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5-indanyl)sulfite | 84511-66-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5-indanyl)sulfite
英文别名
bis(2,3-dihydro-1H-inden-5-yl) sulfite
bis-(5-indanyl)sulfite化学式
CAS
84511-66-0
化学式
C18H18O3S
mdl
——
分子量
314.405
InChiKey
VCZFNYRQZBZLK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54.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1-amidino-4-piperidinepropionic acid hydrochloride 、 5-茚醇吡啶氯化亚砜 作用下, 以 N-甲基乙酰胺 为溶剂, 生成 bis-(5-indanyl)sulfite
    参考文献:
    名称:
    Amidinopiperidine derivatives
    摘要:
    式(I)化合物,其中R代表氢原子、萘基、茚满基、四氢萘基或吡啶基团,或可带有1至3个选自卤素原子以及烷基、烯基、烷氧基、烷酰基、氰基、甲酰基、三氟甲基、苯基、苯基烷基、烷酰氨基、氨基磺酰基、羧基、烷氧羰基、苄氧羰基、苯甲酰乙烯基、苯乙烯基羰基、羧乙烯基和二苯甲氧羰基乙烯基团之一的取代基的苯基团;A代表氧或硫原子;n代表0至3的整数,但当n为0时,R不得为氢原子;以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对于抑制补体反应、由过敏反应引起的炎症以及血小板聚集具有显著效用。
    公开号:
    US04433152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US4433152A
    申请人:——
    公开号:US4433152A
    公开(公告)日:1984-02-21
  • Amidinopiperidine derivatives
    申请人:Nippon Chemiphar Co., Ltd.
    公开号:US04433152A1
    公开(公告)日:1984-02-21
    A compound of the formula, ##STR1## wherein R represents a hydrogen atom, a naphthyl, indanyl, tetrahydronaphthyl or pyridyl group, or a phenyl group which may have 1 to 3 substituents selected from the group consisting of a halogen atom, and an alkyl, alkenyl, alkoxy, alkanoyl, cyano, formyl, trifluoromethyl, phenyl, phenylalkyl, alkanoyl-amino, aminosulfonyl, carboxyl, alkoxycarbonyl, benzyloxycarbonyl, benzoylvinyl, phenylvinylcarbonyl, carboxyvinyl, and diphenyl-methyloxycarobnylvinyl group, A represents an oxygen or sulfur atom, and n represents an integer of 0 to 3, with the proviso that when n is an integer of 0, R must not be a hydrogen atom, or a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salt thereof is effectively useful for inhibiting a complement reaction, inflammation caused by an allergic reaction, and platelet aggregation.
    式(I)化合物,其中R代表氢原子、萘基、茚满基、四氢萘基或吡啶基团,或可带有1至3个选自卤素原子以及烷基、烯基、烷氧基、烷酰基、氰基、甲酰基、三氟甲基、苯基、苯基烷基、烷酰氨基、氨基磺酰基、羧基、烷氧羰基、苄氧羰基、苯甲酰乙烯基、苯乙烯基羰基、羧乙烯基和二苯甲氧羰基乙烯基团之一的取代基的苯基团;A代表氧或硫原子;n代表0至3的整数,但当n为0时,R不得为氢原子;以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对于抑制补体反应、由过敏反应引起的炎症以及血小板聚集具有显著效用。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7,7-双[(4S)-(苯基)恶唑-2-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7-双[(4S)-(苯基)恶唑-2-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4S,5R)-3,3a,8,8a-四氢茚并[1,2-d]-1,2,3-氧杂噻唑-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3aS,8aR)-2-(吡啶-2-基)-8,8a-二氢-3aH-茚并[1,2-d]恶唑 (3aS,3''aS,8aR,8''aR)-2,2''-环戊二烯双[3a,8a-二氢-8H-茚并[1,2-d]恶唑] (1α,1'R,4β)-4-甲氧基-5''-甲基-6'-[5-(1-丙炔基-1)-3-吡啶基]双螺[环己烷-1,2'-[2H]indene 齐洛那平 鼠完 麝香 风铃醇 颜料黄138 雷美替胺杂质14 雷美替胺杂质 雷美替胺杂质 雷美替胺杂质 雷美替胺杂质 雷美替胺杂质 雷美替胺 雷沙吉兰杂质8 雷沙吉兰杂质5 雷沙吉兰杂质4 雷沙吉兰杂质3 雷沙吉兰杂质15 雷沙吉兰杂质12 雷沙吉兰杂质 雷沙吉兰 阿替美唑盐酸盐 铵2-(1,3-二氧代-2,3-二氢-1H-茚-2-基)-8-甲基-6-喹啉磺酸酯 金粉蕨辛 金粉蕨亭 重氮正癸烷 酸性黄3[CI47005] 酒石酸雷沙吉兰 还原茚三酮(二水) 还原茚三酮 过氧化,2,3-二氢-1H-茚-1-基1,1-二甲基乙基 表蕨素L 螺双茚满 螺[茚-2,4-哌啶]-1(3H)-酮盐酸盐 螺[茚-2,4'-哌啶]-1(3H)-酮 螺[茚-1,4-哌啶]-3(2H)-酮盐酸盐 螺[环丙烷-1,2'-茚满]-1'-酮 螺[二氢化茚-1,4'-哌啶] 螺[1H-茚-1,4-哌啶]-3(2H)-酮 螺[1H-茚-1,4-哌啶]-1,3-二羧酸, 2,3-二氢- 1,1-二甲基乙酯 螺[1,2-二氢茚-3,1'-环丙烷] 藏花茚 蕨素 Z 蕨素 D 蕨素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