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E)-1,3-Bis<2-(4-octyloxyphenyl)ethenyl>benzol | 114468-33-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E)-1,3-Bis<2-(4-octyloxyphenyl)ethenyl>benzol
英文别名
m-bis(4-n-octyloxystyryl)benzene;(E,E)-1,3-Bis[2-(4-octyloxyphenyl)ethenyl]benzol
(E,E)-1,3-Bis<2-(4-octyloxyphenyl)ethenyl>benzol化学式
CAS
114468-33-6
化学式
C38H50O2
mdl
——
分子量
538.814
InChiKey
MUTPJNJCXPWIFQ-FRCMOREX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665.9±50.0 °C(predicted)
  • 密度:
    1.007±0.06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1.51
  • 重原子数:
    40.0
  • 可旋转键数:
    20.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2
  • 拓扑面积:
    18.46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Vacuum-Deposited Submonolayer Thin Films of a Three-Ring Bent-Core Compound
    作者:Yanhong Tang、Yan Wang、Guang Wang、Haibo Wang、Lixiang Wang、Donghang Yan
    DOI:10.1021/jp048607f
    日期:2004.8.1
    substrate tha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unusual formation of compact islands. All of the monolayer islands are unstable and apt to transform to slender bilayer crystals at room temperature. This phase transition results from the peculiar molecular shape and packing of the bent-core molecules and is interpreted as escaping from macroscopic net polarization by the formation of an antiferroelectric alignment
    采用真空沉积法制备了三环弯芯(即香蕉形)化合物间双(4-正辛氧基苯乙烯基)苯(m-OSB)的亚单层薄膜,及其形貌、结构和相行为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进行了研究。薄膜具有岛状形状,从低温(低于 40 摄氏度)下的紧凑椭圆或圆形图案到高温(高于 60 摄氏度)下的分支图案。这种形状演变与基于传统扩散限制聚集(DLA)理论的预测相反。AFM 观察表明,两种不同的机制控制着薄膜的生长,其中致密岛是通过类似去湿的行为形成的,而分支岛是扩散介导的。建议 m-OSB 在低温基板上形成二维液晶,这是致密岛异常形成的原因。所有单层岛都是不稳定的,在室温下容易转变为细长的双层晶体。这种相变是由弯曲核心分子的特殊分子形状和堆积引起的,并被解释为通过形成反电排列来逃避宏观净极化。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11aR)-3,7-双(3,5-二甲基苯基)-10,11,12,13-四氢-5-羟基-5-氧化物-二茚基[7,1-de:1'',7''-fg][1,3,2]二氧杂膦酸 龙血素C 顺-1,7-二苯基-1-庚烯基-5-醇 那洛西芬 赤杨酮 赤杨二醇 血竭素 蒙桑酮C 萘-2,7-二磺基酸,钠盐 苯酚,4-(1,3-二苯基丁基)-2-(1-苯基乙基)- 苯甲酸,2-[[2-[(2-羧基苯基)氨基]-5-(三氟甲基)苯基]氨基]-5-[[[(4-羟基-3-甲氧苯基)甲基]氨基]甲基]- 苯基-[4-(2-苯基乙炔基)苯基]甲酮 苯基-[2-[3-(三氟甲基)苯基]苯基]甲酮 苯基-[2-(2-苯基苯基)苯基]甲酮 苯基-(3-苯基萘-2-基)甲酮 苯基-(2-苯基环己基)甲酮 苯,[(二甲基苯基)甲基]甲基[(甲基苯基)甲基]- 苯,1,3-二[1-甲基-1-[4-(4-硝基苯氧基)苯基]乙基]- 脱甲氧姜黄 紫外吸收剂 234 粗糠柴苦素 硫酸姜黄素 矮紫玉盘素 益智醇 白桦林烯酮;1,7-双(4-羟基苯基)-4-庚烯-3-酮 甲酮,苯基(1,6,7,8-四氢-1-甲基-5-苯基环戊二烯并[g]吲哚-3-基)- 甲酮,[3-(4-甲氧苯基)-1-苯基-9H-芴-4-基]苯基- 甲酮,(4-氯苯基)[1-(4-氯苯基)-3-苯基-9H-芴-4-基]- 环香草酮 溴敌隆 波森 桤木酮 桑根酮D 杨梅醇 杨梅酮 杨梅联苯环庚醇-15-葡糖苷 替拉那韦 替吡法尼(S型对映体) 替吡法尼 曲沃昔芬 姜黄素葡糖苷酸 姜黄素beta-D-葡糖苷酸 姜黄素4,4'-二乙酸酯 姜黄素-d6 姜黄素 姜烯酮 A 奈帕芬胺杂质D 四甲基姜黄素 四氢脱甲氧基二阿魏酰甲烷 四氢姜黄素二乙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