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描述了四种源自巴比妥酸和硫巴比妥酸的梅罗氰染料的固态复合物、溶剂色变和酸性颜色变行为,以及它们作为有色表面溶剂色变探针分子的应用。这些染料通过巴比妥酸、N-甲基巴比妥酸、N,N′-二甲基巴比妥酸和硫巴比妥酸与4-N,N-二甲基氨基肉桂醛的缩合反应获得。通过液态和固态NMR技术(1H MAS NMR、1H–1H DQ MAS NMR、13C CPMAS NMR)、单晶X射线分析、UV/vis和IR测量对这些染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在43种溶剂中的溶剂色变,并通过Kamlet–Taft参数α、β和π*进行了解释。总体而言,这四种染料的溶剂色变特性主要受到氢键供体(HBD)能力和溶剂的极化性/偶极性的影响。研究了染料与氧化物和金属表面的相互作用。将它们的周色变行为与已知溶剂色变染料进行比较,以确定α、β和π*,即二氰基-双(1,10-菲咯啉)铁(II)复合物(1)、3-(4-氨基-3-甲基苯基)-7-苯基-苯并-[1,2-b:4,5-b']-二呋喃-2,6-二酮(2)和4-叔丁基-2-(二氰基亚甲基)-5-[4-(二乙氨基)苯基]-Δ3-噻唑啉(3)。巴比妥酸染料被用于探测钨(VI)氧化物和铁(III)氧化物等有色氧化物的表面极性。还研究了染料与锌和铝等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