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3,5-bistrifluoromethylphenyl)-1-propy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3,5-bistrifluoromethylphenyl)-1-propyne
英文别名
1-(Prop-2-yn-1-yl)-3,5-bis(trifluoromethyl)benzene;1-prop-2-ynyl-3,5-bis(trifluoromethyl)benzene
3-(3,5-bistrifluoromethylphenyl)-1-propy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1H6F6
mdl
——
分子量
252.159
InChiKey
SNHPFSWQELUUI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2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7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3,5-bistrifluoromethylphenyl)-1-propyne 在 C50H60Mg2N4 作用下, 以 氘代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52%的产率得到1-(3,5-Di(trifluoromethyl)phenyl)allene
    参考文献:
    名称:
    有机镁催化的末端炔烃异构化为丙二烯和内部炔烃
    摘要:
    通过N,N-二烷基胺亚胺配体1和二苄基镁的亚胺部分的苄基化反应合成有机镁络合物2。3-芳基-1-丙炔与2反应形成相应的四炔基络合物,在温和条件下,这些络合物可作为催化剂将这些末端炔烃转化为丙二烯,并进一步转化为内部炔烃。据我们所知,该实例是炔烃有机镁催化异构化的第一个实例。值得注意的是,反应通过暂时分离的自动串联催化进行,从而允许以高收率分离出烯丙基或内部炔烃。机理实验表明,具有催化活性的四炔基络合物由炔基镁,烯丙基镁和炔丙基镁物种的互变异构混合物组成。
    DOI:
    10.1002/chem.20150017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ffect of Particle Heterogeneity in Catalytic Copper-Containing Single-Chain Polymeric Nanoparticles Revealed by Single-Particle Kinetics
    作者:Anjana Sathyan、Emmanouil Archontakis、A. J. H. Spiering、Lorenzo Albertazzi、Anja R. A. Palmans
    DOI:10.3390/molecules29081850
    日期:——
    individual particles.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structural heterogeneities on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SCPNs, techniques are required that permit researchers to directly monitor SCPN activity at the single-polymer level. In this study, we introduce the use of single-molecule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to study the kinetics of Cu(I)-containing SCPNs towards depropargylation reactions. We developed Cu(I)-containing
    单链聚合物纳米粒子(SCPN)作为催化应用中酶的合成替代品已被广泛探索。然而,由于聚合物主链的分散性以及不同单体和催化部分的随机掺入,SCPN 固有的结构异质性预计会导致各个颗粒之间催化活性的变化。为了了解结构异质性对 SCPN 催化性能的影响,需要允许研究人员在单聚合物水平上直接监测 SCPN 活性的技术。在本研究中,我们介绍了使用单分子荧光显微镜来研究含 Cu(I) SCPN 的去炔丙基反应动力学。我们开发了含 Cu(I) 的 SCPN,其对去炔丙基化和铜催化的叠氮-炔点击反应表现出快速动力学,使其适合单粒子动力学研究。然后将 SCPN 固定在玻璃盖玻片的表面上,并使用全内反射荧光 (TIRF) 显微镜在单颗粒水平上监测催化反应。我们的研究揭示了 Cu(I) 催化的去炔丙基化的颗粒间转换分散性。未来,我们的方法可以扩展到不同的聚合物设计,这可以深入了解 SCPN 催化的内在异质性,并可以进一步帮助基于
  • Organomagnesium-Catalyzed Isomerization of Terminal Alkynes to Allenes and Internal Alkynes
    作者:Raphaël Rochat、Koji Yamamoto、Michael J. Lopez、Haruki Nagae、Hayato Tsurugi、Kazushi Mashima
    DOI:10.1002/chem.201500179
    日期:2015.5.26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se terminal alkynes into allenes and further to internal alkynes under mild conditions.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example is the first of an organomagnesium‐catalyzed isomerization of alkynes. Notably, the reactions proceeded through temporally separated autotandem catalysis, thus allowing the isolation of the allene or internal alkyne species in good yields. Mechanistic
    通过N,N-二烷基胺亚胺配体1和二苄基镁的亚胺部分的苄基化反应合成有机镁络合物2。3-芳基-1-丙炔与2反应形成相应的四炔基络合物,在温和条件下,这些络合物可作为催化剂将这些末端炔烃转化为丙二烯,并进一步转化为内部炔烃。据我们所知,该实例是炔烃有机镁催化异构化的第一个实例。值得注意的是,反应通过暂时分离的自动串联催化进行,从而允许以高收率分离出烯丙基或内部炔烃。机理实验表明,具有催化活性的四炔基络合物由炔基镁,烯丙基镁和炔丙基镁物种的互变异构混合物组成。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