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trimethylstannyl)benzaldehyde | 864281-67-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trimethylstannyl)benzaldehyde
英文别名
3-Trimethylstannylbenzaldehyde
3-(trimethylstannyl)benzaldehyde化学式
CAS
864281-67-4
化学式
C10H14OSn
mdl
——
分子量
268.931
InChiKey
XCXGEQQAEOMKG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71.8±42.0 °C(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04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trimethylstannyl)benzaldehyde 在 Cu(OTf)2(py)4 、 三氟甲基磺酸四乙基铵氢氟酸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乙酰胺 为溶剂, 反应 0.17h, 生成 3-[18F]fluorobenzaldehyde
    参考文献:
    名称:
    从亲核[18F]氟化物和Stannyl前体制备亲电子放射性卤代18F标签的芳香族氨基酸的实用方法。
    摘要:
    在Scott等人的最新著作中,用[18F] KF制备Cu的亲核放射性氟化用[18F] KF制备18F标记的芳烃的底物范围扩大到了芳基和乙烯基锡烷。基于这些发现,研究了该反应在生产临床相关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示踪剂中的潜力。为此,关于不同的反应参数,重新评估了使用三甲基(苯基)锡作为模型底物的Cu介导的放射性氟脱锡。所得的标记方案应用于RCC中16-88%的不同富电子,-中性和-差的芳基锡烷基底物的18F氟化反应。此外,该方法用于从常规用于亲电子放射性卤化反应的额外的N-Boc保护的市售苯乙烯基前体合成18F标记的芳香族氨基酸。最后,自动合成6- [18F]氟-lm-酪氨酸(6- [18F] FMT),2- [18F]氟-1-酪氨酸(2- [18F] F-Tyr),6- [18F建立了]氟-1,3,4-二羟基苯丙氨酸(6- [18F] FDOPA)和3-O-甲基-6- [18F] FDOPA([18F]
    DOI:
    10.3390/molecules22122231
  • 作为产物:
    描述:
    间溴苯甲醛六甲基二锡四(三苯基膦)钯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18.0h, 以73%的产率得到3-(trimethylstannyl)benzaldehyde
    参考文献:
    名称:
    从亲核[18F]氟化物和Stannyl前体制备亲电子放射性卤代18F标签的芳香族氨基酸的实用方法。
    摘要:
    在Scott等人的最新著作中,用[18F] KF制备Cu的亲核放射性氟化用[18F] KF制备18F标记的芳烃的底物范围扩大到了芳基和乙烯基锡烷。基于这些发现,研究了该反应在生产临床相关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示踪剂中的潜力。为此,关于不同的反应参数,重新评估了使用三甲基(苯基)锡作为模型底物的Cu介导的放射性氟脱锡。所得的标记方案应用于RCC中16-88%的不同富电子,-中性和-差的芳基锡烷基底物的18F氟化反应。此外,该方法用于从常规用于亲电子放射性卤化反应的额外的N-Boc保护的市售苯乙烯基前体合成18F标记的芳香族氨基酸。最后,自动合成6- [18F]氟-lm-酪氨酸(6- [18F] FMT),2- [18F]氟-1-酪氨酸(2- [18F] F-Tyr),6- [18F建立了]氟-1,3,4-二羟基苯丙氨酸(6- [18F] FDOPA)和3-O-甲基-6- [18F] FDOPA([18F]
    DOI:
    10.3390/molecules2212223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 CELL TARGETING CONJUGATES<br/>[FR] CONJUGUES DE CIBLAGE DE CELLULES
    申请人:PETER MACCALLUM CANCER INST
    公开号:WO2005082894A1
    公开(公告)日:2005-09-09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cell targeting conjugates and in particular, but not exclusively, to methods of their use in selectively eliminating and in selectively imaging target cells. The invention also relates to processes for production of the conjugates and to intermediate compounds that may be used in production of a specific class of cell targeting conjugates. In one embodiment there is provided a cell targeting conjugate comprising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that are covalently conjugated via a linker that is degradable within the target cells: i) a DNA minor groove binding ligand incorporating an effective Auger electron-emitting and/or gamma-emitting and/or positron-emitting atom or photoactive moiety; ii) a target cell specific protein or peptide that is capable of internalisation by target cells.
    本发明涉及细胞靶向结合物,特别是但不限于它们在选择性消除和选择性成像靶细胞中的使用方法。该发明还涉及生产这些结合物的过程,以及可能用于生产特定类别细胞靶向结合物的中间化合物。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个细胞靶向结合物,包括以下组分,这些组分通过可在靶细胞内降解的链接物共价结合:i) 一种包含有效的奥杰电子发射和/或γ射线发射和/或正电子发射原子或光活性基团的DNA小沟结合配体;ii) 一种能够被靶细胞内部化的靶细胞特异性蛋白质或肽。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