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chloromethyl)-5-isobutylisoxazole | 1142210-99-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chloromethyl)-5-isobutylisoxazole
英文别名
3-(chloromethyl)-5-(2-methylpropyl)-1,2-oxazole
3-(chloromethyl)-5-isobutylisoxazole化学式
CAS
1142210-99-8
化学式
C8H12ClNO
mdl
MFCD09749407
分子量
173.642
InChiKey
BGVAJYBLQVTTG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4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25
  • 拓扑面积:
    2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H-1,4-苯并噁嗪-3(4H)-酮3-(chloromethyl)-5-isobutylisoxazole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8.0h, 以86%的产率得到4-((5-isobutylisoxazol-3-yl)methyl)-2H-benzo[b][1,4]oxazin-3(4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小分子布氏锥虫 N-肉豆蔻酰转移酶抑制剂的开发:新型结合模式的发现和优化
    摘要:
    来自布氏锥虫的N-肉豆蔻酰转移酶(NMT)已在化学和生物学上被证实是人类非洲锥虫病的潜在药物靶点。我们之前报道了一些基于吡唑磺酰胺系列的非常有效的化合物的开发,这些化合物源自高通量筛选。在此,我们描述了在屏幕中也发现的噻唑烷酮和苯并吗啉支架的工作。大利什曼原虫中噻唑烷酮的 X 射线晶体结构NMT 利用一种新的结合模式显示了该化合物结合在先前报道的活性位点中。这提供了进一步优化的潜力。苯并吗啉酮也被发现在类似的区域结合。使用基于 X 射线晶体学/结构的设计方法,进一步优化了苯并吗啉酮系列,将抗布氏锥虫NMT 的活性提高了 1000 倍以上。确定了一系列具有合适体外 DMPK 特性的杀锥虫化合物,包括用于进一步开发的 CNS 暴露。需要进一步的工作来提高对人类 NMT 同种型的选择性和对布氏锥虫的活性。
    DOI:
    10.1002/cmdc.20150030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velopment of Small-Molecule<i>Trypanosoma brucei N</i>-Myristoyltransferase Inhibitors: Discovery and Optimisation of a Novel Binding Mode
    作者:Daniel Spinks、Victoria Smith、Stephen Thompson、David A. Robinson、Torsten Luksch、Alasdair Smith、Leah S. Torrie、Stuart McElroy、Laste Stojanovski、Suzanne Norval、Iain T. Collie、Irene Hallyburton、Bhavya Rao、Stephen Brand、Ruth Brenk、Julie A. Frearson、Kevin D. Read、Paul G. Wyatt、Ian H. Gilbert
    DOI:10.1002/cmdc.201500301
    日期:2015.11
    bound in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active site, utilising a novel binding mode. This provides potential for further optimisation. The benzomorpholinone was also found to bind in a similar region. Using an X‐ray crystallography/structure‐based design approach, the benzomorpholinone series was further optimised, increasing activity against T. brucei NMT by >1000‐fold. A series of trypanocidal compounds were
    来自布氏锥虫的N-肉豆蔻酰转移酶(NMT)已在化学和生物学上被证实是人类非洲锥虫病的潜在药物靶点。我们之前报道了一些基于吡唑磺酰胺系列的非常有效的化合物的开发,这些化合物源自高通量筛选。在此,我们描述了在屏幕中也发现的噻唑烷酮和苯并吗啉支架的工作。大利什曼原虫中噻唑烷酮的 X 射线晶体结构NMT 利用一种新的结合模式显示了该化合物结合在先前报道的活性位点中。这提供了进一步优化的潜力。苯并吗啉酮也被发现在类似的区域结合。使用基于 X 射线晶体学/结构的设计方法,进一步优化了苯并吗啉酮系列,将抗布氏锥虫NMT 的活性提高了 1000 倍以上。确定了一系列具有合适体外 DMPK 特性的杀锥虫化合物,包括用于进一步开发的 CNS 暴露。需要进一步的工作来提高对人类 NMT 同种型的选择性和对布氏锥虫的活性。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伊莫拉明 (5aS,6R,9S,9aR)-5a,6,7,8,9,9a-六氢-6,11,11-三甲基-2-(2,3,4,5,6-五氟苯基)-6,9-甲基-4H-[1,2,4]三唑[3,4-c][1,4]苯并恶嗪四氟硼酸酯 (5-氨基-1,3,4-噻二唑-2-基)甲醇 齐墩果-2,12-二烯[2,3-d]异恶唑-28-酸 黄曲霉毒素H1 高效液相卡套柱 非昔硝唑 非布索坦杂质Z19 非布索坦杂质T 非布索坦杂质K 非布索坦杂质E 非布索坦杂质67 非布索坦杂质65 非布索坦杂质64 非布索坦杂质61 非布索坦代谢物67M-4 非布索坦代谢物67M-2 非布索坦代谢物 67M-1 非布索坦-D9 非布索坦 非唑拉明 雷西纳德杂质H 雷西纳德 阿西司特 阿莫奈韦 阿米苯唑 阿米特罗13C2,15N2 阿瑞匹坦杂质 阿格列扎 阿扎司特 阿尔吡登 阿塔鲁伦中间体 阿培利司N-1 阿哌沙班杂质26 阿哌沙班杂质15 阿可替尼 阿作莫兰 阿佐塞米 镁(2+)(Z)-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酯 锌1,2-二甲基咪唑二氯化物 铵2-(4-氯苯基)苯并恶唑-5-丙酸盐 铬酸钠[-氯-3-[(5-二氢-3-甲基-5-氧代-1-苯基-1H-吡唑-4-基)偶氮]-2-羟基苯磺酸基][4-[(3,5-二氯-2-羟基苯 铁(2+)乙二酸酯-3-甲氧基苯胺(1:1:2) 钠5-苯基-4,5-二氢吡唑-1-羧酸酯 钠3-[2-(2-壬基-4,5-二氢-1H-咪唑-1-基)乙氧基]丙酸酯 钠3-(2H-苯并三唑-2-基)-5-仲-丁基-4-羟基苯磺酸酯 钠(2R,4aR,6R,7R,7aS)-6-(2-溴-9-氧代-6-苯基-4,9-二氢-3H-咪唑并[1,2-a]嘌呤-3-基)-7-羟基四氢-4H-呋喃并[3,2-D][1,3,2]二氧杂环己膦烷e-2-硫醇2-氧化物 野麦枯 野燕枯 醋甲唑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