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急性经口LD₅₀为4000 mg/kg,小鼠>1000 mg/kg,豚鼠和家兔均为4000 mg/kg。兔和大鼠急性经皮LD₅₀>1000 mg/kg。对兔皮肤有轻微刺激作用,对兔眼睛有中度刺激性。大鼠3个月饲喂试验无作用剂量为每天2.5 mg/kg,狗半年饲喂试验无作用剂量为每天15 mg/kg。虹鳟鱼LC₅₀9.6 mg/kg(15℃, 96h)。野鸭经口LD₅₀为9461 mg/kg。蜜蜂经口或接触LC₅₀为0.05 mg/只。
生物活性二氯双唑是一种杀真菌剂,对锈病、白粉病和其他真菌性植物病原体具有很高的活性。它可以用作农药以防治多种农作物病害。
化学性质
纯品为白色结晶。熔点147~149℃,蒸气压0.0027×10⁻³ Pa(20℃),相对密度1.25,pKₐ<2。可溶于丙酮、氯仿、甲醇和乙醇等有机溶剂,溶解度大于或等于50 g/L;在水中溶解度为9 mg/L,分配系数6460。对酸、碱、光和热稳定,在强酸、强碱条件下80℃时水解半衰期为5 d,在pH值4~9条件下其水溶液对自然光稳定性33 d以上,在50℃和37℃条件下原药稳定性分别在90 d和182 d以上。
用途
二氯双唑是一种三唑类杀菌剂,属于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它具有用量少、杀菌谱广、内吸性强的特点。对禾谷类作物的白粉病、锈病以及许多其他病原菌引起的病害有优良的防治效果。以100 mg/L浓度能完全抑制隐匿柄锈菌和大麦白粉病菌。以62.5~125 g/hm²剂量喷洒小麦、大麦等作物,对作物的叶和穗多种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并可大幅度增产。此外,还可用其防治苹果白粉病、黑星病、葡萄白粉病、咖啡锈病等。对番茄、香蕉和柑橘真菌病害的防治也是一个颇有希望的选择。本品还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
用途
用于小麦的白粉病、黑穗病,水稻的纹枯病等病害的防治
生产方法制备方法一 特丁基氯乙基酮与1,2,4-三唑反应生成N-特丁基羰基亚甲基-1,2,4-三唑(收率≥90%),已有成熟的制备方法。 将N-特丁基羰基亚甲基-1,2,4-三唑与2,4-二氯苯甲醛反应生成二氯烯酮(收率90%-96%),已有成熟的制备方法。然后在搅拌溶解后,加入含有碳酸氢钠的水溶液中,反应物呈白色乳状液,在5 h内分批加入保险粉(Na₂S₂O₄)。加完后继续搅拌回流2小时,冷却至室温,加入少量水洗涤滤得浅灰白色固体,烘干得到白色固体6.8 g,含量92.15%,收率95.5%以上。
制备方法二 特丁基溴乙基酮(α-溴代片呐酮)与1,2,4-三唑反应生成N-特丁基羰基亚甲基-1,2,4-三唑,再经过2,4-二氯苄诺氯反应后,通过硼氢化钾(或硼氢化钠)还原制得苄氯三唑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