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obalt(II) [2,2′-[2,2′]bipyridinyl-6-ylbis-4,6-di-tertbutylphenolate] | 1258497-87-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obalt(II) [2,2′-[2,2′]bipyridinyl-6-ylbis-4,6-di-tertbutylphenolate]
英文别名
CoII(BpyBph);[Co(II)(2,2'-[2,2']bipyridinyl-6-yl-bis-4,6-di-tert-butylphenol(-2H))]
cobalt(II) [2,2′-[2,2′]bipyridinyl-6-ylbis-4,6-di-tertbutylphenolate]化学式
CAS
1258497-87-8
化学式
C38H46CoN2O2
mdl
——
分子量
621.789
InChiKey
VSZVPCHYPCIUJB-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联吡啶双酚共轭物的 Co II,Ni II,Cu II和Zn II配合物:自由基基团的产生和性质†
    摘要:
    四个 双酚盐配合物[Zn II L ],[Ni II L ],[Cu II L ]和[Co II L ](其中[H 2 L =2,2'-[2,2']联吡啶基-6-基-双-4,6-二叔丁基苯酚]已经合成。这铜(II) 和 镍(II)X射线衍射对复合物进行了表征,显示出在方形平面几何形状内的金属离子向四面体略微扭曲。[Zn II L ]的循环伏安(CV)曲线由0.06 V vs. Fc /时的单个双电子可逆波组成Fc +。的电化学产生的双阳离子是二价基团的物种[锌II大号˙˙] 2+显示出典型的苯氧基395 nm处的π–π *带。由于苯氧基部分之间的磁性相互作用,它是EPR沉默的。[Ni II L ]和[Cu II L ]的CV曲线表现出两个不同的以配体为中心的单电子氧化波。对于第一个,在E 1/2 1 = 0.38和0.40 V处观察到镍 和 铜 分别对应并形成 M(II)协调 苯氧基部首。因此,[镍II大号˙]
    DOI:
    10.1039/c0dt00342e
  • 作为产物:
    描述:
    6,6′-di(3,5-di-tert-butyl-2-hydroxybenzene)-2,2′-bipyridinecobalt(II) diacetate tetrahydrate甲醇 为溶剂, 以60%的产率得到cobalt(II) [2,2′-[2,2′]bipyridinyl-6-ylbis-4,6-di-tertbutylpheno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联吡啶双酚共轭物的 Co II,Ni II,Cu II和Zn II配合物:自由基基团的产生和性质†
    摘要:
    四个 双酚盐配合物[Zn II L ],[Ni II L ],[Cu II L ]和[Co II L ](其中[H 2 L =2,2'-[2,2']联吡啶基-6-基-双-4,6-二叔丁基苯酚]已经合成。这铜(II) 和 镍(II)X射线衍射对复合物进行了表征,显示出在方形平面几何形状内的金属离子向四面体略微扭曲。[Zn II L ]的循环伏安(CV)曲线由0.06 V vs. Fc /时的单个双电子可逆波组成Fc +。的电化学产生的双阳离子是二价基团的物种[锌II大号˙˙] 2+显示出典型的苯氧基395 nm处的π–π *带。由于苯氧基部分之间的磁性相互作用,它是EPR沉默的。[Ni II L ]和[Cu II L ]的CV曲线表现出两个不同的以配体为中心的单电子氧化波。对于第一个,在E 1/2 1 = 0.38和0.40 V处观察到镍 和 铜 分别对应并形成 M(II)协调 苯氧基部首。因此,[镍II大号˙]
    DOI:
    10.1039/c0dt00342e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balt Bipyridine Bisphenolate Complex in Controlled/Living Radical Polymerization of Vinyl Monomers
    作者:Yi-Chien Lin、Yi-Liang Hsieh、Yuan-Deng Lin、Chi-How Peng
    DOI:10.1021/ma5018764
    日期:2014.11.11
    Cobalt(II) bipyridine bisphenolate (CoII(BpyBph)) was applied to mediate the controlled/living radical polymerization of vinyl acetate (VAc), methyl acrylate (MA), and other vinyl monomers such as N-vinylpyrrolidone (NVP) and acrylonitrile (AN). The living characters of linear increased molecular weight with monomer conversion, relatively narrow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and the synthesis of block
    吡啶(II)(Co II(BpyBph))用于介导乙酸乙烯酯(VAc),丙烯酸甲酯(MA)和其他乙烯基单体(如N-乙烯基吡咯烷酮(N VP)和丙烯腈(AN)。均观察到随着单体转化率线性增加分子量,相对窄的分子量分布以及通过形成PVAc- b -P N VP证明的嵌段共聚物的合成的活性特征。提出VAc的聚合反应是由简并转移(DT)过程介导的,但MA的聚合反应应主要由可逆终止(RT)过程控制,因为平衡常数((II)和有机(III)之间的K eq = [Co III –R] / [Co II ] [R • ])为8.6×10 7 M –1。初步观察到K eq与配合物的氧化还原势(E 1/2)之间的相关性是较高的E 1/2导致较大的K eq。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