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二溴硝基甲烷 | 598-91-4

中文名称
二溴硝基甲烷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bromonitromethane
英文别名
DBNM;dibromo-nitro-methane;Dibrom-nitromethan;Dibromnitromethan;dibromo(nitro)methane
二溴硝基甲烷化学式
CAS
598-91-4
化学式
CHBr2NO2
mdl
——
分子量
218.832
InChiKey
GQEVYCCMYUNRH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116 °C(Press: 20 Torr)
  • 密度:
    2.587
  • 溶解度:
    二氯甲烷(可溶)、甲醇(少量溶解)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8
  • 重原子数:
    6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45.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SDS

SDS:df8699b01f6d5667691374872f0635be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Schmidt; Ascherl; v. Knilling, Chemische Berichte, 1926, vol. 59, p. 1886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三溴硝基甲烷sodium hydrogensulfit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4.5h, 生成 二溴硝基甲烷
    参考文献:
    名称:
    [EN]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DIBROMONITROMETHANE
    [FR] PROCÉDÉ POUR LA FABRICATION DE DIBROMO-NITROMÉTHANE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二溴硝甲烷的方法,通过在常温下反应溴硝酰与亚硫酸氢钠,高产率地制备,而不需要使用腐蚀性无机材料或有机溶剂。
    公开号:
    WO2012066533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solving Bromonitromethane Sourcing by Synthesis: Preparation at the Decagram Scale
    作者:Madelaine P. Thorpe、Abigail N. Smith、Michael S. Crocker、Jeffrey N. Johnston
    DOI:10.1021/acs.joc.2c00405
    日期:2022.4.15
    The accessibility of bromonitromethane has declined in recent years, limiting its viability as a reagent for chemical synthesis. The reinvestig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a variety of prepara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afe operating principles, are described. The reproducible protocol described here leverages the effectiveness of hydroxide for nitromethane bromination while respecting its incompatibility
    近年来,溴硝基甲烷的可及性有所下降,限制了其作为化学合成试剂的可行性。描述了各种制剂的重新研究和优化以及安全操作原则的制定。这里描述的可重现的方案利用氢氧化物对硝基甲烷溴化的有效性,同时尊重其与其形成的产品的不相容性。这种仔细的平衡是在高达 56 g 的规模下实现的,从而形成了可重复的程序,为这种关键试剂提供了直接、可持续且经济实惠的途径。
  • Scholl, Chemische Berichte, 1896, vol. 29, p. 1823
    作者:Scholl
    DOI:——
    日期:——
  • Kretow; Melnikow, Zhurnal Obshchei Khimii, 1932, vol. 2, p. 202,206
    作者:Kretow、Melnikow
    DOI:——
    日期:——
  • Thiele; Haeckel, Justus Liebigs Annalen der Chemie, 1902, vol. 325, p. 10
    作者:Thiele、Haeckel
    DOI:——
    日期:——
  • Tscherniak, Justus Liebigs Annalen der Chemie, 1876, vol. 180, p. 130
    作者:Tscherniak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