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草胺,化学名为 N,N-二乙基-2-(α-萘氧基)丙酰胺。由于分子中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因此存在一对对映异构体。它是一种酰胺类的选择性芽前土壤处理除草剂,主要用于防治萌芽期的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双子叶杂草。
应用敌草胺作为酰胺类选择性的芽前土壤处理除草剂,适用于防治萌芽期的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某些双子叶杂草。
毒性工业品对大鼠的急性经口毒性测试显示LD50值为4680毫克/千克(雄性)和大于5000毫克/千克(雌性)。兔子皮肤接触的急性毒性试验显示LD50大于5000毫克/千克。大鼠吸入LC50大于6.22毫克/升。该物质对眼睛和皮肤有轻微刺激作用,但无致癌、致畸及致突变性。三代繁殖实验未见异常现象。
水生生物测试显示:蓝鳃鱼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12.2毫克/升(96小时暴露),水蚤的LC50为14.3毫克/升,鹌鹑口服LD50大于5620毫克/千克。
化学性质纯品为白色晶体。熔点75℃,蒸气压在25摄氏度时为0.53帕斯卡(Pa)。在20摄氏度时的溶解度:丙酮、乙醇均超过1000克/升;二甲苯中的溶解度为505克/升(62克/升),正己烷中为1克/升,水中为73毫克/升。
原药呈棕色固体,熔点为69.5℃,相对密度为1.16。其对热和稀酸具有稳定性。
用途敌草胺是一种选择性的芽前土壤处理剂,通过阻止杂草根系或芽鞘吸收药物后体内特定酶的合成,抑制杂草生长直至死亡。该药剂的持效期较长,一次施用即可达到效果。适用于油菜、花生、蔬菜、烟草、西瓜、果树、桑树、茶园等防除稗草、马唐、狗尾草、野燕麦、早熟禾、蟋蟀草、看麦娘、黍草等多种禾本科杂草以及黎、猪殃殃、马齿苋、野苋、繁缕、宝盖草、扁蓄等双子叶杂草。对于油菜、白菜、萝卜等作物的直播或移栽田,可在播种后至出苗前或移栽后使用50%可湿性粉剂15~18克/平方米,兑水喷洒土表或制成毒土撒施。但稻、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以及菠菜、甜菜、莴苣和芹菜则不宜使用。
生产方法敌草胺可通过将α-氯丙酸与光气反应生成α-氯丙酰氯,再与二乙胺反应生成α-氯丙酰二胺,最后与1-萘酚进行缩合得到。另一种生产方式是通过α-萘酚与N,N-二乙基-2-氯代丙酰胺的作用制备。
类别农药
毒性分级低毒
急性毒性口服:大鼠 LD50: 5000毫克/公斤;小鼠 LD50: 5000毫克/公斤
可燃性危险特性燃烧产生有毒氮氧化物气体
储运特性库房应通风、低温干燥,与食品原料分开储运
灭火剂干粉、泡沫、砂土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N,N-二乙基-2-(1-萘基氧基)丙酰胺 | Napropamide-M | 41643-35-0 | C17H21NO2 | 271.35 |
2-(1-萘氧基)丙酸 | (RS)-2-(1-naphthyloxy)propionic acid | 13949-67-2 | C13H12O3 | 216.236 |
—— | methyl 2-(naphthalen-1-yloxy)propanoate | 106832-13-7 | C14H14O3 | 230.2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