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硝基苯胂酸 | 5410-29-7

中文名称
2-硝基苯胂酸
中文别名
间硝基苯胂酸;(2-硝基苯基)胂酸;邻硝基苯胂酸
英文名称
2-nitrophenylarsonic acid
英文别名
(2-Nitro-phenyl)-arsonsaeure;o-Nitrophenylarsonsaeure;o-nitrophenylarsonic acid;(2-nitrophenyl)arsonic acid
2-硝基苯胂酸化学式
CAS
5410-29-7
化学式
C6H6AsNO5
mdl
——
分子量
247.039
InChiKey
UYEDGVZDGVIUR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25 °C
  • 沸点:
    542.2±52.0 °C(Predicted)
  • 溶解度:
    在丙酮、可溶于氯仿、乙醇中微溶。
  • 稳定性/保质期:

    在常温常压下,该物质保持稳定。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88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03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5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6.1(b)
  • 危险品标志:
    N-T,T,N
  • 安全说明:
    S20/21,S28,S28A,S45,S60,S61
  • 危险类别码:
    R50/53,R23/25
  • RTECS号:
    CY5950000
  • 海关编码:
    2931900037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类别:
    6.1(b)
  • 危险品运输编号:
    1557

SDS

SDS:4eb0db38ef49ba53f79334122891b69c
查看
2-硝基苯胂酸 修改号码:6

模块 1. 化学品
产品名称: 2-Nitrophenylarsonic Acid
修改号码: 6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未分类
健康危害
急性毒性(经口) 第3级
急性毒性(吸入) 第3级
环境危害
急性水生毒性 第1级
慢性水生毒性 第1级
GHS标签元素
图标或危害标志
信号词 危险
危险描述 吸入或吞咽会中毒。
对水生生物有极毒性
长期影响对水生生物有极毒性
防范说明
[预防] 避免吸入。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的环境下使用。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使用本产品时切勿吃东西,喝水或吸烟。
处理后要彻底清洗双手。
[急救措施] 吸入: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在呼吸舒适的地方保持休息。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食入: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收集溢出物。
[储存] 存放于通风良好处。保持容器密闭。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根据当地政府规定把物品/容器交与工业废弃处理机构。
2-硝基苯胂酸 修改号码:6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单一物质/混和物 单一物质
化学名(中文名): 2-硝基苯胂酸
百分比: >98.0%(T)
CAS编码: 5410-29-7
俗名: 2-Nitrobenzenearsonic Acid
分子式: C6H6AsNO5

模块 4. 急救措施
吸入: 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皮肤接触: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若皮肤刺激或发生皮疹:求医/就诊。
眼睛接触: 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如果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食入: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漱口。
紧急救助者的防护: 救援者需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橡胶手套和气密性护目镜。

模块 5. 消防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 干粉,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
特殊危险性: 小心,燃烧或高温下可能分解产生毒烟。
特定方法: 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
周围一旦着火:如果安全,移去可移动容器。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 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模块 6.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 使用特殊的个人防护用品(针对有毒颗粒的P3过滤式空气呼吸器)。远离溢出物/泄露
紧急措施: 处并处在上风处。
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环保措施: 小心,切勿排入河流等。因为考虑对环境有负面影响。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 清扫收集粉尘,封入密闭容器。注意切勿分散。附着物或收集物应该立即根据合适的
法律法规处置。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理
技术措施: 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处理。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防止粉尘扩散。处理后彻底清洗双手
和脸。
注意事项: 如果可能,使用封闭系统。如果粉尘或浮质产生,使用局部排气。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避免所有部位的接触!
贮存
储存条件: 保持容器密闭。存放于凉爽、阴暗、通风良好处。
存放处须加锁。
远离不相容的材料比如氧化剂存放。
包装材料: 依据法律。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尽可能安装封闭体系或局部排风系统。同时安装淋浴器和洗眼器。
接触极限:
OSHA PEL(TWA): 0.5 mg(As)/m3
个人防护用品
2-硝基苯胂酸 修改号码:6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 防尘面具,自携式呼吸器(SCBA),供气呼吸器等。使用通过政府标准的呼吸器。依
据当地和政府法规。
手部防护: 防渗手套。
眼睛防护: 护目镜。如果情况需要,佩戴面具。
皮肤和身体防护: 防渗防护服。如果情况需要,穿戴防护靴。

模块 9. 理化特性
固体
外形(20°C):
外观: 晶体-粉末
颜色: 极淡的黄色-红黄色
气味: 无资料
pH: 无数据资料
熔点: 无资料
沸点/沸程 无资料
闪点: 无资料
爆炸特性
爆炸下限: 无资料
爆炸上限: 无资料
密度: 无资料
溶解度:
[水] 无资料
[其他溶剂]
微溶于: 丙酮, 氯仿, 乙醇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化学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稳定。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未报道特殊反应性。
须避免接触的物质 氧化剂
危险的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氮氧化物 (NOx), 砷氧化物

模块 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orl-rat LDLo:100 mg/kg
对皮肤腐蚀或刺激: 无资料
对眼睛严重损害或刺激: 无资料
生殖细胞变异原性: 无资料
致癌性:
IARC = 无资料
NTP = 无资料
生殖毒性: 无资料
RTECS 号码: CY5950000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鱼类: 无资料
甲壳类: 无资料
藻类: 无资料
残留性 / 降解性: 无资料
潜在生物累积 (BCF): 无资料
土壤中移动性
log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2-硝基苯胂酸 修改号码:6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土壤吸收系数 (Koc): 无资料
亨利定律 无资料
constant(PaM3/mol):

模块 13. 废弃处置
如果可能,回收处理。请咨询当地管理部门。建议在可燃溶剂中溶解混合,在装有后燃和洗涤装置的化学焚烧炉中
焚烧。废弃处置时请遵守国家、地区和当地的所有法规。

模块 14. 运输信息
联合国分类: 第1项 毒害品。
UN编号: 3465
正式运输名称: 有机砷化合物, 固体, 不另作详细说明
包装等级: III
海洋污染物: Y

模块 15.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11年2月16日修订):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CN编号:61856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用途:用作测定镉的试剂,也用于邻氨基苯胂酸的制备。

类别:有毒物品

毒性分级:高毒

急性毒性(口服-大鼠):LDL0 100毫克/公斤

可燃性危险特性: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氧化氮和砷化物气体

储运特性:需存放在通风、低温、干燥的库房中,并与食品原料分开储存和运输。

灭火剂:二氧化碳、砂土、水

职业标准: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TWA)为0.5毫克/立方米(以砷计)。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硝基苯胂酸 在 iron(II) chloride 作用下, 生成 2-氨基苯胂酸
    参考文献:
    名称:
    Johnson; Adam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23, vol. 45, p. 1314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耐晒橙GR 在 trisodium arsenite 作用下, 生成 2-硝基苯胂酸
    参考文献:
    名称:
    Johnson; Adam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23, vol. 45, p. 1314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scorbic Acid/Iodine and Triphenylphosphine/Iodine as Reducing Agents for the As(V)[dbnd]O Group
    作者:Theodore D. Sideris、Panayiotis V. Ioannou
    DOI:10.1080/10426500500272335
    日期:2006.6
    The scope of ascorbic acid/iodine and triphenylphosphine/iodine in methanol for the direct reduction of arsenic(V) compounds having the As˭O group has been investigated. Ascorbic acid/iodine reduces arsonic acids, diphenylarsinic acid (but not dimethylarsinic acid), and triphenylarsine oxide. The rates of reduction depend on the electronic effects of the ligands bound to arsenic and on the hydrogen-bonding
    已经研究了抗坏血酸/碘和三苯基膦/碘在甲醇中用于直接还原具有 As˭O 基团的砷 (V) 化合物的范围。抗坏血酸/碘可减少胂酸、二苯基胂酸(但不包括二甲基胂酸)和氧化三苯基胂酸。还原速率取决于与砷结合的配体的电子效应以及存在时该物种的氢键强度。当 As(V) 化合物具有 -NH 2 或 -NH 3 + 基团时,还原产物与酮形式的脱氢抗坏血酸反应,得到缩合产物。三苯基膦/碘缓慢地还原两性离子邻氨基苯胂酸,但更快地还原相同酸的盐酸盐。
  • Penta‐, Hexa‐, and Heptanuclear Organotin–Oxygen Arsonate Clusters Constructed from an Acetate Drum Cluster Precursor and Different Arsonate Anions
    作者:Yun‐Peng Xie、Jian‐Fang Ma、Jin Yang、Ying‐Ying Liu、Ji‐Cheng Ma、Min‐Zhong Su
    DOI:10.1002/ejic.200900135
    日期:2009.5
    [nBuSn(O)O 2 CMe] 6 with different arsonic acids gave seven organotin arsonate clusters: [(nBuSn) 5 (μ 3 -O)(OH)(R'0)3(RAsO 3 )4(RAsO 3 H)] [R = 2-NO 2 C 6 H 4 , R' = Me (la and 1b)], [(nBuSn)3(RAsO 3 )(μ 3 -Ο)-(CH 32 ) 3 (R'O) 2 ] 2 [R = 2,4-(NO 2 ) 2 C 6 H 3 , R' = Me (2)], [(nBuSn)3(RAsO 3 ) 2 (RAsO 3 H)(μ 3 -O)(R'O)2]2 [R =4-NO 2 C 6 H 4 , R' = Me (3)], and [(nBuSn)3(RAsO 3 ) 3 (μ 3 -O)(OH)(R'O)2]2Sn
    用不同的砷酸处理醋酸盐鼓 [nBuSn(O)O 2 CMe] 6 得到七个有机锡砷酸盐簇:[(nBuSn) 5 (μ 3 -O)(OH)(R'0)3(RAsO 3 )4 (RAsO 3 H)] [R = 2-NO 2 C 6 H 4 , R' = Me (la 和 1b)], [(nBuSn)3(RAsO 3 )(μ 3 -Ο)-(CH 3 CΟ 2 ) ) 3 (R'O) 2 ] 2 [R = 2,4-(NO 2 ) 2 C 6 H 3 , R' = Me (2)], [(nBuSn)3(RAsO 3 ) 2 (RAsO 3 H )(μ 3 -O)(R'O)2]2 [R =4-NO 2 C 6 H 4 , R' = Me (3)] 和 [(nBuSn)3(RAsO 3 ) 3 (μ 3 -O)(OH)(R'O)2]2Sn [R =C 6 H 5 CH 2 , R' = Me (4); R
  • Silver Pyroarsonates Obtained from Ag(I)-Mediated in Situ Condensation of Aryl Arsonate Ligands under Solvothermal Conditions
    作者:Xiang-Ying Qian、Jun-Ling Song、Jiang-Gao Mao
    DOI:10.1021/ic301935g
    日期:2013.2.18
    Four new layered silver(I) organoarsonates, namely, [Ag3(L3)(CN)] (1) (H2L3 = (PhAsO2H)2O), [Ag3(L4)(CN)] (2) (H2L4 = (2-NO2-C6H4-AsO2H)2O), [Ag3(HL5)(H2L5)] (3) (H3L5 = 3-NO2-4-OH-C6H3-AsO3H2) and [Ag2(HL5)] (4), were synthesized under solvothermal conditions. During the preparations of 1 and 2, condensation of organoarsonate ligands (H2L1 = Ph-AsO3H2; H2L2 = 2-NO2-C6H4-AsO3H2) and the decomposition
    四种新的层状有机亚磺酸银(I),即[Ag 3(L 3)(CN)](1)(H 2 L 3 =(PhAsO 2 H)2 O),[Ag 3(L 4)(CN) ](2)(H 2 L 4 =(2-NO 2 -C 6 H 4 -AsO 2 H)2 O),[Ag 3(HL 5)(H 2 L 5)](3)(H 3 L 5 = 3-NO 2 -4-OH-C 6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H 3 -AsO 3 H 2)和[Ag 2(HL 5)](4)。在制备1和2时,有机砷酸酯配体的缩合(H 2 L 1 = Ph-AsO 3 H 2; H 2 L 2 = 2-NO 2 -C 6 H 4 -AsO 3 H 2)和乙腈的分解分子发生氰化物阴离子。H 2 L 4的单晶配体和化合物1 - 4分离,并且它们的晶体结构已经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研究确定。在1,基于在Ag(I)离子和L的一维(1D)链3 } 2-阴离子由CN进一步互
  • Bifunctionalized Polyoxotungstates: Dilacunary Keggin Clusters Incorporating Fe<sup>III</sup> and Organoarsonate Constituents
    作者:Fabian Faassen、Natalya V. Izarova、Jan van Leusen、Paul Kögerler
    DOI:10.1021/acs.cgd.2c01100
    日期:2023.1.4
    Polyanions [B-α-(OH)Fe2(PW10O37)}2o-R–C6H4–AsO3)}2]12– (R = NH2 (1) and NO2 (2)) represent the first polyoxotungstates functionalized by both organoarsonates and FeIII. 1 and 2 comprise the rare dilacunary Keggin-type phosphotungstate B-α-PW10O37}9– isomer that coordinates FeIII ions to form B-α-FeIII2PW10} complexes linked into dimers via two organoarsonate groups. The title polyanions have been isolated as crystalline materials and fully characterized via single-crystal and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elemental analysis and IR and UV–vis spectroscopies, including solution stability studies. In addition, their electrochemical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多阳离子[B-α-(OH)Fe2(PW10O37)}2o-R-C6H4-AsO3)}2]12-(R = NH2(1)和 NO2(2))代表了第一种由有机砷酸盐和 FeIII 同时官能化的多氧钨酸盐。1 和 2 是罕见的二元凯金型磷钨酸B-α-PW10O37}9-异构体,通过两个有机砷酸盐基团与 FeIII 离子配位形成B-α-FeIII2PW10}复合物。标题多阴离子已被分离成晶体材料,并通过单晶和粉末 X 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包括溶液稳定性研究,对其进行了全面表征。此外,还对它们的电化学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
  • Yambushev, F. D.; Kokorev, G. I.; Khalitov, F. G., Journal of general chemistry of the USSR, 1983, vol. 53, # 12, p. 2449 - 2452
    作者:Yambushev, F. D.、Kokorev, G. I.、Khalitov, F. G.、Tenisheva, N. Kh.、Kut'in, S. V.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