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iodo-2-cyclohexyliminomethyl-6-tert-butylphenol | 1003080-32-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iodo-2-cyclohexyliminomethyl-6-tert-butylphenol
英文别名
2-tert-Butyl-6-cyclohexyliminomethyl-4-iodo-phenol;2-tert-butyl-6-(cyclohexyliminomethyl)-4-iodophenol
4-iodo-2-cyclohexyliminomethyl-6-tert-butylphenol化学式
CAS
1003080-32-7
化学式
C17H24INO
mdl
——
分子量
385.288
InChiKey
IHFPAPSZMJEHA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31.9±45.0 °C(Predicted)
  • 密度:
    1.41±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2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9
  • 拓扑面积:
    32.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iodo-2-cyclohexyliminomethyl-6-tert-butylphenol甲醇 、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chloride 、 copper(l) iodidepotassium carbonate三乙胺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40.0h, 生成 2-cyclohexyliminomethyl-4-ethynyl-6-tert-butylphenol
    参考文献:
    名称:
    二核和三核铁/钛和铁/锆配合物与杂环配体作为乙烯聚合的催化剂
    摘要:
    摘要聚烯烃树脂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分子量,侧链支链的数量和分子量分布。仅在一个反应​​步骤中获得这种定制产物的一种方法是应用具有不同活性位点的不对称多核催化剂。由于每个活性位点都在产生自己的聚合物,因此产生了“分子共混”。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已经合成并表征了铁,钛和锆的各种单,双和三核络合物,其中包含2,6-双(芳基乙基)吡啶和苯氧基亚胺。碘化功能化的反应2 通过Sonogashira交叉偶联反应与炔烃官能化的苯氧基亚胺化合物形成的6-双(芳基-乙基)吡啶衍生物可生成可为两种不同金属提供配位点的配体前体。具有Ti / Fe和Zr / Fe组合的三核络合物(每个分子在两个2,6-双(芳基乙基)吡啶单元中包含两个铁原子)提供了最佳的乙烯聚合结果。由于快速的配体交换反应,不能从单(苯氧基亚胺)钛配合物和偶联的双(螯合物)配体前体的反应中分离出双核铁/钛配合物。由于金属中心在不同的聚合温度下表现出最佳性能,因此成分(因此,
    DOI:
    10.1016/j.poly.2016.07.033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二核和三核铁/钛和铁/锆配合物与杂环配体作为乙烯聚合的催化剂
    摘要:
    摘要聚烯烃树脂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分子量,侧链支链的数量和分子量分布。仅在一个反应​​步骤中获得这种定制产物的一种方法是应用具有不同活性位点的不对称多核催化剂。由于每个活性位点都在产生自己的聚合物,因此产生了“分子共混”。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已经合成并表征了铁,钛和锆的各种单,双和三核络合物,其中包含2,6-双(芳基乙基)吡啶和苯氧基亚胺。碘化功能化的反应2 通过Sonogashira交叉偶联反应与炔烃官能化的苯氧基亚胺化合物形成的6-双(芳基-乙基)吡啶衍生物可生成可为两种不同金属提供配位点的配体前体。具有Ti / Fe和Zr / Fe组合的三核络合物(每个分子在两个2,6-双(芳基乙基)吡啶单元中包含两个铁原子)提供了最佳的乙烯聚合结果。由于快速的配体交换反应,不能从单(苯氧基亚胺)钛配合物和偶联的双(螯合物)配体前体的反应中分离出双核铁/钛配合物。由于金属中心在不同的聚合温度下表现出最佳性能,因此成分(因此,
    DOI:
    10.1016/j.poly.2016.07.03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combination of mononuclear metallocene and phenoxyimine complexes to give trinuclear catalysts for the polymerization of ethylene
    作者:Christian Görl、Helmut G. Alt
    DOI:10.1016/j.jorganchem.2007.10.001
    日期:2007.12
    Trinuclear complexes were synthesized by combination of metallocene and phenoxyimine zirconium complexes. After activation with methylalumoxane (MAO), these catalysts polymerize ethylene with moderate and good activities. Due to the presence of different catalytic centers, polyethylenes with broad or bimodal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s were obtained.
    通过结合茂属和苯氧基亚胺配合物合成三核配合物。用甲基铝氧烷(MAO)活化后,这些催化剂可聚合具有中等活性的乙烯。由于存在不同的催化中心,因此获得了具有宽或双峰分子量分布的聚乙烯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