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allyloxy)-2-({[2-(allyloxy)benzyl]oxy}methyl)benzene | 1413932-61-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allyloxy)-2-({[2-(allyloxy)benzyl]oxy}methyl)benzene
英文别名
1-Prop-2-enoxy-2-[(2-prop-2-enoxyphenyl)methoxymethyl]benzene;1-prop-2-enoxy-2-[(2-prop-2-enoxyphenyl)methoxymethyl]benzene
1-(allyloxy)-2-({[2-(allyloxy)benzyl]oxy}methyl)benzene化学式
CAS
1413932-61-2
化学式
C20H22O3
mdl
——
分子量
310.393
InChiKey
QEUFLCMSNWIVK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3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
  • 拓扑面积:
    27.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allyloxy)-2-({[2-(allyloxy)benzyl]oxy}methyl)benzeneGrubbs catalyst first generation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0.0h, 以69%的产率得到(E)-6,9-dihydro-15H,17H-dibenzo[b,g][1,5,9]trioxacyclotridec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闭环易位反应可访问的13元杂环中烯烃双键的立体化学
    摘要:
    通过闭环复分解(RCM)反应合成了曼扎明生物碱核心结构的13元杂环类似物。评估了远程杂原子(N,O,S)对使用第一和第二代钌卡宾络合物在RCM反应中形成的烯烃双键的E / Z立体化学的影响。研究表明,RCM反应是动力学控制的,杂原子影响双键的立体化学。
    DOI:
    10.1016/j.tetlet.2012.09.065
  • 作为产物:
    描述:
    邻丙烯基氧基苯甲醛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氯化亚砜 、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 、 mineral oil 为溶剂, 反应 13.0h, 生成 1-(allyloxy)-2-({[2-(allyloxy)benzyl]oxy}methyl)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闭环易位反应可访问的13元杂环中烯烃双键的立体化学
    摘要:
    通过闭环复分解(RCM)反应合成了曼扎明生物碱核心结构的13元杂环类似物。评估了远程杂原子(N,O,S)对使用第一和第二代钌卡宾络合物在RCM反应中形成的烯烃双键的E / Z立体化学的影响。研究表明,RCM反应是动力学控制的,杂原子影响双键的立体化学。
    DOI:
    10.1016/j.tetlet.2012.09.06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winding road of the uvaretin class of natural products: from total synthesis to bioactive agent discovery
    作者:Johnathan Dallman、Ashabha Lansakara、Thi Nguyen、Chamitha Weeramange、Wasundara Hulangamuwa、Ryan J. Rafferty
    DOI:10.1039/c9md00052f
    日期:——
    synthetic route to gain access to the uvaretin class of chalcone natural products. In this, the construction of a small library was achieved, and the collection was evaluated for cytotoxicity and other biological properties. Uvaretin (1) was accessed via a seven-step route in an overall yield of 15.1%. Within this route, the unsaturated enone variant of uvaretin (2), also a natural product, was accessed
    在此,我们公开了合成途径的开发,以获取查尔酮天然产品中的uvaretin类。在这种情况下,实现了一个小型文库的构建,并对该集合的细胞毒性和其他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评估。通过七步路线获得了Uvaretin(1),总产率为15.1%。在该途径内,通过六个步骤以16.7%的收率获得了也是天然产物的uvaretin(2)的不饱和烯酮变体。与以前的合成路线相比,该路线提供的1和2产量分别提高了将近三倍,而总产量分别为5.8%和3.0%。评估1和图2显示了癌细胞系HeLa,U937,A549和MIA PaCa-2中的IC 50值在2.0和5.1μM之间。整个查耳酮文库集的筛选导致在六个癌细胞系中发现30多种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唯一的μMIC 50活性。此外,发现多个文库成员具有已知的化学治疗剂有希望的增强特性。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