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yclopropanecarboxylic acid, trans-2-phenyl-, decyl ester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yclopropanecarboxylic acid, trans-2-phenyl-, decyl ester
英文别名
decyl 2-phenylcyclopropane-1-carboxylate
Cyclopropanecarboxylic acid, trans-2-phenyl-, decyl ester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20H30O2
mdl
——
分子量
302.457
InChiKey
ZQYLMBIMMLXVC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5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1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5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Cyclopropanecarboxylic acid, trans-2-phenyl-, decyl ester六甲基二硅烷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以69 %的产率得到decyl (E)-4-phenylbut-3-e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在金纳米粒子和两性氧化锆的配合下,通过未活化的 C(sp3)-O 键均裂实现多种烷基-甲硅烷基交叉偶联
    摘要:
    由于C(sp 3 )–O键是天然和人工有机分子中普遍存在的化学基序,因此C(sp 3 )–O键的普遍转化将成为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技术。我们在此报告负载在两性金属氧化物(即 ZrO 2 )上的金纳米粒子通过未活化的 C(sp 3 )–O 键均裂有效地产生烷基自由基,从而促进 C(sp 3)–Si键的形成可得到多种有机硅化合物。多种酯类和醚类(市售的或容易从醇合成的)参与乙硅烷进行的多相金催化甲硅烷基化反应,以高产率生成各种烷基、烯丙基、苄基和丙二烯基硅烷。此外,这种用于C(sp 3 )–O键转化的新型反应技术可应用于聚酯的升级回收,即通过负载金纳米粒子的独特催化作用同时实现聚酯的降解和有机硅烷的合成。机理研究证实了烷基自由基的产生与 C(sp 3 )–Si 偶联以及金和酸碱对在 ZrO 2上的合作有关的观点负责稳定 C(sp 3 )–O 键的均裂。多相金催化剂的高可重用性和空气耐受性以及简单、
    DOI:
    10.1021/jacs.2c1231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oxygenative Silylation of C(sp<sup>3</sup>)–O Bonds with Hydrosilane by Cooperative Catalysis of Gold Nanoparticles and Solid Acids
    作者:Hiroki Miura、Yuki Yasui、Yosuke Masaki、Masafumi Doi、Tetsuya Shishido
    DOI:10.1021/acscatal.3c00973
    日期:2023.5.19
    Efficient deoxygenative silylation of C(sp3)–O bonds with hydrosilanes by supported Au catalysts is described. Gold nanoparticles supported on TiO2 enabled various hydrosilanes to be used as sources of silyl groups in C–Si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A variety of alkyl acetates and propargyl carbonates participated in the Au-catalyzed reactions to furnish the corresponding alkyl and allenylsilanes in
    描述了负载型 Au 催化剂对 C(sp 3 )–O 键与氢硅烷的有效脱氧硅烷化。负载在 TiO 2上的金纳米粒子使各种氢硅烷能够在 C-Si 交叉偶联反应中用作甲硅烷基的来源。各种乙酸烷基酯和碳酸炔丙酯参与了金催化的反应,以高产率提供相应的烷基和烯丙基硅烷。此外,Au/TiO 2对环醚的开环甲硅烷基化也有效。详细的机理研究证实标题反应涉及甲硅烷基和烷基自由基中间体的形成,而 Au 纳米颗粒作为单电子转移催化剂与金属氧化物表面的路易斯酸位点的合作是氢硅烷异常反应性的原因特定的 C(sp 3 )–Si 键形成。
  • Diverse Alkyl–Silyl Cross-Coupling via Homolysis of Unactivated C(sp<sup>3</sup>)–O Bonds with the Cooperation of Gold Nanoparticles and Amphoteric Zirconium Oxides
    作者:Hiroki Miura、Masafumi Doi、Yuki Yasui、Yosuke Masaki、Hidenori Nishio、Tetsuya Shishido
    DOI:10.1021/jacs.2c12311
    日期:2023.3.1
    the degradation of polyesters and the synthesis of organosilanes were realized concurrently by the unique catalysis of supported gold nanoparticles. Mechanistic studies corroborated the notion that the generation of alkyl radicals is involved in C(sp3)–Si coupling and the cooperation of gold and an acid–base pair on ZrO2 is responsible for the homolysis of stable C(sp3)–O bonds. The high reusability and
    由于C(sp 3 )–O键是天然和人工有机分子中普遍存在的化学基序,因此C(sp 3 )–O键的普遍转化将成为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技术。我们在此报告负载在两性金属氧化物(即 ZrO 2 )上的金纳米粒子通过未活化的 C(sp 3 )–O 键均裂有效地产生烷基自由基,从而促进 C(sp 3)–Si键的形成可得到多种有机硅化合物。多种酯类和醚类(市售的或容易从醇合成的)参与乙硅烷进行的多相金催化甲硅烷基化反应,以高产率生成各种烷基、烯丙基、苄基和丙二烯基硅烷。此外,这种用于C(sp 3 )–O键转化的新型反应技术可应用于聚酯的升级回收,即通过负载金纳米粒子的独特催化作用同时实现聚酯的降解和有机硅烷的合成。机理研究证实了烷基自由基的产生与 C(sp 3 )–Si 偶联以及金和酸碱对在 ZrO 2上的合作有关的观点负责稳定 C(sp 3 )–O 键的均裂。多相金催化剂的高可重用性和空气耐受性以及简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