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2-thienyl)dichlorosilane | 18816-32-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2-thienyl)dichlorosilane
英文别名
Dichlorodi(thiophen-2-yl)silane;dichloro(dithiophen-2-yl)silane
di(2-thienyl)dichlorosilane化学式
CAS
18816-32-5
化学式
C8H6Cl2S2Si
mdl
——
分子量
265.259
InChiKey
GUSKNSFAPQKMC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15.0±17.0 °C(Predicted)
  • 密度:
    1.40±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4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56.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i(2-thienyl)dichlorosilanelithium三乙胺乙酰氯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8.0h, 生成 1-chloro-2,2-dimethyl-1,1-di(2-thienyl)-2-phenyl-disila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分子内自由基芳基从硅迁移到碳来合成联芳基
    摘要:
    提出了一种通过分子内1,5芳基迁移反应从甲硅烷基醚中的硅到芳基的反应制备联芳基的新方法。各种容易获得的二苯基甲硅烷基醚可用作该反应的底物。官能化的芳基也可以被转移。类似的1,4-芳基迁移反应效率较低。
    DOI:
    10.1021/ol005661f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Thienyl halosilanes
    摘要:
    公开号:
    US02645644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ereoselective Radical Aryl Migration from Silicon to Carbon
    作者:Stephan Amrein、Martin Bossart、Tomaso Vasella、Armido Studer
    DOI:10.1021/jo000041d
    日期:2000.7.1
    diastereoselective radical 1,5 phenyl migration reactions from silicon in diarylsilyl ethers to various C-centered radicals to form the corresponding 3-phenylated alcohols are described. Functionalized aryl groups can also be transferred. The effect of the variation of the attacking radical on the aryl transfer reaction is discussed. Best results are obtained for the phenyl migration to nucleophilic secondary
    描述了从二芳基甲硅烷基醚中的硅到各种以C为中心的自由基的高度非对映选择性自由基1,5-苯基迁移反应,以形成相应的3-苯基化醇。官能化的芳基也可以被转移。讨论了攻击基的变化对芳基转移反应的影响。对于苯基向亲核仲烷基的迁移,可获得最佳结果,其中获得了高收率(最高81%)和高选择性(最高95%ds)。讨论了该过程的机理,并提出了解释反应的立体化学结果的模型。最后,提出了一种从Si到C的立体选择性1,4芳基迁移反应,包括一种新的酯α-芳基化方法。
  • Dichotomy of Manganese Catalysis via Organometallic or Radical Mechanism: Stereodivergent Hydrosilylation of Alkynes
    作者:Xiaoxu Yang、Congyang Wang
    DOI:10.1002/anie.201710206
    日期:2018.1.22
    Herein, we disclose the first manganese‐catalyzed hydrosilylation of alkynes featuring diverse selectivities. The highly selective formation of E‐products was achieved by using mononuclear MnBr(CO)5 with the arsenic ligand, AsPh3. Whereas using the dinuclear catalyst Mn2(CO)10 and LPO (dilauroyl peroxide) enabled the reversed generation of Z‐products in good to excellent stereo‐ and regioselectivity
    本文中,我们公开了具有多种选择性的炔烃的首次锰催化氢化硅烷化反应。通过使用具有砷配体AsPh 3的单核MnBr(CO)5可以实现E产品的高度选择性形成。而使用双核催化剂Mn 2(CO)10和LPO(过氧化二月桂酰二氧戊二烯)可以实现Z产物的反向生成,具有良好的立体选择性和区域选择性。这种控制反应立体选择性的方法是前所未有的。机理实验揭示了通过E-和Z上运行的有机金属和自由基途径对锰催化作用的二分法选择性路线。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Si: MVol.C, 61, page 173 - 175
    作者:
    DOI:——
    日期:——
  • Belyakova, Z. V.; Dmitriev, A. A.; Savushkina, V. I., Journal of general chemistry of the USSR, 1985, vol. 55, # 3, p. 555 - 558
    作者:Belyakova, Z. V.、Dmitriev, A. A.、Savushkina, V. I.、Bochkarev, V. N.、Chernyshev, E. A.
    DOI:——
    日期:——
  • Korushunov, A. I.; Pecherkin, A. S.; Pozderskii, Yu. A., Journal of general chemistry of the USSR, 1990, vol. 60, # 11.2, p. 2360
    作者:Korushunov, A. I.、Pecherkin, A. S.、Pozderskii, Yu. A.、Sidorov, V. I.、Ts'olkovskii, T. I.、et al.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香薷二醇 顺式-1-(2-呋喃基)-1-戊烯 顺-1,2-二氰基-1,2-双(2,4,5-三甲基-3-噻吩基)乙烯 顺-1,2-(2-噻嗯基)二乙烯 雷尼替丁-N,S-二氧化物 雷尼替丁-N-氧化物 西拉诺德 螺[环氧乙烷-2,3'-吡咯并[1,2-a]吡嗪] 萘并[2,1,8-def]喹啉 苯硫基溴化镁 苯甲酸,2-[[[7-[[(3.β.)-3-羟基-28-羰基羽扇-20(29)-烯-28-基]amino]庚基]氨基]羰基] 苍术素 缩水甘油糠醚 紫苏烯 糠醛肟 糠醇-d2 糠醇 糠基硫醇-d2 糠基硫醇 糠基甲基硫醚 糠基氯 糠基氨基甲酸异丙酯 糠基丙基醚 糠基丙基二硫醚 糠基3-巯基-2-甲基丙酸酯 糠基-异戊基醚 糠基-异丁基醚 糠基 2-甲基-3-呋喃基二硫醚 磷杂茂 硫酸异丙基糠酯 硫代磷酸O-糠基O-甲基S-(2-丙炔基)酯 硫代磷酸O-乙基O-糠基S-(2-丙炔基)酯 硫代甲酸S-糠酯 硫代噻吩甲酰基三氟丙酮 硫代乙酸糠酯 硫代丙酸糠酯 硅烷,三(1-甲基乙基)[(3-甲基-2-呋喃基)氧代]- 硅烷,(1,1-二甲基乙基)(2-呋喃基甲氧基)二甲基- 砷杂苯 甲酸糠酯 甲氧亚胺基呋喃乙酸铵盐 甲基糠基醚 甲基糠基二硫 甲基呋喃-2-基甲基氨基甲酸酯 甲基丙烯酸糠酯 甲基5-(羟基甲基)-2-呋喃甲亚氨酸酯 甲基(2Z)-3-甲基-2-(甲基亚胺)-4-氧代-3,4-二氢-2H-1,3-噻嗪-6-羧酸酯 甲基(2Z)-3-氨基-2-(甲基亚胺)-4-氧代-3,4-二氢-2H-1,3-噻嗪-6-羧酸酯 甲基(2Z)-3-异丙基-2-(异丙基亚胺)-4-氧代-3,4-二氢-2H-1,3-噻嗪-6-羧酸酯 甲基(2-甲基-3-呋喃基)二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