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戊烯腈 | 16529-66-1

中文名称
3-戊烯腈
中文别名
3-戊烯腈,主要为反式
英文名称
3-Pentenenitrile
英文别名
trans-3-pentenonitrile;(E)-pent-3-enenitrile
3-戊烯腈化学式
CAS
16529-66-1
化学式
C5H7N
mdl
——
分子量
81.1173
InChiKey
UVKXJAUUKPDDNW-NSCUHMNN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144-147 °C(lit.)
  • 密度:
    0.842 g/mL at 20 °C(lit.)
  • 闪点:
    104 °F
  • 物理描述:
    3-pentenenitrile, [liquid] appears as a clear colorless to amber liquid. Less dense than water. Flash point 104°F. Boiling point 296°F. Generally stable and not liable to polymerization. May be toxic by skin absorption, inhalation or ingestion. Prolonged exposure may result in delayed cyanide poisoning. Avoid direct contact with vapors, mists or liquid. May produce cyanide gas and carbon monoxide during combustion. Used in the manufacture of various organic chemicals.
  • 溶解度:
    less than 1 mg/mL at 66° F (NTP, 1992)
  • 蒸汽压力:
    1 mm Hg at 106 °F ; 5 mm Hg at 122° F; 40 mm Hg at 158° F (NTP, 1992)
  • 稳定性/保质期:
    按规定使用该物质不会分解,并且它能避免与氧化剂、碱性物质、高温及明火接触。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
  • 重原子数:
    6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23.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ADMET

毒理性
  • 副作用
其他毒物 - 化学窒息剂
Other Poison - Chemical Asphyxiant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毒理性
  • 毒性数据
大鼠LC50 = 420 ppm/4小时
LC50 (rat) = 420 ppm/4h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毒理性
  • 相互作用
研究了腈类化合物(包括3-戊烯腈)的毒性机制以及小鼠体内代谢调节剂对其物化性质的影响。所有测试的腈类化合物在体内和体外均能释放氰化物,除了苯腈之外,尽管释放程度以及四氯化碳预处理对动物死亡的影响在不同腈类化合物中有所不同。根据这些结果,测试化合物被暂时分为3组。在第1组中,急性毒性通过四氯化碳预处理显著降低,在第2组中,毒性没有显著变化或略有增加,而在第3组中,只有苯腈,毒性明显增强。在给予第1组化合物的小鼠大脑中,死亡时氰化物的量较高,水平与用氰化钾处理杀死的小鼠中发现的水平相当。第1组化合物的log(1/LD50)与log p之间的关系符合抛物线图,而第2组化合物的关系是线性的。对于大多数腈类化合物,当培养混合物中含有SKF-525A、一氧化碳或用四氯化碳处理的小鼠的微粒体时,体外代谢被抑制。当小鼠用乙醇封闭时,与对照相比,腈类的代谢增强。然而,当乙醇添加到培养混合物中时,它抑制了腈类的体外代谢。
The toxic mechanism of nitriles (including 3-pentenenitrile) and the effect of metabolic modifiers in mice were studied in relation to thei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ll the test nitriles liberated cyanide both in vivo and in vitro, with the exception of benzonitrile, although the extent of liberation and the effect of carbon tetrachloride pretreatment on the mortality of animals differed among nitriles. From these results, test compounds were tentative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In group 1, acute toxicity was greatly reduced by carbon tetrachloride pretreatment, in group 2, toxicity was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d or was somewhat enhanced, and in group 3, benzonitrile only, toxicity was clearly enhanced. The amount of cyanide was higher at death in the brains of mice given group 1 compounds, the level being comparable to that found in mice killed by dosing with potassium cyanide. The relation between log (1/LD50) and log p for the compounds in group 1 fitted a parabolic plot, while that for compounds in group 2 was linear. For most nitriles, the in vitro metabolism was inhibited when the incubation mixture contained either SKF-525A, carbon monoxide, or microsomes from mice treated with carbon tetrachloride. When mice were closed with ethyl alcohol, metabolic enhancement of nitriles was seen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However, ethyl alcohol, when added to the incubation mixture, inhibited the in vitro metabolism of nitriles.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 解毒与急救
氰化物中毒的成功治疗关键是迅速支持呼吸和循环。大量氰化物过量病例仅通过良好的支持性治疗得以存活。应立即关注辅助通气、给予100%氧气、插入静脉导管,并开始心脏监测。立即获取动脉血气,并纠正任何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pH低于7.15)。在中度或严重症状的患者中,即使pO2正常,也应常规使用氧气(100%),因为100%的氧气可以增加氧气的输送,可能重新激活被氰化物抑制的线粒体酶,并增强硫代硫酸盐的效果。在心肺复苏(CPR)期间避免口对口人工呼吸,以防止自我中毒。/氰化物/
Rapid support of respiration and circulation is essential to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cyanide intoxication. Massive cyanide overdoses have survived with only good supportive care. Immediate attention should be directed toward assisted ventilation, administration of 100% oxygen, insertion of intravenous lines, and institution of cardiac monitoring. Obtain an arterial blood gas immediately and correct any severe metabolic acidosis (pH below 7.15). Oxygen (100%) should be used routinely in moderate or severely symptomatic patients even in the presence of a normal pO2, since 100% O2 increases O2 delivery, may reactivate cyanide-inhibited mitochondrial enzymes, and potentiates the effect of thiosulfate. Avoid mouth to mouth resuscitation during CPR in order to prevent self poisoning. /Cyanides/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 解毒与急救
亚硝酸戊酯胶囊旨在产生3%至5%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同时建立静脉通道以给予静脉注射亚硝酸钠。作为一种临时措施,病人在准备亚硝酸钠的同时吸入蒸汽。由于高铁血红蛋白产生量的可变性以及心血管崩溃的可能性,如果亚硝酸钠容易获得且病人状况并非极端危急,这一步骤可以省略。适当的通风和氧合比给药亚硝酸戊酯更为重要。每分钟粉碎一粒胶囊(0.2毫升),吸入30秒,直到静脉注射亚硝酸钠。亚硝酸钠(3%溶液),以10毫升3%溶液(例如,300毫克)的形式,通过静脉缓慢给药,持续4分钟,以在成人中产生20%的高铁血红蛋白水平。儿童应首先按每公斤体重0.33毫升的3%溶液给药,以2.5毫升/分钟的速度输注,最多不超过10毫升。根据儿童的体重给药亚硝酸钠剂量,因为儿童中曾发生过致命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氰化物/
Amyl nitrite perles are designed to produce 3% to 5% methemoglobinemia while an iv line is established for iv sodium nitrite. As a temporizing measure, the patient inhales the vapors until the sodium nitrite is ready. Because of the variability in methemoglobin production and the potential for cardiovascular collapse, this step may be omitted if sodium nitrite is readily available and the patient is not in extremis. Adequate ventilation and oxygenation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administration of amyl nitrite. One perle (0.2 ml) is crushed and inhaled for 30 seconds every minute until iv nitrite is given. Sodium nitrite (3% solution), as 10 ml of a 3% solution (eg, 300 mg), is administered iv slowly over 4 minutes to produce a 20% methemoglobin level in adults. Children should receive 0.33 ml of the 3% solution per kilogram initially at an infusion rate of 2.5 ml/min, up to a maximum of 10 ml. Administer sodium nitrite doses to children on the basis of body weight, since fatal methemoglobinemia has occurred in children. /Cyanides/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6.1(a)
  • 危险品标志:
    T
  • 安全说明:
    S45
  • 危险类别码:
    R23,R36/37/38,R22,R10,R23/24/25
  • 危险类别:
    6.1(a)
  • WGK Germany:
    3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275 6.1/PG 2
  • 储存条件:
    存放于密闭、阴凉、干燥处即可。

SDS

SDS:feef61ccc41f825b25a9d3726454d85c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3-戊烯腈,主要为反式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易燃液体 (类别 3)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 4)
急性毒性, 吸入 (类别 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226 易燃液体和蒸气
H302 吞咽有害。
H331 吸入会中毒。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和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33 保持容器密闭。
P240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
P241 使用防爆的电气/ 通风/ 照明 设备。
P242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 采取措施,防止静电放电。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戴面罩.
事故响应
P303 + P361 + P353 如果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除去/脱掉所有沾污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
浴。
P304 + P340 如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11 呼救解毒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处置(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0 漱口。
P370 + P378 火灾时: 用干的砂子,干的化学品或耐醇性的泡沫来灭火。
安全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3 + P235 保持低温,存放于通风良好处。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5H7N
分子式
: 81.12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3-Pentenenitrile
-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16529-66-1
No.)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人体吸入引起高铁血红蛋白形成,一定浓度后引起苍白病。一般2~4小时或更长时间后发作,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小(起始)火时,使用媒介物如“乙醇”泡沫、干化学品或二氧化碳。大火时,尽可能使用水灭火。使用大量(
洪水般的)水以喷雾状应用;水柱可能是无效的。用大量水降温所有受影响的容器。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氢氰酸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用水喷雾冷却未打开的容器。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戴呼吸罩。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移去所有火源。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谨防蒸气积累达到可爆炸的浓度。蒸气能在低洼处积聚。
6.2 环境保护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围堵溢出,用防电真空清洁器或湿刷子将溢出物收集起来,并放置到容器中去,根据当地规定处理(见第13部
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吸入蒸气和烟雾。
切勿靠近火源。-严禁烟火。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聚。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以防止泄漏。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避免与皮肤、眼睛和衣服接触。 休息前和操作本品后立即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阻燃防静电防护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BEK型
(EN
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
毒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液体
颜色: 无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144 - 147 °C - lit.
g) 闪点
40 °C - 闭杯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33.2 hPa 在 50 °C
213 hPa 在 100 °C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0.837 g/cm3 在 25 °C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辛醇--水的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0.873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热,火焰和火花。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强氧化剂, 强碱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会中毒。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误吞对人体有害。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人体吸入引起高铁血红蛋白形成,一定浓度后引起苍白病。一般2~4小时或更长时间后发作,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在装备有加力燃烧室和洗刷设备的化学焚烧炉内燃烧处理,特别在点燃的时候要注意,因为此物质是高度易燃
性物质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3275 国际海运危规: 3275 国际空运危规: 3275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NITRILES, TOXIC, FLAMMABLE, N.O.S. (3-Pentenenitrile)
国际海运危规: NITRILES, TOXIC, FLAMMABLE, N.O.S. (3-Pentenenitrile)
国际空运危规: Nitriles, toxic, flammable, n.o.s. (3-Pentenenitrile)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6.1 (3) 国际海运危规: 6.1 (3) 国际空运危规: 6.1 (3)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 国际海运危规: II 国际空运危规: 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6. 其他信息
进一步信息
版权所有:2013 Co. LLC. 公司。许可无限制纸张拷贝,仅限于内部使用。
上述信息视为正确,但不包含所有的信息,仅作为指引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是基于我们目前所知,就正
确的安全提示来说适用于本品。该信息不代表对此产品性质的保证。
参见发票或包装条的反面。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戊烯腈 在 potassium phosphate buffer 作用下, 反应 12.0h, 以99.5%的产率得到3-戊烯酸
    参考文献:
    名称:
    An in-depth study of the biotransformation of nitriles into amides and/or acids using Rhodococcus rhodochrous AJ2701
    摘要:
    多种脂肪族、芳香族和杂环腈类化合物在非常温和的条件下使用 Rhodococcus sp. AJ270 微生物可以被容易地水解成相应的酰胺和/或酸。这种新型腈水解微生物中涉及的腈水合酶高效地将大多数测试的腈化合物水合形成酰胺,不论取代基的电子和立体效应如何。在大多数情况下,与酰胺酶相关的酸催化反应迅速且高效。具有相邻取代基的底物(可能是芳香腈的邻位取代基,杂环中相邻的杂原子或α,β-不饱和腈中的二重取代基)的酰胺缓慢水解,从而允许高效分离酰胺。该酶促过程的应用范围、局限性和反应机制已被系统研究。分子直径大于7 Å 的大小以及在腈附近存在能够与金属络合的功能会抑制水解。
    DOI:
    10.1039/a607977f
  • 作为产物:
    描述:
    1,3-丁二烯 在 hydrogen isocyanide 、 copper(I) bromide 作用下, 以 己二腈 为溶剂, 生成 3-戊烯腈
    参考文献:
    名称:
    Manufacture of 3-pentene nitrile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3-戊烯腈的工艺,该工艺通过在有机腈的存在下,在氯化亚铜催化剂的存在下使丁二烯和氢氰酸反应,反应物按指定比例存在,同时在无机卤化物来源中添加额外的卤化物或卤化物混合物。
    公开号:
    US04240976A1
  • 作为试剂: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nickel(0)-phosphorous ligand complexes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镍(II)-醚加合物开始制备镍(0)-磷配体络合物的方法。
    公开号:
    US20070083057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ighly Selective Hydroaminomethylation of Internal Alkenes To Give Linear Amines
    作者:Moballigh Ahmed、Raymond P. J. Bronger、Ralf Jackstell、Paul C. J. Kamer、Piet W. N. M. van Leeuwen、Matthias Beller
    DOI:10.1002/chem.200600702
    日期:2006.12.4
    internal olefins and mixtures of internal and terminal olefins have been converted highly selectively into linear amines. Investigations of the effects of the calculated natural bite angles of ligands on hydroaminomethylation shows that the regioselectivity for the linear product follows a similar trend to that seen in the hydroformylation of internal alkenes with the aid of these ligands. Hydroaminomethylation
    据报道,苯氧磷膦改性的Xantphos型配体(1-9)在铑催化的内烯烃加氢氨基甲基化反应中得到线性胺。通过使用0.1摩尔%[Rh(cod)2] BF(4)/0.4摩尔%黄嘌呤草磷(1)获得了出色的化学和区域选择性,为从内部制备胺提供了实用且对环境有吸引力的合成途径烯烃。第一次,官能化的内烯烃以及内烯烃和末端烯烃的混合物都被高度选择性地转化为线性胺。对所计算的配体的自然咬合角对氢氨基甲基化的影响的研究表明,线性产物的区域选择性遵循与借助这些配体的内部烯烃的氢甲酰化所观察到的趋势相似的趋势。通过高压红外光谱法监测氢氨基甲基化及其各个步骤。结果表明,氢氨基甲基化通过顺序异构化/加氢甲酰化/胺化/加氢途径发生。
  • Practical Synthesis of (<i>Z</i>)-α,β-Unsaturated Nitriles via a One-Pot Sequential Hydroformylation/Knoevenagel Reaction
    作者:Yanxin Jiang、Chao Li、Songbai Tang、Shaokun Tao、Maolin Yuan、Ruixiang Li、Hua Chen、Haiyan Fu、Xueli Zheng
    DOI:10.1021/acs.joc.1c01953
    日期:2021.11.5
    Herein, the synthesis of (Z)-α,β-unsaturated nitriles by a sequential hydroformylation/Knoevenagel reaction has been first developed. A variety of crude α-olefins from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internal and special olefins, as well as alkynes could be transformed into value-added alkenyl nitriles (39 examples) up to 90% yield. Remarkably, compared with commonly used tedious multistep reactions, the
    在此,首次开发了通过顺序加氢甲酰化/Knoevenagel 反应合成 ( Z )-α,β-不饱和腈。来自费-托合成的各种粗α-烯烃、内烯烃和特殊烯烃以及炔烃可以转化为增值的烯基腈(39 个例子),产率高达 90%。值得注意的是,与常用的繁琐的多步反应相比,一锅法的特点是原料便宜且容易获得,具有优异的化学选择性、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反应条件非常温和,易于放大生产。
  • .alpha.-Benzylidene lactone derivatives
    申请人: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公开号:US03993771A1
    公开(公告)日:1976-11-23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novel .alpha.-benzylidene-.gamma.-butyrolactone derivatives and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them. Further, the present invention pertains to the fungicid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he same and use thereof.
    本发明涉及新颖的α-苄基亚苄基-γ-丁酸内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此外,本发明涉及含有该衍生物的杀真菌组合物以及其用途。
  • Manufacture of organic nitriles
    申请人:Imperia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公开号:US03947487A1
    公开(公告)日:1976-03-30
    Olefins are converted to nitriles by reacting with hydrogen cyanide in the presence of an organic thiol or sulphide and a catalytic amount of a cuprous salt which is soluble therein; especially for making 3-pentene nitrile from butadiene.
    烯烃在有机硫醇或硫化物和可溶于其中的一种铜盐的催化作用下,与氢氰酸反应转化为腈类化合物;特别适用于从丁二烯制备3-戊烯腈。
  • Process for Isomerization of CIS-2-Pentenenitrile to 3-Pentenenitriles
    申请人:BASF SE
    公开号:US20130289299A1
    公开(公告)日:2013-10-31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improved process for batchwise or continuous isomerization of cis-2-pentenenitrile to 3-pentenenitriles in the presence of 1,4-diazabicyclo[2.2.2]octane as catalyst.
    本发明涉及在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存在下,对顺-2-戊烯腈进行批量或连续异构化改进过程,以得到3-戊烯腈。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同类化合物

(N-(2-甲基丙-2-烯-1-基)乙烷-1,2-二胺) (4-(苄氧基)-2-(哌啶-1-基)吡啶咪丁-5-基)硼酸 (11-巯基十一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鼠立死 鹿花菌素 鲸蜡醇硫酸酯DEA盐 鲸蜡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 鲸蜡基胺氢氟酸盐 鲸蜡基二甲胺盐酸盐 高苯丙氨醇 高箱鲀毒素 高氯酸5-(二甲氨基)-1-({(E)-[4-(二甲氨基)苯基]甲亚基}氨基)-2-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2-氯-1-({(E)-[4-(二甲氨基)苯基]甲亚基}氨基)-6-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2-(丙烯酰基氧基)-N,N,N-三甲基乙铵 马诺地尔 马来酸氢十八烷酯 马来酸噻吗洛尔EP杂质C 马来酸噻吗洛尔 马来酸倍他司汀 顺式环己烷-1,3-二胺盐酸盐 顺式氯化锆二乙腈 顺式吡咯烷-3,4-二醇盐酸盐 顺式双(3-甲氧基丙腈)二氯铂(II) 顺式3,4-二氟吡咯烷盐酸盐 顺式1-甲基环丙烷1,2-二腈 顺式-二氯-反式-二乙酸-氨-环己胺合铂 顺式-二抗坏血酸(外消旋-1,2-二氨基环己烷)铂(II)水合物 顺式-N,2-二甲基环己胺 顺式-4-甲氧基-环己胺盐酸盐 顺式-4-环己烯-1.2-二胺 顺式-4-氨基-2,2,2-三氟乙酸环己酯 顺式-2-甲基环己胺 顺式-2-(苯基氨基)环己醇 顺式-2-(氨基甲基)-1-苯基环丙烷羧酸盐酸盐 顺式-1,3-二氨基环戊烷 顺式-1,2-环戊烷二胺 顺式-1,2-环丁腈 顺式-1,2-双氨甲基环己烷 顺式--N,N'-二甲基-1,2-环己二胺 顺式-(R,S)-1,2-二氨基环己烷铂硫酸盐 顺式-(2-氨基-环戊基)-甲醇 顺-2-戊烯腈 顺-1,3-环己烷二胺 顺-1,3-双(氨甲基)环己烷 顺,顺-丙二腈 非那唑啉 靛酚钠盐 靛酚 霜霉威盐酸盐 霜脲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