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三丁基乙基溴化鏻 | 7392-50-9

中文名称
三丁基乙基溴化鏻
中文别名
三丁基乙基溴化膦
英文名称
tributylethylphosphonium bromide
英文别名
Phosphonium, tributylethyl-, bromide;tributyl(ethyl)phosphanium;bromide
三丁基乙基溴化鏻化学式
CAS
7392-50-9
化学式
Br*C14H32P
mdl
——
分子量
311.286
InChiKey
XOTZDSWJKMKAMT-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43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4,P280,P302+P352,P337+P313,P305+P351+P338,P362+P364,P332+P313
  • 危险性描述:
    H315,H319
  • 储存条件:
    室温和干燥环境下使用。

SDS

SDS:99e58012c3cbbf41b1e040bd990d0d8b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三丁基乙基溴化鏻 在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深入探讨咪唑阴离子功能化离子液体的理化性质对CO2吸收行为的影响
    摘要:
    具有三丁基乙基鏻 ([P 4442 ] + ) 阳离子和咪唑盐 ([Im] − )、4-甲基咪唑盐 ([4-MeIm] − ) 或 4-溴咪唑盐 ([4-BrIm) 的三种咪唑阴离子功能化离子液体 (IFIL) ] - ) 阴离子的制备是为了研究理化性质对CO 2吸收行为的影响。测量了所研究的 IFIL 的密度 ( ρ )、粘度 ( η ) 和声速 ( u ),以及分子体积 ( V m )、标准熵 ( S 0 )、晶格能 ( U POT )),并相应计算等熵压缩系数( κ s )。以 [P 4442 ][Im] 在T  = 313.15–333.15 K、p = 0.2 和 1 bar 时的CO 2吸收行为 为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ρ、η、u和U POT减小,而V m、S 0和κ s增大,这是由于静电相互作用相应减小。ρ , u , η的阶数、V m和S 0值如下:[P 4442
    DOI:
    10.1007/s10953-023-01314-y
  • 作为产物:
    描述:
    溴乙烷三丁基膦乙腈 为溶剂, 反应 24.5h, 以87%的产率得到三丁基乙基溴化鏻
    参考文献:
    名称:
    糠酸酯类离子液体作为高效SO 2吸收剂的研究
    摘要:
    合成了一系列糠酸酯阴离子官能化离子液体(ILs),并将其用作SO 2的新型吸收剂。结果表明,这些离子液体对SO 2的吸收具有令人满意的性能。在293.15 K时,在1.0 bar和0.1 bar下的最大吸收容量分别为每g P 4442 [FA] 0.69和0.24 g SO 2。富含SO 2的ILs可以通过在343.15 K鼓泡N 2来容易地再生,并循环五次而不会明显降低吸收性能。温度,SO 2分压和离子液体中水含量对SO 2的影响系统地研究了吸收性能。从阳离子,阴离子的结构以及阳离子与阴离子的相互作用等方面讨论了离子液体的吸收能力。使用NMR和FTIR方法分析了吸收机理。研究了SO 2 / CO 2,SO 2 / N 2和SO 2 / O 2的选择性,与其他气体相比,[P 4442 ] [FA]对SO 2的选择性较高。当前的糠酸酯IL由于其良好的性能而显示出潜在的作为SO 2吸收剂的应用。
    DOI:
    10.1039/c6nj03563a
  • 作为试剂:
    描述:
    3-(N-ethyl-N-benzylamino)prop-2-enal 、 2-(苄基磺酰基)乙腈三丁基乙基溴化鏻 作用下, 反应 2.0h, 以96.3%的产率得到2-benzylsulfonyl-5-(N-ethyl-N-benzylamino)-2,4-pentadiene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离子液法合成2-卤代-3-取代烃基磺酰基 吡啶及其中间体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液法合成2‑卤代‑3‑取代烃基磺酰基吡啶及其中间体的方法,反应器中加入取代氨基丙烯醛、离子液和取代基氰乙基砜,混合均匀后反应,跟踪反应至取代氨基丙烯醛或取代基氰乙基砜完全反应,制得中间体;然后向反应液中加入卤化氢继续反应,跟踪检测至反应完全;反应液中加入碱液调节pH值至7‑8,静置分层得到水层和有机层,水层用有机溶剂萃取,然后合并有机层,再经过精制,制得2‑卤代‑3‑取代烃基磺酰基吡啶。本发明所述的2‑卤代‑3‑取代烃基磺酰基吡啶的合成方法具有绿色环保、反应时间且操作简单、产品收率高和产物具有较好的杀菌活性的优点。
    公开号:
    CN106831551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sub>2</sub> Chemisorption Behavior in Conjugated Carbanion-Derived Ionic Liquids via Carboxylic Acid Formation
    作者:Xian Suo、Yuqing Fu、Chi-Linh Do-Thanh、Li-Qi Qiu、De-en Jiang、Shannon M. Mahurin、Zhenzhen Yang、Sheng Dai
    DOI:10.1021/jacs.2c09189
    日期:2022.11.30
    chemisorption via a carboxylic acid formation pathway. The STSIL with the deprotonated malononitrile molecule ([MN]) as the anion exhibited much higher CO2 uptake capacity than the one derived from 2-methylmalononitrile ([MMN]). Notably, this trend was opposite to their basicity ([MN] < [MMN]). Detaile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roducts, supported by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imulations of spectra and
    超强碱衍生的任务特异性离子液体 (STSIL) 代表了通过化学吸附进行的碳捕获中最具吸引力和最广泛研究的系统之一,其中获得的 CO 2吸收能力与阴离子的碱度密切相关。解吸过程中的高能量输入和由阴离子的​​强碱性引起的副反应仍然是未解决的问题。利用替代驱动力实现高效 CO 2化学吸附/解吸的其他定制 STSIL 的开发是非常可取的,但具有挑战性。在这项工作中,开发了碳负离子衍生的 STSIL 以实现高效的 CO 2通过羧酸形成途径的化学吸附。以去质子化丙二腈分子 ([MN]) 作为阴离子的 STSIL 表现出比衍生自 2-甲基丙二腈 ([MMN]) 的分子更高的 CO 2吸收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趋势与它们的碱性相反 ([MN] < [MMN])。在光谱的密度泛函理论模拟和反应能量学计算的支持下,对产物的详细表征表明,在 [MN] 衍生的 STSIL 中,通过质子转移与 CO 2反应时会形成羧酸,但
  • Ionische Flüssigkeiten als Beschleuniger für die Vulkanisation von Fluorkautschuken als Ersatz von gängigen aber toxischen Vulkanisationsadditiven
    申请人:LANXESS Deutschland GmbH
    公开号:EP2865710A1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Vulkanisierbare Mischung enthaltend mindestens einen Fluorkautschuk, mindestens eine ionische Flüssigkeit als Beschleuniger, sowie mindestens einen Vernetzer, ei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 erfindungsgemäßen vulkanisierbaren Mischung, ei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Vulkanisats durch Vulkanisieren der erfindungsgemäßen Mischung, ein Vulkanisat, herstellbar nach dem erfindungsgemäßen Verfahren, die Verwendung der erfindungsgemäßen vulkanisierbaren Mischung zur Verarbeitung in der Spritzguß- oder Extrusions-Molding-Technologie, sowie durch Spritzpressen, Formpressen oder Kalandrieren, Spritzgußteile hergestellt aus der erfindungsgemäßen vulkanisierbaren Mischung sowie die Verwendung der erfindungsgemäßen vulkanisierbaren Mischung zur Herstellung von Formkörpern.
    一种由至少一种氟橡胶、至少一种作为促进剂的离子液体和至少一种交联剂组成的可硫化混合物,一种制备根据本发明的可硫化混合物的工艺,一种通过硫化根据本发明的混合物制备硫化胶的工艺,一种可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工艺生产的硫化胶、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可硫化混合物在注塑或挤压成型技术中进行加工,以及通过注塑、压缩成型或压延,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可硫化混合物生产注塑件,以及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可硫化混合物生产模制件。
  • Does the active hydrogen atom in the hydantoin anion affect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CO<sub>2</sub> capture and conversion of ionic liquids?
    作者:Tingting Chen、Zhongyuan Sun、Yujun Guo、Yingjie Xu
    DOI:10.1039/d3cp05965k
    日期:——
    active hydrogen atom in the cation in protic ionic liquids (ILs) on their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there are very few reports on the role of the active hydrogen atom in the anion.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role of the active hydrogen atom in the anio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CO2 capture and conversion of three hydantoin-based anion-functionalized ILs ([P4442][Hy], [P4442]2[Hy], and [HDBU][Hy])
    相比于质子离子液体(IL)中阳离子中的活性氢原子对其性能和应用的影响,关于阴离子中活性氢原子的作用的报道很少。为了更好地了解阴离子中活性氢原子的作用,研究了三种基于乙内酰脲的阴离子功能化离子液体([P 4442 ][Hy]、[P 4442 ] 2 [Hy]的物理性质、CO 2捕获和转化) ] 和 [HDBU][Hy]) 在这项工作中通过实验、光谱学和 DFT 计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阴离子中的活性氢原子可形成阴离子氢键网络,显着提高IL的熔点和粘度,降低IL的碱性,从而削弱其捕获和转化CO 2 的能力。有趣的是,[P 4442 ][Hy]在CO 2吸收/解吸过程中由于活性氢原子和吸收的CO 2的O -原子之间形成准分子内氢键而经历固/液两相变,这表明活性氢原子的存在使[P 4442 ][Hy]有可能成为一种优秀的分子开关。 由于[P 4442 ] 2 [Hy]阴离子中不存在活性氢原子,因此通过双位点相互作用表现出优异的CO
  • Speciation of Ionic Uranyl-Containing Complexes in in Situ Formed Dicyanonitrosomethanide-Based Ionic Liquids
    作者:Xiaomin Hou、Si-Fu Tang
    DOI:10.1021/acs.inorgchem.0c03316
    日期:2021.2.1
  • Koester,R. et al., Justus Liebigs Annalen der Chemie, 1970, vol. 739, p. 211 - 219
    作者:Koester,R. et al.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