich、Mark Ahmad、Caroline Tolond、Timothy D. H. Bugg
    DOI:10.1039/b821559f
    日期:——
    bell-shaped plot. Oxidative catechol cleavage by a pyridine-monosubstituted β-cyclodextrin in the presence of TACN and FeCl2 in methanol yielded only intradiol cleavage products. It is therefore proposed that bifunctional acid–base catalysis is required for iron (II)-dependent extradiol catechol cleavage, whereas the rate-determining step for intradiol catechol cleavage does not involve acid–base catalysis
    外二醇和内二醇 儿茶酚双加氧酶反应机制是通过常见的近端氢过氧化物中间体进行的,该中间体通过不同的Criegee 1,2-重排进行处理。在pH 5.2–8.6的条件下分析了能够产生外二醇和内二醇裂解产物混合物的R215W外二醇双加氧酶MhpB突变体,发现外二醇产物的产量与pH高度相关,而内二醇产物的产量却高。 pH无关。仿生反应中二醇基氧化的酸碱化学儿茶酚 卵裂也进行了研究,使用 1,4,7-三氮杂环壬烷,FeCl 2和吡啶 在 甲醇,其中 吡啶拟用作通用碱和(以质子化形式)通用酸。使用一系列间位和对位取代的吡啶进行的动力学实验给出了log(v)与pK a的布朗斯台德图,显示出钟形图。氧化儿茶酚在TACN和FeCl 2存在下吡啶单取代的β-环糊精的裂解。甲醇仅产生二醇内切割产物。因此,建议依赖铁(II)的额外二醇需要双功能酸碱催化儿茶酚 裂解,而内二醇的速率测定步骤 儿茶酚 裂解不涉及酸碱催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