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1,1-triphenyl-3,3-dimethyldisiloxane | 100891-32-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1,1-triphenyl-3,3-dimethyldisiloxane
英文别名
Dimethylsilyloxy(triphenyl)silane
1,1,1-triphenyl-3,3-dimethyldisiloxane化学式
CAS
100891-32-5
化学式
C20H22OSi2
mdl
——
分子量
334.565
InChiKey
KMGJQPSXPIIRNY-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5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
  • 拓扑面积:
    9.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1,1-triphenyl-3,3-dimethyldisiloxane咪唑4-二甲氨基吡啶 、 bis(1,5-cyclooctadiene)diiridium(I) dichloride 、 1,10-菲罗啉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2.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铱催化的硅氧烷键合的芳烃和氢硅烷的分子内C–H硅烷化反应:环硅氧烷的简便催化合成
    摘要:
    在有机硅化学,均相催化以及有机合成领域,催化CHH甲硅烷基化是一个日益重要的话题,但是这种合成和转化通常具有挑战性,并且常常与某些官能团不相容。在该手稿中,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在铱催化下硅烷醇定向的分子内脱氢甲硅烷基化反应。所描述的甲硅烷基化环具有良好的官能团相容性,从而提供了一种通用且有效的途径,以高位点选择性向具有多个潜在可修饰硅原子的不对称环状硅氧烷提供了途径。所得有机硅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结构而具有多种合成应用。
    DOI:
    10.1002/adsc.201700160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铱催化的硅氧烷键合的芳烃和氢硅烷的分子内C–H硅烷化反应:环硅氧烷的简便催化合成
    摘要:
    在有机硅化学,均相催化以及有机合成领域,催化CHH甲硅烷基化是一个日益重要的话题,但是这种合成和转化通常具有挑战性,并且常常与某些官能团不相容。在该手稿中,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在铱催化下硅烷醇定向的分子内脱氢甲硅烷基化反应。所描述的甲硅烷基化环具有良好的官能团相容性,从而提供了一种通用且有效的途径,以高位点选择性向具有多个潜在可修饰硅原子的不对称环状硅氧烷提供了途径。所得有机硅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结构而具有多种合成应用。
    DOI:
    10.1002/adsc.20170016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ndritic, Nanosized Building Block for Siloxane-Based Materials: A Spherosilicate Dendrimer
    作者:Kazufumi Kawahara、Yoshiaki Hagiwara、Kazuyuki Kuroda
    DOI:10.1002/chem.201102205
    日期:2011.11.18
    DMS‐1 at 180 °C for 5 days. The surface of DMS‐1 can be modified by hydrosilylation with 1‐hexadecene, triethoxyvinylsilane, and allylic‐terminated tetraethylene glycol monomethyl ether. More than 20 SiH groups out of 24 react with these reagents. The solubilities of the products depend on the modification. DMS‐1 is not only a building block for nanohybrids, but also the smallest and most precisely
    甲spherosilicate树枝状聚合物(DMS-1 )配有紧密间隔的反应位点(SI 树枝状聚合物表面上H基团)已经由双四环硅酸盐的逐步甲硅烷基化与chlorotriethoxysilane(CLSI(OET)合成3),随后与二甲基硅烷( ClSiHMe 2)。DMS-1在内部框架中最多包含40个Si原子,在表面上最多包含24个反应性SiH基团。由于DMS-1是球形的,直径约为1.5 nm,因此可以将其视为最小的定义明确的基于二氧化硅的纳米粒子。DMS-1还会形成分子晶体,可溶于典型的有机溶剂。可以通过在180°C下加热DMS-1的流延膜5天来制备分子有序的基于二氧化硅的杂化物。DMS-1的表面可以通过与1-十六碳烯,三乙氧基乙烯基硅烷和烯丙基封端的四甘醇甲醚进行氢化改性。24个试剂中有20个以上的SiH基团与这些试剂反应。产品的溶解度取决于改性。DMS-1不仅是纳米杂化物的
  • [EN] ORGANOSILOXANE COMPOSITION HAVING HIGH REFRACTIVE INDEX AND APPLICATIONS CONTAINING THE SAME<br/>[FR] COMPOSITION D'ORGANOSILOXANE AYANT UN INDICE DE RÉFRACTION ÉLEVÉ ET APPLICATIONS LA CONTENANT
    申请人: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 JP
    公开号:WO2016089817A1
    公开(公告)日:2016-06-09
    The invention is directed to a silicone compound of the general formula (I) and a personal care composition comprising the silicone compound (I) as described herein, and to personal care applications containing the same and processes of making the silicone compound.
    这项发明涉及一种通式(I)所示的硅氧烷化合物,以及包括所述硅氧烷化合物(I)的个人护理组合物,以及含有该硅氧烷化合物的个人护理用途和制备该硅氧烷化合物的方法。
  • [EN] FLAME RETARDANT RESIN COMPOSITION<br/>[FR] COMPOSITION IGNIFUGE DE RÉSINE
    申请人: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 INC
    公开号:WO2018005488A1
    公开(公告)日:2018-01-04
    A flame-retarded resin includes at least one resin for which flame retardant capability is desired and at least one triaryl 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 (I) as flame retardant in admixture therewith and/or chemically bonded, e.g.. grafted, to the resin.
    一种阻燃树脂包括至少一种需要阻燃能力的树脂和至少一种三芳基含有化合物(I),作为阻燃剂与之混合和/或化学键合,例如,接枝到树脂中。
  • 一种五元环状二硅氧烷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杭州师范大学
    公开号:CN107216349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领域,为解决五元环状二硅氧烷化合物在合成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五元环状二硅氧烷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结构式如(I)所示的二烷基二硅氧烷为原料,与催化剂前体,氢气受体,在反应介质中,惰性气体保护下于90‑120℃下反应3‑24h后分离出产物,即一种五元环状二硅氧烷化合物。该方法对含有不同位置及性质取代基的底物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较好产率获得系列五元环状二硅氧烷化合物。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