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8-bis[2-(benzimidazol-1-yl)ethoxy]-9,10-anthraquino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8-bis[2-(benzimidazol-1-yl)ethoxy]-9,10-anthraquinone
英文别名
1,8-bis[2-(benzimidazol-1-yl)ethoxy]anthracene-9,10-dione;1,8-Bis[2-(benzimidazol-1-yl)ethoxy]anthracene-9,10-dione
1,8-bis[2-(benzimidazol-1-yl)ethoxy]-9,10-anthraquino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32H24N4O4
mdl
——
分子量
528.567
InChiKey
WNXANRQKWHCFB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1
  • 重原子数:
    40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7.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2
  • 拓扑面积:
    88.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2-bromoethyl)-1-(pyridin-2-ylmethyl)-1H-benzimidazolium bromide 、 1,8-bis[2-(benzimidazol-1-yl)ethoxy]-9,10-anthraquinone 在 ammonium hexafluorophosphat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44.0h, 以42%的产率得到1,8-bis{2-[1'-(3-(N-pyridinemethylenebenzimidazolyl)ethyl)benzimidazolyl]}ethoxy-9,10-anthraquinone hexafluorophosph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四苯并咪唑盐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苯并咪唑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它是在有机溶剂中以1,8‑二羟基蒽醌为原料,与1,2‑二溴乙烷、碳酸钾、反应得到1,8‑二(2‑溴乙氧基)蒽醌,再与苯并咪唑合成1,8‑二[2‑(苯并咪唑基)乙氧基]‑9,10‑蒽醌,然后将其与1‑吡啶亚甲基‑3‑(2‑溴乙基)苯并咪唑溴化物反应,再与NH4PF6进行阴离子交换得到1,8‑二{2‑[1’‑(3‑(N‑吡啶亚甲基‑苯并咪唑基)乙基)苯并咪唑基]}乙氧基‑9,10‑蒽醌六氟磷酸盐(I)。本发明的四齿苯并咪唑盐化合物制备简洁、荧光感光效果明显的优点,对一些特定的离子敏感,可以用来制作荧光分子识别体系,主要应用于荧光识别技术领域。
    公开号:
    CN109053689B
  • 作为产物:
    描述:
    1,8-二羟基蒽醌四丁基溴化铵potassium carbonate 、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丙酮 为溶剂, 反应 98.0h, 生成 1,8-bis[2-(benzimidazol-1-yl)ethoxy]-9,10-anthraqui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对于钴的新荧光比色化学传感器(II)离子基于双-苯并咪唑盐具有三个蒽醌基团†
    摘要:
    新型荧光比色化学传感器1,8-双{2- { N- [2'-(8'-羟基-9,10-蒽醌-1-基氧基)乙基]苯并咪唑鎓基}乙氧基} -9',10'-制备了蒽醌六氟磷酸盐(3),并通过1 H和13 C NMR光谱进行了表征;还获得了其单晶结构。通过荧光和紫外滴定,1 H NMR滴定,HRMS和红外光谱,我们探索了3的阳离子识别性能,结果表明3是一种高效的Co 2+化学传感器。与Co 2+混合后,肉眼可以看到明显的颜色变化(在可见光下从橙色变为红色),并伴有明显的荧光猝灭。在3的吸收光谱中观察到了一个色差位移(约27 nm)和一个在487 nm处的新峰。此外,使用智能手机将3应用于Co 2+的检测,计算出的检测下限降至0.47μM。
    DOI:
    10.1039/c8nj04983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双苯并咪唑六氟磷酸盐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与应用
    申请人:天津师范大学
    公开号:CN108947910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本发明公开了新的双苯并咪唑盐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它是在有机溶剂中以1,8‑二羟基‑9,10‑蒽醌为原料,与1,2‑二溴乙烷反应得到1‑(2‑溴乙氧基)‑8‑羟基‑9,10‑蒽醌(I)和1,8‑二(2‑溴乙氧基)‑9,10‑蒽醌(II),将(II)与苯并咪唑反应得到1,8‑二[2‑(苯并咪唑‑1‑基)乙氧基]‑9,10‑蒽醌(III),然后将其与(I)反应得到的溴化物,再将溴化物与六氟磷酸盐反应得到1,8‑二2‑N‑[2’‑(8’‑羟基‑9,10‑蒽醌‑1’‑基氧基)乙基]苯并咪唑甲基}‑9’,10’‑蒽醌六氟磷酸盐(IV)。本发明的双苯并咪唑盐化合物(IV)制备简洁、结构可调整、荧光感光效果明显的优点,可以用来制作荧光分子识别体系,主要应用于荧光识别技术领域。
  • A new fluorescent–colorimetric chemosensor for cobalt(<scp>ii</scp>) ions based on bis-benzimidazolium salt with three anthraquinone groups
    作者:Qing-Xiang Liu、Ze-Liang Hu、Zhi-Xiang Zhao
    DOI:10.1039/c8nj04983a
    日期:——
    mixing with Co2+, a distinct color change (from orange to red under visible light) was visible to naked eyes accompanied with remarkable fluorescence quenching. A hypochromatic shift (ca. 27 nm) and a new peak at 487 nm were observed in the absorption spectra of 3. Furthermore, 3 was also applied for the detection of Co2+ by using a smartphone with the calculated limit of detection down to 0.47 μM.
    新型荧光比色化学传感器1,8-双2- N- [2'-(8'-羟基-9,10-蒽醌-1-基氧基)乙基]苯并咪唑鎓基}乙氧基} -9',10'-制备了蒽醌六氟磷酸盐(3),并通过1 H和13 C NMR光谱进行了表征;还获得了其单晶结构。通过荧光和紫外滴定,1 H NMR滴定,HRMS和红外光谱,我们探索了3的阳离子识别性能,结果表明3是一种高效的Co 2+化学传感器。与Co 2+混合后,肉眼可以看到明显的颜色变化(在可见光下从橙色变为红色),并伴有明显的荧光猝灭。在3的吸收光谱中观察到了一个色差位移(约27 nm)和一个在487 nm处的新峰。此外,使用智能手机将3应用于Co 2+的检测,计算出的检测下限降至0.47μM。
  • 四苯并咪唑盐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申请人:天津师范大学
    公开号:CN109053689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苯并咪唑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它是在有机溶剂中以1,8‑二羟基蒽醌为原料,与1,2‑二溴乙烷、碳酸钾、反应得到1,8‑二(2‑溴乙氧基)蒽醌,再与苯并咪唑合成1,8‑二[2‑(苯并咪唑基)乙氧基]‑9,10‑蒽醌,然后将其与1‑吡啶亚甲基‑3‑(2‑溴乙基)苯并咪唑溴化物反应,再与NH4PF6进行阴离子交换得到1,8‑二2‑[1’‑(3‑(N‑吡啶亚甲基‑苯并咪唑基)乙基)苯并咪唑基]}乙氧基‑9,10‑蒽醌六氟磷酸盐(I)。本发明的四齿苯并咪唑盐化合物制备简洁、荧光感光效果明显的优点,对一些特定的离子敏感,可以用来制作荧光分子识别体系,主要应用于荧光识别技术领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齐斯托醌 黄决明素 马普替林杂质E(N-甲基马普替林) 马普替林杂质D 马普替林 颜料黄199 颜料黄147 颜料黄123 颜料黄108 颜料红89 颜料红85 颜料红251 颜料红177 颜料紫27 顺式-1-(9-蒽基)-2-硝基乙烯 阿美蒽醌 阳离子蓝3RL 长蠕孢素 镁蒽四氢呋喃络合物 镁蒽 锈色洋地黄醌醇 锂钠2-[[4-[[3-[(4-氨基-9,10-二氧代-3-磺基-1-蒽基)氨基]-2,2-二甲基-丙基]氨基]-6-氯-1,3,5-三嗪-2-基]氨基]苯-1,4-二磺酸酯 锂胭脂红 链蠕孢素 铷离子载体I 铝洋红 铂(2+)二氯化1-({2-[(2-氨基乙基)氨基]乙基}氨基)蒽-9,10-二酮(1:1) 钾6,11-二氧代-6,11-二氢-1H-蒽并[1,2-d][1,2,3]三唑-4-磺酸酯 钠6,11-二氧代-6,11-二氢-1H-蒽并[1,2-d][1,2,3]三唑-4-磺酸酯 钠4-({4-[乙酰基(乙基)氨基]苯基}氨基)-1-氨基-9,10-二氧代-9,10-二氢-2-蒽磺酸酯 钠2-[(4-氨基-9,10-二氧代-3-磺基-9,10-二氢-1-蒽基)氨基]-4-{[2-(磺基氧基)乙基]磺酰基}苯甲酸酯 钠1-氨基-9,10-二氢-4-[[4-(1,1-二甲基乙基)-2-甲基苯基]氨基]-9,10-二氧代蒽-2-磺酸盐 钠1-氨基-4-[(3-{[(4-甲基苯基)磺酰基]氨基}苯基)氨基]-9,10-二氧代-9,10-二氢-2-蒽磺酸酯 钠1-氨基-4-[(3,4-二甲基苯基)氨基]-9,10-二氧代-9,10-二氢-2-蒽磺酸酯 钠1-氨基-4-(1,3-苯并噻唑-2-基硫基)-9,10-二氧代蒽-2-磺酸盐 醌茜隐色体 醌茜素 酸性蓝127:1 酸性紫48 酸性紫43 酸性兰62 酸性兰25 酸性兰182 酸性兰140 酸性兰138 酸性兰 129 透明蓝R 透明蓝AP 透明红FBL 透明紫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