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3-(cyclohexylamino)benzoat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3-(cyclohexylamino)benzoate
英文别名
N-Cyclohexyl-o-anthranilsaeuremethylester
methyl 3-(cyclohexylamino)benzoat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4H19NO2
mdl
MFCD11102830
分子量
233.31
InChiKey
ASVCMKWWESSYSY-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38.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3-硝基苯甲酸甲酯苯酚 在 palladium 10% on activated carbon 、 sodium formate 、 三氟乙酸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36.0h, 以78%的产率得到methyl 3-(cyclohexylamino)benz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钯催化硝基芳烃与苯酚的还原性偶联,生成N-环己基苯胺
    摘要:
    摘要 已经开发了硝基芳烃与酚的直接和有效的钯催化的还原偶联反应。通过简单地使用安全且廉价的甲酸钠作为氢供体,可以容易地和有效地通过C–N键的形成以中等到良好的产率获得一系列N-环己基苯胺衍生物。 已经开发了硝基芳烃与酚的直接和有效的钯催化的还原偶联反应。通过简单地使用安全且廉价的甲酸钠作为氢供体,可以容易地和有效地通过C–N键的形成以中等到良好的产率获得一系列N-环己基苯胺衍生物。
    DOI:
    10.1055/s-0037-161023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取代二级芳香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曲阜师范大学
    公开号:CN108373417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一种取代二级芳香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步骤是:基于下述反应式:其中R1为任意取代的氢原子、芳基、杂芳基、氟、酯、烷氧基、酰氧基、1‑10碳烷基、环烷基;R2为任意取代的氢原子、芳基、杂芳基、酯、酰氧基、烷氧基、环烷基、1‑12碳烷基,通式I所示的物设置为芳香族硝基化合物,通式II所示的物设置为苯酚,通式III所示的物设置为取代二级芳香胺化合物,利用钯/碳催化剂催化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和苯酚类化合物进行还原偶联反应得到取代二级芳香胺化合物,不再使用烷、醇、醛或酮为反应原料,避免使用昂贵的金属试剂、或当量的过氧化物氧化剂,或较高反应温度,或氢气为还原剂,因此降低了反应条件,提高了反应的安全性。
  • Merging Photoinduced Iron-Catalyzed Decarboxylation with Copper Catalysis for C–N and C–C Couplings
    作者:Ni Xiong、Yang Li、Rong Zeng
    DOI:10.1021/acscatal.2c05293
    日期:2023.2.3
    dual-catalytic strategy for the radical decarboxylation functionalization of aliphatic carboxylic acids. The photoinduced ligand-to-iron charge transfer process under light was initially occurred to generate an unstabilized alkyl radical, and the copper catalyst delivered the radical and enabled the subsequent coupling reactions to form C–N or C–C bonds. By merging iron-catalyzed decarboxylation with copper catalysis
    我们报告了一种用于脂肪族羧酸自由基脱羧功能化的光诱导铁/铜双催化策略。光诱导配体到铁的电荷转移过程最初是为了产生不稳定的烷基自由基,铜催化剂传递自由基并使随后的偶联反应形成 C-N 或 C-C 键。通过将铁催化脱羧与铜催化相结合,该系统可以顺利转化各种脂肪族羧酸,从而有效地进行胺化、脱羧脱氢和烷基化。适用于多种复杂的药物或天然分子,表明该策略将有助于快速合成化合物库并有利于药物的发现。
  • Palladium-Catalyzed Reductive Coupling of Nitroarenes with Phenols­ leading to N-Cyclohexylanilines
    作者:Wei-Min He、Kai-Jian Liu、Xiu-Ling Zeng、Yong Zhang、Yi Wang、Xin-Sheng Xiao、Huilan Yue、Ming Wang、Zilong Tang
    DOI:10.1055/s-0037-1610231
    日期:2018.12
    coupling reaction of nitroarenes with phenols has been developed. A series of N-cyclohexylaniline derivatives was easily and efficiently obtained in moderate to good yields via C–N bond formation by the simple use of safe and inexpensive sodium formate as the hydrogen donor. A direct and efficient palladium-catalyzed reductive coupling reaction of nitroarenes with phenols has been developed. A series of
    摘要 已经开发了硝基芳烃与酚的直接和有效的钯催化的还原偶联反应。通过简单地使用安全且廉价的甲酸钠作为氢供体,可以容易地和有效地通过C–N键的形成以中等到良好的产率获得一系列N-环己基苯胺衍生物。 已经开发了硝基芳烃与酚的直接和有效的钯催化的还原偶联反应。通过简单地使用安全且廉价的甲酸钠作为氢供体,可以容易地和有效地通过C–N键的形成以中等到良好的产率获得一系列N-环己基苯胺衍生物。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