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methoxymethyl)-3H-benzoxazol-2-one | 798544-80-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methoxymethyl)-3H-benzoxazol-2-one
英文别名
3-methoxymethyl-2(3H)-benzoxazolone;3-(Methoxymethyl)-1,3-benzoxazol-2-one
3-(methoxymethyl)-3H-benzoxazol-2-one化学式
CAS
798544-80-6
化学式
C9H9NO3
mdl
——
分子量
179.175
InChiKey
JXDZHUKDTXFOG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90-91 °C(Solv: cyclohexane (110-82-7))
  • 沸点:
    270.1±42.0 °C(Predicted)
  • 密度:
    1.270±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3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2
  • 拓扑面积:
    38.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结构上相关的N-烷氧基甲基内酰胺和sultams的电子电离诱导的碎片的异同。
    摘要:
    研究了在氮原子上带有烷氧基甲基的部分内酰胺和内酰胺的分子离子的单分子裂解模式。在这项工作中研究的所有化合物中观察到的主要常见裂解反应是消除醛分子。该反应被认为是通过两种不同的机制进行的。对于内酰胺,观察到烷氧基甲基内的氢重排,这导致合适的N-甲基衍生物。对于杜鹃花,通过离子-中性络合物进行的甲基向氮和氧原子的转移占主导。内酰胺特有的另一个重要的断裂通道特征是烷基的丢失。该过程在N-烷氧基甲基部分内发生,产生N-甲酰基内酰胺的合适的质子化离子。
    DOI:
    10.1002/jms.790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N保护的2(3H)-苯并恶唑酮和2(3H)-苯并噻唑酮的高效选择性脱保护方法
    摘要:
    侧接有杂环或脂族部分的环状氨基甲酸酯通常用于药物化学中。带有游离NH的衍生物的合成通常需要使用保护方法。文献检索显示,很少有针对环状氨基甲酸酯的保护/脱保护方法。在本文中,我们描述了适用于2(3H)-苯并恶唑酮和2(3H)-苯并噻唑酮的不同方法。
    DOI:
    10.1016/j.tet.2004.08.07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N-{4-[(6-溴-2-氧代-1,3-苯并恶唑-3(2H)-基)磺酰基]苯基}乙酰胺) 钙离子载体A23187半镁盐 钙离子载体A23187半钙盐 萘并[2,3-d]噁唑-2,8(3H,5H)-二酮,6,7-二氢-5-甲基- 萘并[2,3-d]噁唑-2,5-二酮,3,6,7,8-四氢-3,8-二甲基- 荧光增白剂EBF 苯并恶唑胺 苯并恶唑的取代物 苯并恶唑甲磺酰氯 苯并恶唑基-2-甲酰基-S-乙基-异缩氨基硫脲 苯并恶唑-2-羧酸酰肼 苯并恶唑-2-磺酸 苯并恶唑-2-甲酸 苯并恶唑-2-甲磺酸钠 苯并恶唑-2-乙酸 苯并恶唑 苯并噁唑-5-甲酸 苯并噁唑-2-羧酸乙酯 苯并噁唑-2-甲醛 苯并噁唑,5,7-二(1,1-二甲基乙基)-2-乙烯基- 苯并噁唑,5,7-二(1,1-二甲基乙基)-2-乙基- 苯并噁唑,4,7-二氯-2-(氯甲基)- 苯并噁唑,2-叠氮- 苯并噁唑,2-(氯甲基)-4,7-二氟- 苯并[d]恶唑-7-甲酸甲酯 苯并[d]恶唑-5-硼酸频哪醇酯 苯并[d]噁唑-6-甲醛 苯并[d]噁唑-2-羧酸甲酯 苯并[d]噁唑-2-甲醇 苯并[D]恶唑-7-胺 苯并[D]噁唑-4-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苯并[D]噁唑-2-羧酸钾 苯并-13C6-噁唑 离子载体 碘化二氢2-[3-(5,6-二氯-1,3-二乙基-1,3--2H-苯并咪唑-2-亚基)丙-1-烯基]-3-乙基-5-苯基苯并噁唑正离子 硫代偏糖醛 甲酰胺,N-乙基-N-[6-[(3-甲酰基苯氧基)甲基]-2-苯并噁唑基]- 甲酰胺,N-[6-(溴甲基)-2-苯并噁唑基]-N-乙基- 甲基硫酸1-甲基-8-[(甲基氨基甲酰)氧代]喹啉正离子 甲基6-氨基-1,3-苯并恶唑-2-羧酸酯 甲基2-氨基-1,3-苯并恶唑-5-羧酸酯 甲基1,3-苯并恶唑-2-基乙酸酯 甲基-2-乙基-1,3-苯并唑-5-羧酸乙酯 甲基-1,3-苯并唑-5-羧酸乙酯 环戊二烯并[e][1,3]恶嗪-5,6-二胺 环戊二烯并[d][1,3]恶嗪-6,7-二胺 溴氯唑酮 溴化二氢2-[3-[1-[4-[(乙酰氨基)磺基基]丁基]-5,6-二氯-3-乙基-1,3--2H-苯并咪唑-2-亚基]丙-1-烯基]-3-乙基-5-苯基苯并噁唑正离子 氰基二硫代亚氨酸(6-氯-2-氧代-3(2H)-苯并恶唑基)甲基甲基酯 氰基-二硫代亚氨酸甲基(2-氧代-3(2H)-苯并恶唑基)甲基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