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isopropyl‐1H‐benzo[d]imidazol‐1‐yl)acetohydrazid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isopropyl‐1H‐benzo[d]imidazol‐1‐yl)acetohydrazide
英文别名
2-(2-Propan-2-ylbenzimidazol-1-yl)acetohydrazide
2‐(2‐isopropyl‐1H‐benzo[d]imidazol‐1‐yl)acetohydrazid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2H16N4O
mdl
——
分子量
232.285
InChiKey
BBULMVOSZRWHC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3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72.9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2‐isopropyl‐1H‐benzo[d]imidazol‐1‐yl)acetohydrazide4-甲氧基苯基 异硫氰酸酯乙醇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76%的产率得到2‐(2‐(2‐isopropyl‐1H‐benzo[d]imidazol‐1‐yl)acetyl)‐N‐(4‐methoxyphenyl)hydrazine‐1‐carbothio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Targeting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VEGFR-2 in Hepatocellular Cancer: Rational Design,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1,2-Disubstituted Benzimidazoles
    摘要:
    在这项研究中,一系列新型的1,2-二取代苯并[d]咪唑被合理设计为靶向肝细胞癌的VEGFR-2抑制剂。我们的设计策略是双重的;首先旨在研究将众所周知的抗血管生成的2-呋喃基苯并咪唑的5-甲基呋喃基团替换为异丙基基团对VEGFR-2抑制活性和细胞毒活性的影响。我们的第二个目标是通过延长它们的一位点的侧链来进一步优化苯并咪唑衍生物的结构,设计更强效的类II型VEGFR-2抑制剂。设计的1,2-二取代苯并咪唑表现出强大的细胞毒活性,对HepG2细胞系的IC50 = 1.98 μM,而索拉非尼的IC50 = 10.99 μM。此外,合成的化合物在HepG2细胞系中显示出有希望的VEGFR-2抑制活性,例如,化合物17a和6分别显示出82%和80%的抑制作用,而索拉非尼的抑制率为92%。研究17a对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表明,17a在G2/M期阻滞细胞周期并诱导剂量依赖的凋亡效应。对合成的1,2-二取代苯并咪唑在VEGFR-2活性位点的分子对接研究显示它们能够完成必要的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以实现最佳的抑制活性。
    DOI:
    10.3390/molecules25040770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Targeting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VEGFR-2 in Hepatocellular Cancer: Rational Design,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1,2-Disubstituted Benzimidazoles
    摘要:
    在这项研究中,一系列新型的1,2-二取代苯并[d]咪唑被合理设计为靶向肝细胞癌的VEGFR-2抑制剂。我们的设计策略是双重的;首先旨在研究将众所周知的抗血管生成的2-呋喃基苯并咪唑的5-甲基呋喃基团替换为异丙基基团对VEGFR-2抑制活性和细胞毒活性的影响。我们的第二个目标是通过延长它们的一位点的侧链来进一步优化苯并咪唑衍生物的结构,设计更强效的类II型VEGFR-2抑制剂。设计的1,2-二取代苯并咪唑表现出强大的细胞毒活性,对HepG2细胞系的IC50 = 1.98 μM,而索拉非尼的IC50 = 10.99 μM。此外,合成的化合物在HepG2细胞系中显示出有希望的VEGFR-2抑制活性,例如,化合物17a和6分别显示出82%和80%的抑制作用,而索拉非尼的抑制率为92%。研究17a对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表明,17a在G2/M期阻滞细胞周期并诱导剂量依赖的凋亡效应。对合成的1,2-二取代苯并咪唑在VEGFR-2活性位点的分子对接研究显示它们能够完成必要的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以实现最佳的抑制活性。
    DOI:
    10.3390/molecules2504077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