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2-cyanophenyl)amino]propanoic Acid | 339195-70-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2-cyanophenyl)amino]propanoic Acid
英文别名
3-(2-cyanoanilino)propanoic acid
3-[(2-cyanophenyl)amino]propanoic Acid化学式
CAS
339195-70-9
化学式
C10H10N2O2
mdl
——
分子量
190.202
InChiKey
CJOWRSRRCSPKE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7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
  • 拓扑面积:
    73.1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2-cyanophenyl)amino]propanoic Acid盐酸盐酸羟胺碳酸氢钠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抗糖尿病/抗肥胖药3-胍基丙酸类似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新型氨基胍基乙酸抗糖尿病药的发现。
    摘要:
    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的动物模型中,已证明3-胍基丙酸(1,PNU-10483)既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又可以选择性地促进脂肪组织的体重减轻。然而,1也已被证明是肌酸转运蛋白和肌酸激酶的底物,导致肌肉组织中显着的积累,是相应的N-磷酸4。类似于新陈代谢,进行了一个模拟程序来探索各种结构修饰的作用,包括同源性,简单取代,单原子突变以及胍和羧酸的生物等位取代。总体,这套新的类似物所涵盖的活动范围非常狭窄。可以证明等效或改善的抗糖尿病活性的显着例外包括α-氨基衍生物29,氨基吡啶47,异硫脲67和氨基胍69。基于其优越的治疗率,选择了氨基胍69用于临床前开发,并成为第二阶段的基础模拟工作。此外,体外研究表明,与前导1相比,肌酸激酶对磷酸化的敏感性显着降低69,这表明它在肌组织中的蓄积潜力应低于先导1。基于其优越的治疗率,氨基胍69被选择用于临床前开发,并成为第二阶段类似工作的基础。
    DOI:
    10.1021/jm000095f
  • 作为产物:
    描述:
    3-溴丙酸2-氨基苯甲腈 为溶剂, 以25%的产率得到3-[(2-cyanophenyl)amino]propan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抗糖尿病/抗肥胖药3-胍基丙酸类似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新型氨基胍基乙酸抗糖尿病药的发现。
    摘要:
    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的动物模型中,已证明3-胍基丙酸(1,PNU-10483)既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又可以选择性地促进脂肪组织的体重减轻。然而,1也已被证明是肌酸转运蛋白和肌酸激酶的底物,导致肌肉组织中显着的积累,是相应的N-磷酸4。类似于新陈代谢,进行了一个模拟程序来探索各种结构修饰的作用,包括同源性,简单取代,单原子突变以及胍和羧酸的生物等位取代。总体,这套新的类似物所涵盖的活动范围非常狭窄。可以证明等效或改善的抗糖尿病活性的显着例外包括α-氨基衍生物29,氨基吡啶47,异硫脲67和氨基胍69。基于其优越的治疗率,选择了氨基胍69用于临床前开发,并成为第二阶段的基础模拟工作。此外,体外研究表明,与前导1相比,肌酸激酶对磷酸化的敏感性显着降低69,这表明它在肌组织中的蓄积潜力应低于先导1。基于其优越的治疗率,氨基胍69被选择用于临床前开发,并成为第二阶段类似工作的基础。
    DOI:
    10.1021/jm000095f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ovel Indoline Compounds
    申请人:LEBRETON Luc
    公开号:US20080119465A1
    公开(公告)日:2008-05-22
    Sulfonylindoline compounds of formula I, wherein R1 through R4, Y and Z have defined meanings, a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such compounds, and the use as pharmaceutically active substances, particularly for the treatment or inhibition of neurodegenerati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flammatory disease, hypercholesterolemia, dyslipidemia, obesity or diabetes.
    公式I的磺胺基吲哚化合物,其中R1至R4,Y和Z具有定义的含义,一种制备这种化合物的过程,以及用作药用活性物质,特别用于治疗或抑制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炎症性疾病、高胆固醇血症、血脂异常、肥胖或糖尿病。
  • COMPOSES DE L'INDOLINE
    申请人:LABORATOIRES FOURNIER S.A.
    公开号:EP1885695B1
    公开(公告)日:2009-02-25
  • US7465811B2
    申请人:——
    公开号:US7465811B2
    公开(公告)日:2008-12-16
  •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Analogues of the Antidiabetic/Antiobesity Agent 3-Guanidinopropionic Acid:  Discovery of a Novel Aminoguanidinoacetic Acid Antidiabetic Agent
    作者:Scott D. Larsen、Mark A. Connell、Michele M. Cudahy、Bruce R. Evans、Paul D. May、Martin D. Meglasson、Theresa J. O'Sullivan、Heinrich J. Schostarez、John C. Sih、F. Craig Stevens、Steven P. Tanis、Christopher M. Tegley、John A. Tucker、Valerie A. Vaillancourt、Thomas J. Vidmar、William Watt、Jen H. Yu
    DOI:10.1021/jm000095f
    日期:2001.4.1
    metabolism, an analogue program was undertaken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various structural modifications, including homologation, simple substitution, single atom mutations, and bioisosteric replacements for the guanidine and carboxylic acid. Overall, the scope of activity encompassed by the set of new analogues proved to be exceedingly narrow. Notable exceptions demonstrating equivalent or improved antidiabetic
    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的动物模型中,已证明3-胍基丙酸(1,PNU-10483)既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又可以选择性地促进脂肪组织的体重减轻。然而,1也已被证明是肌酸转运蛋白和肌酸激酶的底物,导致肌肉组织中显着的积累,是相应的N-磷酸4。类似于新陈代谢,进行了一个模拟程序来探索各种结构修饰的作用,包括同源性,简单取代,单原子突变以及胍和羧酸的生物等位取代。总体,这套新的类似物所涵盖的活动范围非常狭窄。可以证明等效或改善的抗糖尿病活性的显着例外包括α-氨基衍生物29,氨基吡啶47,异硫脲67和氨基胍69。基于其优越的治疗率,选择了氨基胍69用于临床前开发,并成为第二阶段的基础模拟工作。此外,体外研究表明,与前导1相比,肌酸激酶对磷酸化的敏感性显着降低69,这表明它在肌组织中的蓄积潜力应低于先导1。基于其优越的治疗率,氨基胍69被选择用于临床前开发,并成为第二阶段类似工作的基础。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