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叠氮甲基苯基硫醚 | 77422-70-9

中文名称
叠氮甲基苯基硫醚
中文别名
苯硫甲基叠氮化物;[(叠氮基甲基)硫代]苯;苯基硫代甲基叠氮化物
英文名称
azidomethyl phenyl sulphide
英文别名
azidomethyl phenyl sulfide;(azidomethyl)(phenyl)sulfane;phenylthiomethyl azide;Azidomethyl-phenyl-thioaether;azidomethylsulfanylbenzene
叠氮甲基苯基硫醚化学式
CAS
77422-70-9
化学式
C7H7N3S
mdl
MFCD00009700
分子量
165.219
InChiKey
KIQGRMGPIMCXS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104-105 °C/5 mmHg (lit.)
  • 密度:
    1.168 g/mL at 25 °C (lit.)
  • 闪点:
    226 °F
  • 稳定性/保质期:

    请远离强氧化剂、强酸和强碱。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42
  • 拓扑面积:
    39.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安全说明:
    S36
  • 危险类别码:
    R44
  • WGK Germany:
    3
  • 储存条件:
    存放在密封容器内,并置于阴凉、干燥处。建议冷藏保存。

SDS

SDS:49671db9107362325acfdea013066ce5
查看
叠氮甲基苯基硫醚 修改号码:5

模块 1. 化学品
产品名称: Azidomethyl Phenyl Sulfide
修改号码: 5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自反应物质和混和物 D型
健康危害 未分类
环境危害 未分类
GHS标签元素
图标或危害标志
信号词 危险
危险描述 加热可能起火
防范说明
[预防]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烟。
远离不相容的物质比如氧化剂。
只可存放于原用的容器内。
穿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
[储存] 远离其他物质存放。
存放于通风良好处。保持凉爽。
[废弃处置] 根据当地政府规定把物品/容器交与工业废弃处理机构。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单一物质/混和物 单一物质
化学名(中文名): 叠氮甲基苯基硫醚
百分比: >97.0%(LC)
CAS编码: 77422-70-9
俗名: [(Azidomethyl)thio]benzene , Phenylthiomethyl Azide
分子式: C7H7N3S
叠氮甲基苯基硫醚 修改号码:5

模块 4. 急救措施
吸入: 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请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若皮肤刺激或发生皮疹:求医/就诊。
眼睛接触: 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如果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食入: 若感不适,求医/就诊。漱口。
紧急救助者的防护: 救援者需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橡胶手套和气密性护目镜。

模块 5. 消防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 干粉,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
不适用的灭火剂: 棒状水
特殊危险性: 一旦发生火警,有爆炸的危险。由于爆炸的危险,远距离灭火。
小心,燃烧或高温下可能分解产生毒烟。
特定方法: 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
周围一旦着火:喷水,保持容器冷却。如果安全,消除一切火源。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 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模块 6.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确保足够通风。
紧急措施: 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环保措施: 防止进入下水道。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 回收到密闭容器前用干砂或惰性吸收剂吸收泄漏物。一旦大量泄漏,筑堤控制。附着
物或收集物应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废弃处置。
副危险性的防护措施 移除所有火源。一旦发生火灾应该准备灭火器。使用防火花工具和防爆设备。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理
技术措施: 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处理。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切勿引起泄漏、溢出或分散。切勿产
生不必要的蒸气。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烟。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累。使用
防爆设备。避免冲击和摩擦。处理后彻底清洗双手和脸。
注意事项: 如果可能,使用封闭系统。如果蒸气或浮质产生,使用通风、局部排气。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
贮存
储存条件: 保持容器密闭。冷藏储存。
确保容器不会受到未测影响,比如跌落或脱落。
远离其他材料存放。
热敏
包装材料: 依据法律。只可存放在原用的容器內。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尽可能安装封闭体系或局部排风系统,操作人员切勿直接接触。同时安装淋浴器和洗
眼器。
个人防护用品
呼吸系统防护: 防毒面具。依据当地和政府法规。
手部防护: 防护手套。
眼睛防护: 安全防护镜。如果情况需要,佩戴面具。
皮肤和身体防护: 防护服。如果情况需要,穿戴防护靴。
叠氮甲基苯基硫醚 修改号码:5

模块 9. 理化特性
液体
外形(20°C):
外观: 透明
颜色: 无色-微浅黄色
气味: 无资料
pH: 无数据资料
熔点: 无资料
沸点/沸程 107 °C/0.7kPa
闪点: 108°C
爆炸特性
爆炸下限: 无资料
爆炸上限: 无资料
密度: 1.19
溶解度:
[水] 无资料
[其他溶剂] 无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化学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稳定。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热、撞击、摩擦等条件下可能爆炸分解。
避免接触的条件: 热, 火花, 明火, 冲击, 摩擦
须避免接触的物质 氧化剂, 强酸, 强碱, 金属
危险的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氮氧化物 (NOx), 硫氧化物

模块 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无资料
对皮肤腐蚀或刺激: 无资料
对眼睛严重损害或刺激: 无资料
生殖细胞变异原性: 无资料
致癌性:
IARC = 无资料
NTP = 无资料
生殖毒性: 无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鱼类: 无资料
甲壳类: 无资料
藻类: 无资料
残留性 / 降解性: 无资料
潜在生物累积 (BCF): 无资料
土壤中移动性
log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土壤吸收系数 (Koc): 无资料
亨利定律 无资料
constant(PaM3/mol):

模块 13. 废弃处置
如果可能,回收处理。请咨询当地管理部门和专家。建议在可燃溶剂中溶解混合,然后在装有后燃和洗涤装置的化
学焚烧炉中慢慢焚烧。如果一次性焚烧大量物质,可能发生爆炸。废弃处置时请遵守国家、地区和当地的所有法规

叠氮甲基苯基硫醚 修改号码:5

模块 14. 运输信息
联合国分类: 第1项 易燃固体。
UN编号: 3225
正式运输名称: 自反应性液体类型

模块 15.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11年2月16日修订):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叠氮甲基苯基硫醚属于醚类化合物,常被用作医药合成的中间体。

应急措施如下:

  • 如吸入叠氮甲基苯基硫醚,请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 若皮肤接触到该物质,请脱去污染衣物,并使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洗皮肤;如感到不适,请就医。
  • 如果眼睛接触,应翻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并立即就医。
  • 如误食,请立即漱口,禁止催吐,并尽快就医。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叠氮甲基苯基硫醚 在 HOF* CH3CN 作用下, 以 氯仿 为溶剂, 以90%的产率得到硝甲基苯砜
    参考文献:
    名称:
    HOF·CH 3 CN氧化叠氮化物:硝基化合物的新型合成
    摘要:
    通过使F 2通过乙腈水溶液可轻松制备HOF·CH 3 CN络合物,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氧转移剂。其将各种叠氮化物氧化成相应的硝基衍生物的能力是独特的。该方法需要短的反应时间和室温或更低的温度,并且通常以非常高的收率分离出所需的硝基化合物。据信各自的亚硝基衍生物是该反应的中间体。可以容忍芳香环,酮,腈,卤化物,醇和酯等官能团。硫化物与HOF·CH 3反应CN通常与叠氮化物的速率相同。但是,胺和烯烃的反应速度更快,因此必须首先对其进行保护。使用标记的H 18 OF·CH 3 CN可以制备具有各种氧同位素的硝基衍生物。在手性叠氮化物的情况下,保留了氮键合碳周围的立体化学。
    DOI:
    10.1021/jo060440u
  • 作为产物:
    描述:
    茴香硫醚 在 Cu(2,9-bis(panisyl)-1,10-phenanthroline)2Cl 、 1-叠氮基-1,2-苯并氧代-3(1h)-酮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6.0h, 以67%的产率得到叠氮甲基苯基硫醚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Zhdankin试剂和铜光氧化还原催化剂进行的苯甲酰C–H叠氮化
    摘要:
    使用铜催化的可见光光化学和Zhdankin叠氮碘丁烷试剂描述了在苄基C–H位置形成C–N键的叠氮化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具有不同官能团并具有伯,仲或叔苄基位置的多种底物,并被认为是通过自由基链反应进行的。
    DOI:
    10.1021/acs.orglett.6b0051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chanism of Thio Acid/Azide Amidation
    作者:Robert V. Kolakowski、Ning Shangguan、Ronald R. Sauers、Lawrence J. Williams
    DOI:10.1021/ja057533y
    日期:2006.5.1
    A combined experi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mechanistic study of amide formation from thio acids and azides is described. The data support two distinct mechanistic pathways dependent on the electronic character of the azide component. Relatively electron-rich azides undergo bimolecular coupling with thiocarboxylates via an anion-accelerated [3+2] cycloaddition to give a thiatriazoline. Highly electron-poor
    描述了从硫代酸和叠氮化物形成酰胺的联合实验和计算机制研究。数据支持两种不同的机械途径,这取决于叠氮化物组分的电子特性。相对富电子的叠氮化物通过阴离子加速的 [3+2] 环加成与硫代羧酸盐进行双分子偶联,得到噻三唑啉。高度缺电子的叠氮化物通过叠氮化物的末端氮与硫代羧酸盐的硫的双分子结合形成线性加合物。该中间体的环化得到噻三唑啉。发现分解为酰胺是通过中性噻三唑啉中间体的逆 [3+2] 环加成反应进行的。计算分析(DFT,6-31+G(d)) 确定了两类叠氮化物与硫代酸进行 [3+2] 环加成生成噻三唑啉中间体的途径,尽管这些途径的能量高于硫代羧酸酰胺化。这些研究还确定,缺电子叠氮化物的反应曲线可归因于先有捕获机制,然后是分子内酰化。
  • Modular synthesis of bis- and tris-1,2,3-triazoles by permutable sequential azide–aryne and azide–alkyne cycloadditions
    作者:Suguru Yoshida、Takako Nonaka、Takamoto Morita、Takamitsu Hosoya
    DOI:10.1039/c4ob01654h
    日期:——
    the basis of sequential azide–aryne and azide–alkyne cycloadditions. The key to success was efficient halogen–metal exchange reaction-mediated generation of aryne from ortho-iodoaryl triflates bearing a base-sensitive terminal alkyne moiety, which was achieved using trimethylsilylmethyl Grignard reagent.
    在顺序叠氮化物-芳烃和叠氮化合物-炔烃环加成反应的基础上,开发了包括苯并三唑结构在内的双-和三-1,2,3-三唑的模块化合成方法。成功的关键是由卤素-金属交换反应介导的从带有碱敏性末端炔基部分的邻碘代芳基三氟甲磺酸酯生成芳烃,这是使用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格氏试剂实现的。
  • Identification of highly potent and selective Cdc25 protein phosphatases inhibitors from miniaturization click-chemistry-based combinatorial libraries
    作者:Lanlan Jing、Gaochan Wu、Xia Hao、Fisayo A. Olotu、Dongwei Kang、Chin Ho Chen、Kuo-Hsiung Lee、Mahmoud E.S. Soliman、Xinyong Liu、Yuning Song、Peng Zhan
    DOI:10.1016/j.ejmech.2019.111696
    日期:2019.12
    chemistry synthesis via CuAAC reaction followed by in situ biological screening were used to discover selective Cdc25 inhibitors. The bioassay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ound M2N12 proved to be the most potent Cdc25 inhibitor, which also act as a highly selective Cdc25C inhibitor and was about 9-fold potent than that of NSC 663284. Moreover, M2N12 showed remarkable anti-growth activity against the KB-VIN cell
    细胞分裂周期25(Cdc25)蛋白磷酸酶在细胞周期阶段之间的过渡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与各种癌症的关联已得到广泛证明,这使其成为抗癌治疗的理想靶标。尽管已经开发了几种Cdc25抑制剂,但大多数都显示出较低的活性和较差的亚型选择性。因此,发现对Cdc25亚型具有有效活性和显着选择性的新型小分子抑制剂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作为治疗癌症的药物,而且可以探索其在过渡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在这项研究中,通过CuAAC反应进行的微型平行点击化学合成,然后进行原位生物筛选,用于发现选择性的Cdc25抑制剂。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M2N12被证明是最有效的Cdc25抑制剂,它也具有高选择性Cdc25C抑制剂的作用,其效力是NSC 663284的9倍。此外,M2N12对KB表现出显着的抗生长活性。 -VIN细胞系,与PXL和NSC 663284等效。采用全原子分子动力学(MD)模拟方法来探究M2N12对Cdc25C
  • Azoacetylenes for the Synthesis of Arylazotriazole Photoswitches
    作者:Patrick Pfaff、Felix Anderl、Moritz Fink、Moritz Balkenhohl、Erick M. Carreira
    DOI:10.1021/jacs.1c06014
    日期:2021.9.15
    TIPS-acetylene to aryldiazonium tetrafluoroborate salts gives a wide range of azoacetylenes, constituting an underexplored class of stable intermediates. In situ desilylation transiently leads to terminal arylazoacetylenes that undergo copper-catalyzed cycloadditions (CuAAC) with a diverse collection of organoazides. These include complex molecules derived from natural products or drugs, such as colchicine
    我们报告了一种针对新型芳基氮并三唑光开关及其光物理特性的模块化方法。锂化 TIPS-乙炔与芳基重氮四氟硼酸盐的加成得到范围广泛的偶氮乙炔,构成了一类尚未开发的稳定中间体。原位脱硅瞬时导致末端芳基偶氮乙炔发生铜催化环加成反应 (CuAAC),并产生多种有机叠氮化物。这些包括源自天然产物或药物的复杂分子,例如秋水仙碱、紫杉醇、达菲和花生四烯酸。芳基氮并三唑显示近定量光异构化和长热Z-半条命。使用该方法,我们首次介绍了联乙炔平台的设计和合成。它允许实施连续和面向多样性的方法,将两种不同的偶联物连接到一个常见的光开关偶氮三唑中的独立可寻址乙炔。这在几种光开关偶联物的合成中得到了展示,具有作为 photoPROTAC 和生物素偶联物的潜在应用。
  • Highly active copper-catalysts for azide-alkynecycloaddition
    作者:Zsombor Gonda、Zoltán Novák
    DOI:10.1039/b920790m
    日期:——
    Bis-triphenylphosphano complexes of copper(I)-carboxylates serve as efficient catalysts for azide-alkyne cycloaddition. The triazole formation takes place straightforwardly at ambient temperature providing a wide variety of products with good yields in the presence of 0.005–0.05% catalyst.
    双三苯基膦铜(I)羧酸盐复合物作为叠氮-炔环加成反应的高效催化剂,能够在室温下直接进行三唑生成反应,在0.005–0.05%催化剂的存在下,能够获得产率良好的多种产物。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