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yacbisNN | 650606-49-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yacbisNN
英文别名
——
pyacbisNN化学式
CAS
650606-49-8
化学式
C35H35N5O4
mdl
——
分子量
589.694
InChiKey
NVHDMDDGPHJMH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5
  • 重原子数:
    44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4
  • 拓扑面积:
    78.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Cu(hfac)2*2H2OpyacbisNN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21%的产率得到[Cu(hfac)2]7(pyacbisNN)2
    参考文献:
    名称:
    高自旋配体和双(六氟乙酰丙酮基)铜(II)的金属双自由基链。
    摘要:
    无限梯形链[Cu(C5F6HO2)2] 7(C35H35N5O4)2([Cu(hfac)2]延伸的有机/无机自旋杂化团簇的稀有实例的合成,X射线晶体结构和磁性研究描述了由高自旋硝酰基硝基氧双自由基C35H35N5O4(pyacbisNN,1)和双(六氟乙酰丙酮)铜(II)= Cu(hfac)2反应形成的图7(pyacbisNN)2,2)。单晶X射线结构分析显示三斜晶P1空间群为2,具有以下参数:a = 10.6191(4)A,b = 19.6384(7)A,c = 21.941(9)A,alpha = 107.111(7 )度,β= 95.107(8)度,伽玛= 94.208(0)度,Z =2。2中的每个重复单元带有一个中心对称的环状六自旋和一个线性五自旋簇,具有四个不同的铜配位环境,具有八面体和正方形平面几何。这些簇相互连接形成沿结晶b轴延伸的无限链。磁测量结果显示,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
    DOI:
    10.1021/ic060197h
  • 作为产物:
    描述:
    3,5-二溴吡啶 在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chloride 、 sodium periodatecopper(l) iodide三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二氯甲烷氯仿 为溶剂, 反应 108.17h, 生成 pyacbisNN
    参考文献:
    名称:
    研究带有苯基乙炔基间隔基的吡啶基亚硝基氧氮自由基中的杂原子对分子基态的影响。
    摘要:
    新型的吡啶基硝化基氮氧化物(NIT)双自由基,3,5-双[4-(1-氧代-3-氧代-4,4,5,5-四甲基咪唑啉-2-基)苯基乙炔基)]吡啶e(1)和2,6-双[4-(1-氧代-3-氧代-4,4,5,5-四甲基咪唑啉-2-基)苯基乙炔基)]吡啶e(2)和单基4-(5-溴吡啶-3-ylethynyl)-1-(1-oxyl-3-oxo-4,4,5,5-tetramethylimidazolin-2-yl)苯(3),4-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基-1-(1-oxyl-3-oxo -4,4,5,5-四甲基咪唑啉-2-基)(4)和4-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基-1-(1-氧基-3-氧代-4,4,5,5-四甲基咪唑啉-2-基吡啶(5)的合成,并通过ESR和紫外可见光谱研究。双自由基的溶液EPR测量得到分辨率良好的九线光谱,与等距各向同性线间距/ aN / = 7.36 G的单自由基(giso = 2.0067)相
    DOI:
    10.1021/jo034597n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11aR)-3,7-双(3,5-二甲基苯基)-10,11,12,13-四氢-5-羟基-5-氧化物-二茚基[7,1-de:1'',7''-fg][1,3,2]二氧杂膦酸 龙血素C 顺-1,7-二苯基-1-庚烯基-5-醇 那洛西芬 赤杨酮 赤杨二醇 血竭素 蒙桑酮C 萘-2,7-二磺基酸,钠盐 苯酚,4-(1,3-二苯基丁基)-2-(1-苯基乙基)- 苯甲酸,2-[[2-[(2-羧基苯基)氨基]-5-(三氟甲基)苯基]氨基]-5-[[[(4-羟基-3-甲氧苯基)甲基]氨基]甲基]- 苯基-[4-(2-苯基乙炔基)苯基]甲酮 苯基-[2-[3-(三氟甲基)苯基]苯基]甲酮 苯基-[2-(2-苯基苯基)苯基]甲酮 苯基-(3-苯基萘-2-基)甲酮 苯基-(2-苯基环己基)甲酮 苯,[(二甲基苯基)甲基]甲基[(甲基苯基)甲基]- 苯,1,3-二[1-甲基-1-[4-(4-硝基苯氧基)苯基]乙基]- 脱甲氧姜黄 紫外吸收剂 234 粗糠柴苦素 硫酸姜黄素 矮紫玉盘素 益智醇 白桦林烯酮;1,7-双(4-羟基苯基)-4-庚烯-3-酮 甲酮,苯基(1,6,7,8-四氢-1-甲基-5-苯基环戊二烯并[g]吲哚-3-基)- 甲酮,[3-(4-甲氧苯基)-1-苯基-9H-芴-4-基]苯基- 甲酮,(4-氯苯基)[1-(4-氯苯基)-3-苯基-9H-芴-4-基]- 环香草酮 溴敌隆 波森 桤木酮 桑根酮D 杨梅醇 杨梅酮 杨梅联苯环庚醇-15-葡糖苷 替拉那韦 替吡法尼(S型对映体) 替吡法尼 曲沃昔芬 姜黄素葡糖苷酸 姜黄素beta-D-葡糖苷酸 姜黄素4,4'-二乙酸酯 姜黄素-d6 姜黄素 姜烯酮 A 奈帕芬胺杂质D 四甲基姜黄素 四氢脱甲氧基二阿魏酰甲烷 四氢姜黄素二乙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