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2-chloro-N-(1-(4-methoxyphenyl)ethyl)acetamide | 1141931-85-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2-chloro-N-(1-(4-methoxyphenyl)ethyl)acetamide
英文别名
N-[(S)-alpha-Methyl-4-methoxybenzyl]-2-chloroacetamide;2-chloro-N-[(1S)-1-(4-methoxyphenyl)ethyl]acetamide
(S)-(-)-2-chloro-N-(1-(4-methoxyphenyl)ethyl)acetamide化学式
CAS
1141931-85-2
化学式
C11H14ClNO2
mdl
MFCD07166640
分子量
227.691
InChiKey
ZQEXSNUQXWBMBA-QMMMGPOB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43-245 °C
  • 沸点:
    405.8±40.0 °C(Predicted)
  • 密度:
    1.153±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6
  • 拓扑面积:
    38.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N-(1-苯乙基)硫代乙酰胺类化合物及其 药用组合物及其应用
    申请人:复旦大学
    公开号:CN106957279B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领域,涉及STAT3抑制剂,具体涉及具有式(Ⅰ)结构的(S)‑N‑(1‑苯乙基)代乙酰胺类化合物及其药用组合物作为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及在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进行了经细胞实验,结果显示,所述的化合物靶向STAT3 SH2结构域中的Phe‑Lys‑Thr‑Lys‑Leu五肽结合区域进而抑制STAT3蛋白单体二聚化、沉默STAT3信号转导和功能,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效果和良好的理化性质,尤其是在STAT3高表达的乳腺癌细胞以及JAK2/STAT3信号通路依赖的JAK2 V671F突变的HEL细胞中能有效的抗细胞增殖活性;同时有效的抑制STAT3高表达的乳腺癌细胞中STAT3的磷酸化以及下游靶基因CyclinD1、Bcl‑2等的表达。
  • Rational drug design of benzothiazole-based derivatives as potent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 (STAT3) signaling pathway inhibitors
    作者:Dingding Gao、Nan Jin、Yixian Fu、Yueyue Zhu、Yujie Wang、Ting Wang、Yuehong Chen、Mingming Zhang、Qiang Xiao、Min Huang、Yingxia Li
    DOI:10.1016/j.ejmech.2021.113333
    日期:2021.4
    The cumulative evidence supports STAT3, a transcriptional mediator of oncogenic signaling, as a therapeutic target in cancer. The development of STAT3 inhibitors remain an active area of research as no inhibitors have yet to be approved for cancer treatment. In a continuing effort to develop more potent STAT3 inhibitors based on our previously identified hit compound 16w, a series of benzothiazole
    累积的证据支持STAT3(一种致癌信号的转录介质)作为癌症的治疗靶标。STAT3抑制剂的开发仍然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因为尚未批准任何抑制剂用于癌症治疗。在基于我们先前确定的命中化合物16w不断开发更有效的STAT3抑制剂的过程中,设计,合成和生物学评估了一系列在STAT3的SH2结构域具有独特结合模式的苯并噻唑生物。值得注意的是,化合物B19对IC 50表现出优异的针对IL-6 / STAT3信号通路的活性通过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法测定的值低至0.067μM。此外,多种化合物显示出对MDA-MB-468和JAK2突变HEL细胞系有效的抗增殖活性。使用蛋白质印迹法的进一步生化研究表明,B19阻断了Tyr 705和Ser 727处STAT3的磷酸化,从而抑制了STAT3介导的c-MYC和MCL-1基因表达。同时,它在MDA-MB-468和HEL细胞系中诱导癌细胞G2 / M期阻滞和凋亡。最
  • One-step diketopiperazine synthesis using phase transfer catalysis
    作者:Elaine O’Reilly、Elena Lestini、Daniele Balducci、Francesca Paradisi
    DOI:10.1016/j.tetlet.2009.01.146
    日期:2009.4
    A simple and efficient one-step procedure is described for the synthesis of a number of symmetrical 1,4-disubstituted piperazine-2,5-diones under phase transfer conditions. The reactions are carried out at room temperature, starting from a suitable N-chloroacetamide in the presence of an aqueous solution of sodium hydroxide. Piperazine-2,5-diones were obtained with excellent selectivity in yields of
    描述了一种简单有效的一步程序,用于在相转移条件下合成许多对称的1,4-二取代哌嗪-2,5-二酮。反应在室温下进行,从合适的N-乙酰胺开始,在氢氧化钠溶液的存在下进行。获得具有高达90%的产率的优异选择性的哌嗪-2,5-二酮。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3-(叔丁基)-4-(2,6-二异丙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2S,3R)-3-(叔丁基)-2-(二叔丁基膦基)-4-甲氧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R,2''R,3R,3''R)-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氟-3-异丙氧基苯基)三氟硼酸钾 (+)-6,6'-{[(1R,3R)-1,3-二甲基-1,3基]双(氧)}双[4,8-双(叔丁基)-2,10-二甲氧基-丙二醇 麦角甾烷-6-酮,2,3,22,23-四羟基-,(2a,3a,5a,22S,23S)- 鲁前列醇 顺式6-(对甲氧基苯基)-5-己烯酸 顺式-铂戊脒碘化物 顺式-四氢-2-苯氧基-N,N,N-三甲基-2H-吡喃-3-铵碘化物 顺式-4-甲氧基苯基1-丙烯基醚 顺式-2,4,5-三甲氧基-1-丙烯基苯 顺式-1,3-二甲基-4-苯基-2-氮杂环丁酮 非那西丁杂质7 非那西丁杂质3 非那西丁杂质22 非那西丁杂质18 非那卡因 非布司他杂质37 非布司他杂质30 非布丙醇 雷诺嗪 阿达洛尔 阿达洛尔 阿莫噁酮 阿莫兰特 阿维西利 阿索卡诺 阿米维林 阿立酮 阿曲汀中间体3 阿普洛尔 阿普斯特杂质67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托西汀EP杂质A 阿托莫西汀杂质24 阿托莫西汀杂质10 阿托莫西汀EP杂质C 阿尼扎芬 阿利克仑中间体3 间苯胺氢氟乙酰氯 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 间苯二酚二异丙醇醚 间苯二酚二(2-羟乙基)醚 间苄氧基苯乙醇 间甲苯氧基乙酸肼 间甲苯氧基乙腈 间甲苯异氰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