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们的团队此前曾确定了代表的新化学支架这表明在既有前途的抗结核活动一定indolecarboxamides在体外和体内的水平。基于使用发现的对这些吲哚羧酰胺之一具有抗性的细菌进行的突变分析,我们确定了海藻糖单霉酸酯转运蛋白MmpL3是这些化合物的可能靶标。在目前的工作中,我们现在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化合物的比吸收比,进而确定了一种新的类似物4,6,6-二氟-N -((1 R,2 R,3 R,5 S)-2,6,6-三甲基双环[3.1.1]庚基-3-基)-1 H-吲哚-2-羧酰胺(26),表现出优异的抗药敏性(MIC = 0.012μM; SI≥16000),耐多药(MDR)和广泛耐药性(XDR)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具有优异的ADMET特性,并在TB气溶胶肺部感染模型。化合物26也显示与利福平协同作用。由于这些特性,我们认为吲哚羧酰胺26是推进人类临床试验的可能候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