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313033-53-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313033-53-2
化学式
C25H23N3O2
mdl
——
分子量
397.477
InChiKey
PVOJVGZWDNCRJ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03
  • 重原子数:
    30.0
  • 可旋转键数:
    5.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2
  • 拓扑面积:
    45.14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5.0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盐酸 作用下, 以 甲醇乙二醇二甲醚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158 mg的产率得到5-(3-methoxy-2-methyl-3-oxopropyl)-1,3,4-triphenyl-4H-1,2,4-triazol-1-ium 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N-杂环卡宾的顺序一锅和三组分反应以形成4-(1,2,4-三唑-5-亚烷基)吡咯烷-2,5-二酮:通过脱氧-Breslow串联的串联/环化序列中间体
    摘要:
    证明了由N-杂环卡宾(NHC)紧接着α,β-不饱和酯的串联反应的顺序。脱氧布雷斯洛中间体是由NHC与甲基丙烯酸甲酯,衣康酸二甲酯或巴豆酸甲酯反应选择性生成的。随后,它们与异氰酸酯一起环化,以良好的分离产率得到4-(1,2,4-三唑-5-亚烷基)吡咯烷-2,5-二酮。另外,进行了NHC,甲基丙烯酸甲酯和异氰酸苯酯的化学计量三组分反应,伴随而来的是NHC与异氰酸苯酯的1:2加合物的形成。
    DOI:
    10.1016/j.tet.2012.08.076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N-杂环碳烯催化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尾对尾二聚反应的实验机理研究
    摘要:
    我们和其他人先前已经报道了由N-杂环卡宾(NHC)催化的Michael受体的分子间蛋白空反应。现已对代表性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尾到尾二聚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催化过程涉及脱氧-布雷斯洛中间体,该中间体非常稳定,在催化后仍保持活性。(2)将中间体加入MMA并最终消除催化剂是限速步骤。将NHC添加到MMA中和质子转移相对非常快。(3)第一MMA的两个烯基质子经历分子间转移至二聚体的C3和C5。(4)初始质子转移是分子间的。(5)与安息香缩合相比,动力学,可逆性明显不同,
    DOI:
    10.1021/jo401477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Organocatalytic Conjugate-Addition Polymerization of Linear and Cyclic Acrylic Monomers by N-Heterocyclic Carbenes: Mechanisms of Chain Initiation, Propagation, and Termination
    作者:Yuetao Zhang、Meghan Schmitt、Laura Falivene、Lucia Caporaso、Luigi Cavallo、Eugene Y.-X. Chen
    DOI:10.1021/ja4088677
    日期:2013.11.27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computational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mechanisms of chain initiation, propagation, and termination of the recently discovered N-heterocyclic carbene (NHC)-mediated organocatalytic conjugate-addition polymerization of acrylic monomers. The current study specifically focuses on three commonly used NHCs of vastly different nucleophilicity, 1,3-di-tert-butylimidazolin-2-ylidene
    这一贡献全面介绍了对最近发现的 N-杂环卡宾 (NHC) 介导的丙烯酸单体有机催化共轭加成聚合的链引发、增长和终止机制的实验和理论/计算研究。目前的研究特别关注三种亲核性截然不同的常用 NHC,1,3-二叔丁基咪唑啉-2-亚基 (I(t)Bu)、1,3-二甲基咪唑啉-2-亚基 (IMes) 和1,3,4-triphenyl-4,5-dihydro-1H-1,2,4-triazol-5-ylidene (TPT),以及两种代表性的丙烯酸单体,线性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 及其环状类似物,生物质-衍生的可再生 γ-甲基-α-亚甲基-γ-丁内酯 (MMBL)。对于 MMA,NHC 结构对它促进的三种类型的反应表现出极好的选择性:IMes 形成烯胺(单单体加成),TPT 形成二聚(尾对尾),I(t)Bu 聚合。对于 MMBL,所有三种 NHC 都不促进二聚化,而是聚合,聚合活性对 NHC 结构和溶剂极性高度敏感。因此,I(t)Bu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