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十二烷基苯甲酰胺 | 33140-65-7

中文名称
N-十二烷基苯甲酰胺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dodecylbenzamide
英文别名
——
N-十二烷基苯甲酰胺化学式
CAS
33140-65-7
化学式
C19H31NO
mdl
——
分子量
289.461
InChiKey
PZYZDSMNHHDRH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6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1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3
  • 拓扑面积:
    29.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24299090

SDS

SDS:84bc19500f6f1fd3a14d9f82a33920e3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十二烷基苯甲酰胺5-甲基-2-(噻吩-3-基)吡啶 、 (1,5-cyclooctadiene)(methoxy)iridium(I) dimer 、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 、 mineral oil 为溶剂, 反应 24.28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定向 C(sp2)–H 和 C(sp3)–H 硼酸化不同类型底物的显着高效铱催化剂
    摘要:
    在这里,我们描述了一类新的 C-H 硼化催化剂的发现及其在芳族、杂芳族和脂肪族系统的区域选择性 C-H 硼化中的应用。新催化剂具有 Ir-C(噻吩基) 或 Ir-C(呋喃基) 阴离子配体,而不是标准 C-H 硼化条件中使用的二胺型中性螯合配体。据报道,这些新发现的催化剂的使用对不同种类的芳烃底物显示出优异的反应性和邻位选择性,并具有高分离产率。此外,该催化剂被证明对大量脂肪族底物的选择性 C(sp 3)–H 键硼化。杂环分子利用 C-H 键固有的高反应性选择性地硼化。已经使用相同的催化剂描述了许多后期 C-H 功能化。此外,我们表明其中一种催化剂甚至可以在露天用于 C(sp 2 )-H 和 C(sp 3 )-H 硼酸化,从而使该方法更加通用。初步的机理研究表明,活性催化中间体是 Ir(bis)boryl 络合物,连接的配体作为双齿配体。总的来说,这项研究强调了新型 C-H 硼酸化催化剂的发现,这些催化剂应该在
    DOI:
    10.1021/jacs.0c13415
  • 作为产物:
    描述:
    苯甲酸三乙胺N,N-二甲基甲酰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6.08h, 生成 N-十二烷基苯甲酰胺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定向 C(sp2)–H 和 C(sp3)–H 硼酸化不同类型底物的显着高效铱催化剂
    摘要:
    在这里,我们描述了一类新的 C-H 硼化催化剂的发现及其在芳族、杂芳族和脂肪族系统的区域选择性 C-H 硼化中的应用。新催化剂具有 Ir-C(噻吩基) 或 Ir-C(呋喃基) 阴离子配体,而不是标准 C-H 硼化条件中使用的二胺型中性螯合配体。据报道,这些新发现的催化剂的使用对不同种类的芳烃底物显示出优异的反应性和邻位选择性,并具有高分离产率。此外,该催化剂被证明对大量脂肪族底物的选择性 C(sp 3)–H 键硼化。杂环分子利用 C-H 键固有的高反应性选择性地硼化。已经使用相同的催化剂描述了许多后期 C-H 功能化。此外,我们表明其中一种催化剂甚至可以在露天用于 C(sp 2 )-H 和 C(sp 3 )-H 硼酸化,从而使该方法更加通用。初步的机理研究表明,活性催化中间体是 Ir(bis)boryl 络合物,连接的配体作为双齿配体。总的来说,这项研究强调了新型 C-H 硼酸化催化剂的发现,这些催化剂应该在
    DOI:
    10.1021/jacs.0c1341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latinum nanowires catalyzed direct amidation with aldehydes and amines
    作者:Dawei Xu、Linyan Shi、Danhua Ge、Xueqin Cao、Hongwei Gu
    DOI:10.1007/s11426-015-5552-1
    日期:2016.4
    Different from the conventional synthesis methods and substrates, we designed a brand new method for synthesizing amides with platinum nanowires as catalysts and tert-butylhydroperoxide (TBHP) as the oxidant. Influence of factors, such as the catalyst, solvents, and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were studi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reaction conditions. In addition, we explored the substrate generality
    与常规合成方法和底物不同,我们设计了一种全新的方法,以纳米线为催化剂,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为氧化剂合成酰胺。研究了催化剂,溶剂和反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此外,我们探索了基材的通用性并观察到了优异的产量。
  • 一种铂纳米线催化合成酰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申请人:苏州大学
    公开号:CN104086345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线催化合成酰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具体而言,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反应容器中加入分散于醇中的纳米线,减压除去醇,进一步加入三氯化铝、反应溶剂、吡啶胺类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氧化剂,在搅拌的条件下,于油浴中加热反应,之后通过柱层析进行纯化,得到酰胺类化合物,其中:所述醛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三氯化铝吡啶纳米线和氧化剂的摩尔比为0.5~3:0.5~3:0.1~0.5:0.5~2:0.1%~2%:0.5~5,所述加热反应的反应温度为80~140℃,反应时间为16~24小时。由于采用纳米线作为催化剂,本发明不仅催化活性高,而且性能稳定,同时本发明的方法能得到较高的产率,条件温和,工艺简单,易于操作。
  • Catalyst-Free, Metal-Free, and Chemoselective Transamidation of Activated Secondary Amides
    作者:Srinivasan Chandrasekaran、Rajagopal Ramkumar
    DOI:10.1055/s-0037-1610664
    日期:2019.2
    well. The present methodology appears to be better than the other catalyzed transamidations reported recently. A simple protocol, which is catalyst-free, metal-free, and chemoselective, for transamidation of activated secondary amides in ethanol as solvent under mild conditions is reported. A wide range of amines, amino acids, amino alcohols, and the substituents, which are problematic in catalyzed transamidation
    摘要 据报道,在温和条件下,无溶剂,无属和化学选择性的简单方案可用于乙醇中作为溶剂的活化仲酰胺的基转移。在该方法学中容许在催化的转酰胺基化中有问题的各种各样的胺,氨基酸基醇和取代基。转酰胺基反应也成功地扩展到作为介质。本方法学似乎比最近报道的其他催化的转酰胺作用更好。 据报道,在温和条件下,无溶剂,无属和化学选择性的简单方案可用于乙醇中作为溶剂的活化仲酰胺的基转移。在该方法学中容许在催化的转酰胺基化中有问题的各种各样的胺,氨基酸基醇和取代基。转酰胺基反应也成功地扩展到作为介质。本方法学似乎比最近报道的其他催化的转酰胺作用更好。
  • CuO-decorated magnetite-reduced graphene oxide: a robust and promising heterogeneous catalyst for the oxidative amidation of methylarenes in water <i>via</i> benzylic sp<sup>3</sup> C–H activation
    作者:Marzieh Rousta、Dariush Khalili、Ali Khalafi-Nezhad、Edris Ebrahimi
    DOI:10.1039/d1nj03982b
    日期:——
    activity of the rGO/Fe3O4–CuO nanocomposite was probed in the direct oxidative amidation reaction of methylarenes with free amines. Various aromatic and aliphatic amides were prepared efficiently at room temperature from cheap raw chemicals using tert-butyl hydroperoxide (TBHP) as a “green” oxidant and low-toxicity TBAI in water. This method combines the oxidation of methylarenes and amide bond formation
    通过简便的化学方法制备了磁矿还原的氧化石墨烯负载的 CuO 纳米复合材料 ( rGO /Fe 3 O 4 –CuO),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X 射线衍射 (XRD)、UV-vis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能量色散光谱 (EDS)、Brunauer-Emmett-Teller (BET) 分析、振动样品磁强计 (VSM) 和热重 (TG) 分析。rGO/Fe 3 O 4的催化活性-CuO纳米复合材料在甲基芳烃与游离胺的直接氧化酰胺化反应中被探测到。使用叔丁基过氧化氢 (TBHP) 作为“绿色”氧化剂和在中的低毒性 TBAI,在室温下从廉价的原料化学品中有效地制备了各种芳香族和脂肪族酰胺。该方法将甲基芳烃的氧化和酰胺键的形成结合到一个操作中。此外,合成的纳米复合材料可以使用外部磁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并在连续六次运行中重复使用,催化活性没有明显降低。
  • An Efficient Heterobimetallic Lanthanide Alkoxide Catalyst for Transamidation of Amides under Solvent-Free Conditions
    作者:Hongting Sheng、Ruijie Zeng、Wenjuan Wang、Shuwen Luo、Yan Feng、Jing Liu、Weijian Chen、Manzhou Zhu、Qingxiang Guo
    DOI:10.1002/adsc.201600373
    日期:2017.1.19
    lanthanide catalysts showed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and a wide scope of substrates with good to excellent yields under solvent‐free conditions. Efficient activation of the transamidation can be realized by the above complexes acting as cooperative acid–base bifunctional catalysts, which are proposed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higher reactivity in comparison with simple monometallic catalysts.
    已经开发出一种实用的杂双系元素催化的伯,仲和叔酰胺与脂肪族和芳香族胺的酰胺化反应。该方法还应用于弱反应性代酰胺,以证明其多功能性和广泛的底物范围。杂双系元素催化剂在无溶剂条件下显示出高催化活性和多种底物,收率良好至优异。可以通过上述配合物作为酸基双官能催化剂,来实现转酰胺基的有效活化,与简单的单属催化剂相比,这些络合物被认为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