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5-bis(3-bromopropoxy)benzyl alcohol | 1350717-74-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5-bis(3-bromopropoxy)benzyl alcohol
英文别名
(3,5-bis(3-bromopropoxy)phenyl)methanol;[3,5-Bis(3-bromopropoxy)phenyl]methanol
3,5-bis(3-bromopropoxy)benzyl alcohol化学式
CAS
1350717-74-6
化学式
C13H18Br2O3
mdl
——
分子量
382.092
InChiKey
NDCTZKISEUJGO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86.3±45.0 °C(Predicted)
  • 密度:
    1.568±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9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4
  • 拓扑面积:
    38.7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排放量很高共轭聚电解质载体基因传递和转染
    摘要:
    固有荧光阳离子聚芴(CCP)被设计,合成,其特征在于,并检验作为质粒DNA(pDNA的)递送载体。这种材料有利于核酸结合,封装和高效的细胞摄取。CCP能有效保护质粒DNA抗核酸酶降解,这是必要的基因携带者。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实验表明,CCP可以实现的pDNA的有效递送和转染编码GFP基因与92%的效率,这超过,商业转染剂的,脂质体2000(脂微球)和聚乙烯亚胺(PEI)。CCP也是高度荧光的,在水中的43%的量子产率,并表现出优良的光稳定性,这允许实时跟踪基因递送和转染的位置。这些特性和功能代表朝向成像和治疗应用设计和应用的共轭聚合物该功能的重要步骤。
    DOI:
    10.1002/adma.201202145
  • 作为产物:
    描述:
    3,5-二羟基苯甲醇1,3-二溴丙烷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以64%的产率得到3,5-bis(3-bromopropoxy)benzyl alcohol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排放量很高共轭聚电解质载体基因传递和转染
    摘要:
    固有荧光阳离子聚芴(CCP)被设计,合成,其特征在于,并检验作为质粒DNA(pDNA的)递送载体。这种材料有利于核酸结合,封装和高效的细胞摄取。CCP能有效保护质粒DNA抗核酸酶降解,这是必要的基因携带者。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实验表明,CCP可以实现的pDNA的有效递送和转染编码GFP基因与92%的效率,这超过,商业转染剂的,脂质体2000(脂微球)和聚乙烯亚胺(PEI)。CCP也是高度荧光的,在水中的43%的量子产率,并表现出优良的光稳定性,这允许实时跟踪基因递送和转染的位置。这些特性和功能代表朝向成像和治疗应用设计和应用的共轭聚合物该功能的重要步骤。
    DOI:
    10.1002/adma.20120214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带正电荷水溶性手臂型树枝配体硅酞菁配合 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申请人:福建师范大学
    公开号:CN107474064B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正电荷溶性手臂型树枝配体酞菁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它们是将3,5‑二(1',3'‑甲基吡啶丙氧基)苯甲醇和二(Ⅳ)酞菁或者3,5‑二‑(丙氧基)苯甲醇与过量甲基吡啶和二(Ⅳ)酞菁制备二‑(3,5‑二(1',3'‑甲基吡啶丙氧基)苯甲氧基)轴向取代酞菁。3,5‑二(1',4'‑喹啉丁氧基)苯甲醇和二(Ⅳ)酞菁或者3,5‑二(丁氧基)苯甲醇与过量异喹啉和二(Ⅳ)酞菁制备二‑(3,5‑二(1',4'‑异喹啉丁烷氧基)苯甲氧基)轴向取代酞菁。并公开了它们作为光动力疗法的光敏剂的应用,特别是光灭活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的应用。
  • A multi-component CuAAC ‘click’ approach to an <i>exo</i> functionalised pyridyl-1,2,3-triazole macrocycle: synthesis, characterisation, Cu(I) and Ag(I) complexes
    作者:Asif Noor、James E.M. Lewis、Scott A. Cameron、Stephen C. Moratti、James D. Crowley
    DOI:10.1080/10610278.2012.688126
    日期:2012.7.1
    multi-component CuAAC reaction was exploited for the safe generation of an exo alcohol-functionalised pyridyl-1,2,3-triazole ‘click’ macrocycle in good yield. The macrocycle was characteris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HR-ES-MS, 1H and 13C NMR spectrometry, and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was confirm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y. Efforts to use the ‘click’ macrocycle in both passive and active metal template syntheses
    一锅多组分 CuAAC 反应被用于安全生成外型醇官能化吡啶基-1,2,3-三唑“咔嗒”大环,收率良好。通过元素分析、HR-ES-MS、1H 和 13C NMR 光谱法对大环进行了表征,并通过 X 射线晶体学确认了分子结构。在 [2] 轮烷的被动和主动属模板合成中使用“点击”大环的努力没有成功,这似乎与大环中 1,2,3-三唑单元的协调能力有关。检查了大环与 Cu(I) 和 Ag(I) 的配位化学。已经使用 HR-ES-MS、1H NMR 光谱法和 X 射线晶体学证明大环可以与 Cu(I) 和 Ag(I) 形成离散和聚合的配位化合物,在所有情况下,1,2,
  • Choline-Derivate-Modified Nanoparticles for Brain-Targeting Gene Delivery
    作者:Jianfeng Li、Lu Zhou、Deyong Ye、Shixian Huang、Kun Shao、Rongqin Huang、Liang Han、Yang Liu、Shuhuan Liu、Liya Ye、Jinning Lou、Chen Jiang
    DOI:10.1002/adma.201101899
    日期:2011.10.18
    The choline transporter (ChT) is used to transport choline-derivate-modified nanoparticles across the blood-brain barrier.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ChT is an ideal Trojan horse. The choline-derivate-modified nanoparticles exhibit higher permeability across the brain capillary endothelial cells (BCECs) monolayer in vitro and higher gene distribution and expression in vivo.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3-(叔丁基)-4-(2,6-二异丙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2S,3R)-3-(叔丁基)-2-(二叔丁基膦基)-4-甲氧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R,2''R,3R,3''R)-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氟-3-异丙氧基苯基)三氟硼酸钾 (+)-6,6'-{[(1R,3R)-1,3-二甲基-1,3基]双(氧)}双[4,8-双(叔丁基)-2,10-二甲氧基-丙二醇 麦角甾烷-6-酮,2,3,22,23-四羟基-,(2a,3a,5a,22S,23S)- 鲁前列醇 顺式6-(对甲氧基苯基)-5-己烯酸 顺式-铂戊脒碘化物 顺式-四氢-2-苯氧基-N,N,N-三甲基-2H-吡喃-3-铵碘化物 顺式-4-甲氧基苯基1-丙烯基醚 顺式-2,4,5-三甲氧基-1-丙烯基苯 顺式-1,3-二甲基-4-苯基-2-氮杂环丁酮 非那西丁杂质7 非那西丁杂质3 非那西丁杂质22 非那西丁杂质18 非那卡因 非布司他杂质37 非布司他杂质30 非布丙醇 雷诺嗪 阿达洛尔 阿达洛尔 阿莫噁酮 阿莫兰特 阿维西利 阿索卡诺 阿米维林 阿立酮 阿曲汀中间体3 阿普洛尔 阿普斯特杂质67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托西汀EP杂质A 阿托莫西汀杂质24 阿托莫西汀杂质10 阿托莫西汀EP杂质C 阿尼扎芬 阿利克仑中间体3 间苯胺氢氟乙酰氯 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 间苯二酚二异丙醇醚 间苯二酚二(2-羟乙基)醚 间苄氧基苯乙醇 间甲苯氧基乙酸肼 间甲苯氧基乙腈 间甲苯异氰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